本實用新型涉及花盆,尤其涉及一種能保持盆栽透氣又不漏水的花盆。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空氣污染加劇,人們對居住空間的空氣質量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
經研究表明,室內的空氣污染物主要包括以下六種,包括苯、甲醛、鄰苯二甲酸鹽、三氯乙烯、甲苯和氨。目前在國內民用建筑標準中,室內甲醛的含量不得高于每立方0.08毫克,苯的含量不得高于每立方0.09毫克,氨的含量不得高于每立方米0.2毫克。
為了改善空氣質量,人們把各式各樣的植物搬進入室內,例如,虎尾蘭,龜背竹,白掌,千年木,垂葉榕,吊蘭,綠蘿,黃金葛,鐵線蕨,銀皇后等,將其種植在花盆中并擺設在室內。這些植物經研究表明對于吸收室內空氣污染物有較強的能力,比如綠蘿可以吸收苯,三氯乙烯,甲醛等。
然而,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發現:盆栽植物主要通過土壤吸附空氣中的甲醛等污染氣體,以及通過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染氣體。因此保持盆栽土壤良好透氣,對于盆栽吸收分解室內污染氣體起到關鍵作用,但目前的花盆都難以讓土壤良好透氣又不漏水。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提供一種能保持盆栽透氣又不漏水的花盆實有必要。
一種側壁透氣花盆,其包括一個盛水盤、一個花盤主體。所述盛水盤包括一個用于積水的容置槽;所述花盤主體包括多個上下層疊的中空子單元,所述多個中空子單元內容置土壤,每個中空子單元包括位于其兩端的一個上邊緣及一個下邊緣,相鄰中空子單元中位于上層的中空子單元的下邊緣低于位于下層的中空子單元的上邊緣,且該上層中空子單元的下邊緣相對該下層中空子單元的上邊緣更鄰近所述花盤主體的中心線,以使兩者之間形成層疊間隙。
在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中空子單元為中空圓柱形,所述多個中空子單元的外徑由鄰近盛水盤向遠離盛水盤的方向逐漸變小。
在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中空子單元為中空圓柱形,所述多個中空子單元的外徑相同。
在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中空子單元的外輪廓為倒圓臺形。
在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多個中空子單元之間通過卡扣或螺絲相互緊固,或一體成型。
在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最鄰近盛水盤的中空子單元的下邊緣與所述底盆之間,通過卡扣或螺絲相互緊固。
在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盛水盤為一個透明件。
在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盛水盤為玻璃盤或透明塑料盤。
在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盛水盤進一步包括由其側邊緣延伸出來的兩個把手。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側壁透氣花盆中,一方面,相鄰中空子單元中位于上層的中空子單元的下邊緣低于位于下層的中空子單元的上邊緣,不僅能在上下層的中空子單元之間形成間隙,還能在對盆栽植物澆水時保證水不會從間隙中流出,水從上一層的中空子單元(及其內的土壤)流至下一中空子單元(及其內的土壤),直至流入容置槽中,不會流出花盆。本實用新型增加了每一層土壤的邊緣部分與空氣的接觸,也即增加了每一層土壤的透氣性,利于盆栽土壤接觸空氣,從而最大效率地提升盆栽吸收分解污染氣體的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側壁透氣花盆的分解結構及第一視角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側壁透氣花盆的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的側壁透氣花盆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的側壁透氣花盆的截面示意圖。
圖5是圖3所示的側壁透氣花盆的內設置土壤及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圖;
圖6是圖1所示的側壁透氣花盆的變更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側壁透氣花盆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所示的側壁透氣花盆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7所示的側壁透氣花盆的盛水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請參閱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側壁透氣花盆100,其包括一個盛水盤10、一個花盤主體30。
所述盛水盤10為圓盤形,其包括一個用于積水的容置槽10A。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盛水盤10還包括由側邊緣延伸出來的左右兩個把手10B,以方便人手托住把手10B將花盆100移動并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如窗臺上,陽臺上等。所述把手10B上還設置粗糙表面,以作防滑之用。所述盛水盤10在本實施例中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如玻璃等,以方便使用者觀看其內的積水,以判斷是否進行加水操作,從而防止植物干枯。在其它變更實施方式中,所述盛水盤10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如透明塑料,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亞克力)等制成,并且其也可以為其它形狀,如中空圓柱體形,圓臺形等,并不局限于具體實施例。
請進一步參閱圖4,所述花盤主體30用于收納土壤及植物根部,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花盤主體30的外徑由鄰近盛水盤10向遠離盛水盤10的方向逐漸變小。具體地,所述花盤主體30包括多個外徑由小逐漸變大的中空子單元32,且所述花盤主體30由多個該中空子單元32層疊而成。每個中空子單元32為中空圓柱體形,每個中空子單元32包括位于其兩端的一個上邊緣320及一個下邊緣322,所述上邊緣320靠近所述中空子單元32的頂部,所述下邊緣322靠近所述中空子單元32的底部,在其上邊緣320的內側和下邊緣322的外側設置了連接結構,位于上一層的中空子單元32的下邊緣322的與位于下一層的中空子單元32的上邊緣320一體成型連接。
如圖4所示,相鄰中空子單元32中位于上層的中空子單元32的下邊緣322 低于位于下層的中空子單元32的上邊緣320,且該上層中空子單元32的下邊緣322相對該下層中空子單元32的上邊緣320更鄰近所述花盤主體30的中心線M,以使兩者之間形成間隙32A。這樣就使得在由最上層的中空子單元32中的土壤開始澆水時,積水可從上一層的中空子單元32(及其內的土壤)流至下一中空子單元32(及其內的土壤),而不會從間隙32A中流出,最后流到所述盛水盤10中(參考圖4及圖5)。每一層的間隙增加了每一層土壤的邊緣部分與空氣的接觸,也即增加了每一層土壤的透氣性。
需要指明的是,位于最下一層的中空子單元的下邊緣322與盛水盤10的內邊緣大小以其兩者之間可以相適配為宜,其兩者之間可以通過卡扣或螺絲結構實現組裝與拆解。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在最下層,也即最鄰近所述盛水盤10的中空子單元32的下邊緣322上設置四個凸起325,對應地,在盛水盤10的內邊緣上設置與其相適配的四個導向槽12及一個圓環形內凹槽14,其中四個導向槽12與所述圓環形內凹槽14相貫通,安裝時,將四個凸起325導入所述導向槽12后相對旋轉該盛水盤10及該花盤主體30,使得所述四個凸起325滑入所述圓環形內凹槽14中,實現盛水盤10與花盤主體30的連接。
另外,例如在本實施例所示出的采用多個中空子單元32層疊而成的花盤主體30中,相鄰中空子單元32之間的連接方式也不局限于一體結構,其也可以以卡扣或螺絲緊固方式等拼接而成,并不局限于具體實施例。
如圖6所示,所述花盤主體30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是做成一個中空圓柱形的整體結構,同樣是由中空子單元32層疊而成,但每一個中空子單元32的大小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花盤主體30由塑料制成,當然其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如木材、陶瓷等,不局限于具體實施側。
如圖5所示,使用時,一方面,防水透氣花盤主體30能夠透氣但防止澆水時溢出,對盆栽植物澆水時,水可從上一層的中空子單元32(及其內的土壤)流至下一中空子單元32(及其內的土壤),而不會從間隙32A中流出,最終流到所述盛水盤10中(參考圖4及圖5),而每個中空子單元之間的間隙增加了每一層土壤的邊緣部分與空氣的接觸,也即增加了每一層土壤的透氣性,利于土壤和微生物吸附分解空氣中的污染氣體,從而最大效率地提升盆栽吸收分解污染氣 體的效率。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盛水盤10用透明材料制成,如玻璃等,以方便使用者觀看其內的積水,從而可以判斷是否進行加水操作,從而進一步防止植物干枯而死。
請參閱圖7及圖8,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側壁透氣花盆200,其包括一個盛水盤210、一個花盤主體230。
所述透氣花盆200與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側壁透氣花盆100的結構相類似,區別在于:每個中空子單元232的外輪廓做成倒圓臺形,并通過將其相互層疊而成所述花盤主體230,相鄰中空子單元232之間通過加強筋270實現結構的整體連接?;ūP主體230由多個中空子單元233通過卡扣或者螺絲緊固而成,整體上具有圓柱形的外輪廓。
另外,如圖7所示,在最下層,也即最鄰近盛水盤210的中空子單元232的下邊緣上設置四個凸起2325,對應地,在盛水盤10的內邊緣上設置四個與其相適配的導向槽212及四個內凹214(詳見圖9),其中四個導向槽212與所述內凹槽214相貫通,安裝時,將四個凸起2325導入所述導向槽212后相對旋轉該盛水盤210及該花盤主體230,使得所述四個凸起2325滑入所述內凹槽214中,實現盛水盤210與花盤主體230的連接,如圖8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防水透氣花盤主體230能夠透氣但防止澆水時溢出,對盆栽植物澆水時水可從上一層的中空子單元232(及其內的土壤)流至下一中空子單元232(及其內的土壤),不會從兩層的間隙中流出,最終流入所述盛水盤210中,而每個中空子單元之間的間隙增加了每一層土壤的邊緣部分與空氣的接觸,也即增加了每一層土壤的透氣性,利于土壤和微生物吸附分解空氣中的污染氣體,從而最大效率地提升盆栽吸收分解污染氣體的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