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害蟲防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粘蟲板支架。
背景技術:
利用粘蟲板防治害蟲是利用害蟲對顏色的趨性來誘殺害蟲的技術,因其具有操作簡便、污染小、誘殺效果好等優點,目前在農業生產中廣為使用,已成為對害蟲種群動態監測和防治最為簡單且有效的技術之一,尤其對粉虱、蚜蟲、薊馬、蕈蚊等小型害蟲起到了很好的誘殺防控效果。
目前在粘蟲板的實際使用過程中,通常是采用繩子將粘蟲板懸掛使用,此種粘蟲板的設置方式存在如下問題:
1、在棚中懸掛繩子,費時費力,并且也極不美觀,尤其是在生菜、芹菜、油菜、快菜、菠菜等葉類蔬菜地,掛繩放置粘蟲板極不方便;
2、不利于根據蔬菜的生長高度對粘蟲板的高度進行調節;
3、懸掛使用會使粘蟲板易于卷曲,降低粘蟲板的誘殺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使用方便、可調節高度并能夠防止粘蟲板卷曲的粘蟲板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可方便的改變粘蟲板朝向的粘蟲板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可適用于多種規格粘蟲板的粘蟲板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方便安插的粘蟲板支架。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粘蟲板支架,包括第一豎桿、第二豎桿以及至少一個橫桿,所述第二豎桿與所述第一豎桿連接,并且所述第一豎桿與所述第二豎桿之間的相對位置可調,所述至少一個橫桿設置于所述第一豎桿上,粘蟲板可固定于所述橫桿上。
優選地,包括一個橫桿,所述橫桿的中部與所述第一豎桿連接,所述粘蟲板的兩側可通過連接件與所述橫桿的兩端連接;或者,
包括至少兩個橫桿,依次排列設置于所述第一豎桿上,所述橫桿的中部與所述第一豎桿連接,所述粘蟲板的兩側可通過連接件與各個橫桿的兩端連接。
優選地,包括至少兩個橫桿,所述橫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豎桿轉動連接,所述粘蟲板的兩側可通過連接件與所述橫桿的自由端連接。
優選地,所述橫桿在所述第一豎桿的軸線方向上位置可調。
優選地,所述橫桿的一端設置有環狀結構,所述環狀結構套設于所述第一豎桿上并可沿所述第一豎桿滑動;
所述環狀結構的側壁上設置有定位孔,緊固件穿過所述定位孔與第一豎桿抵接,以將所述橫桿定位。
優選地,所述連接件包括摁扣。
優選地,所述第一豎桿上設置有多個安裝孔,所述多個安裝孔沿所述第一豎桿的軸線方向排布;
所述第二豎桿上設置有多個定位凸塊,所述定位凸塊與所述安裝孔相適配;
所述定位凸塊的數量小于所述安裝孔的數量,所述定位凸塊與不同位置的安裝孔配合以改變所述第一豎桿與所述第二豎桿之間的相對位置。
優選地,所述第二豎桿的自由端呈楔形。
優選地,還包括可拆卸設置于頂部的遮雨板。
優選地,所述橫桿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吊環。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粘蟲板支架根據粘蟲板的使用特性和田間應用的實際需要研究設計,包括第一豎桿、第二豎桿以及橫桿,粘蟲板可固定在橫桿上,使用方便且通過橫桿的支撐有效防止粘蟲板的卷曲,保證粘蟲板的誘殺效果,第一豎桿與第二豎桿之間的相對位置可調,可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高度調整第一豎桿與第二豎桿之間的相對位置,從而調節粘蟲板的高度,提高誘蟲效果,適于不同植物,便于大面積推廣使用,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粘蟲板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粘蟲板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提供的粘蟲板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部分的放大剖視圖。
圖中,1、第一豎桿;11、第二安裝孔;12、第三安裝孔;2、第二豎桿;21、定位凸塊;3、橫桿;31、第一安裝孔;32、環狀結構;4、摁扣;5、吊環;6、緊固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粘蟲板支架,包括第一豎桿、第二豎桿以及至少一個橫桿,第二豎桿與第一豎桿連接,并且第一豎桿與第二豎桿之間的相對位置可調,至少一個橫桿設置于第一豎桿上,粘蟲板可固定于橫桿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粘蟲板支架根據粘蟲板的使用特性和田間應用的實際需要研究設計,包括第一豎桿、第二豎桿以及橫桿,粘蟲板可固定在橫桿上,使用方便且通過橫桿的支撐有效防止粘蟲板的卷曲,保證粘蟲板的誘殺效果,第一豎桿與第二豎桿之間的相對位置可調,可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高度調整第一豎桿與第二豎桿之間的相對位置,從而調節粘蟲板的高度,提高誘蟲效果,適于不同植物,便于大面積推廣使用,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粘蟲板支架的具體結構。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該粘蟲板支架包括第一豎桿1、第二豎桿2和橫桿3。
橫桿3的中部與第一豎桿1連接,連接方式不限,方便安裝即可,例如橫桿3通過螺釘、銷釘、摁扣4等連接件安裝于第一豎桿1上。橫桿3兩端設置有第一安裝孔31,粘蟲板的兩側可通過連接件與橫桿3的兩個第一安裝孔31連接,橫桿3對粘蟲板起到支撐作用,從而保證粘蟲板的平展度,防止粘蟲板卷曲,連接件可以但不局限于是摁扣。
進一步的,第一豎桿1上沿其軸線方向設置有多個第二安裝孔11,橫桿3與不同的第二安裝孔11安裝,可改變橫桿3的高度,進而改變粘蟲板的高度。
第二豎桿2與第一豎桿1連接,并且第一豎桿1與第二豎桿2之間的相對位置可調。第一豎桿1與第二豎桿2之間的具體連接結構不限,能夠實現第一豎桿1與第二豎桿2之間的位置可調即可。例如,如圖1所示,第一豎桿1上設置有七個第三安裝孔12,七個第三安裝孔12沿第一豎桿1的軸線方向排布。第二豎桿2上設置有兩個定位凸塊21,定位凸塊21與第三安裝孔12相適配。兩個定位凸塊21與不同位置的第三安裝孔12配合,從而改變第一豎桿1與第二豎桿2之間的相對位置。當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安裝孔12以及定位凸塊21不局限于上述數量,可根據需求具體設置,需要保證定位凸塊21的數量小于第三安裝孔12的數量,才能達到調節兩豎桿之間相對位置的效果。
粘蟲板支架各部分結構的優選尺寸為,橫桿3的長度為30cm,寬度為2cm,厚度為0.5cm,橫桿3上左右第一安裝孔31的圓心之間的距離為13.2cm;第一豎桿1的高度為60cm,厚度為0.5cm,第一豎桿1上的第三安裝孔12的間距為3cm;第二豎桿2的高度為60cm,厚度為0.5cm,第二豎桿2上定位凸塊21的間距為3cm。
使用時,將橫桿3安裝于第一豎桿1上,將第二豎桿2上的定位凸塊21選擇合適的第三安裝孔12安裝,然后將粘蟲板通過摁扣安裝在橫桿3上,最后將第二豎桿2插入土中。
進一步的,為方便第二豎桿2插入土中將粘蟲板支架固定,將第二豎桿2的自由端設置為楔形,解決了土地硬化對粘蟲板支架使用的影響。
在橫桿3上還設置有至少一個吊環5,可在吊環5上系上繩子,將粘蟲板支架吊起,進一步擴大粘蟲板支架的應用場景。優選地,橫桿3的兩端分別設置一個吊環5。
粘蟲板支架采用硬質塑料材質,重量輕,工廠化生產成本低,便于推廣。
進一步的,在粘蟲板支架的頂部可拆卸設置有遮雨板,避免雨水影響粘蟲板的正常使用。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粘蟲板支架與實施例一結構基本相同,包括第一豎桿1、第二豎桿2和橫桿3。第一豎桿1與第二豎桿2連接且相對位置可調。
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的橫桿3數量為多個,例如可以是如圖2中所示的兩個,兩個橫桿3依次排列與第一豎桿1上,橫桿3的中部與第一豎桿1連接,粘蟲板的兩側可通過連接件分別與兩個橫桿3的兩端連接。
設置多個橫桿3能夠進一步保證粘蟲板的平展度。
實施例三: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粘蟲板支架與實施例一結構基本相同,包括第一豎桿1、第二豎桿2和橫桿3。第一豎桿1與第二豎桿2連接且相對位置可調。
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橫桿3數量為多個,例如可以是如圖3中所示的四個。橫桿3的一端與第一豎桿1轉動連接,另一端為自由端。粘蟲板的兩側可通過連接件與橫桿3的自由端連接,由于橫桿3可繞第一豎桿1轉動,當粘蟲板安裝在橫桿3上后,可通過轉動橫桿3方便的改變粘蟲板朝向,以適應不同的風向。另外,通過轉動橫桿3可改變各橫桿3之間的距離,從而適用于多種規格的粘蟲板。
具體的,橫桿3的一端設置有環狀結構32,環狀結構32套設于第一豎桿1上并可沿第一豎桿1滑動。如圖4所示,環狀結構32的側壁上設置有定位孔,緊固件6穿過定位孔與第一豎桿1抵接,以將橫桿3定位。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诖颂幍慕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