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節能環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節能環保技術的節水型智能花盆。
背景技術:
花盆是用于私家花園別墅中配套使用的盆狀器物,并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和景觀工程當中, 其中以陶盆類的花盆最有藝術效果,花盆是用質地為泥、瓷、塑料、石及木制品等材料制作的盆形容器.主要應用在園林綠化、景觀綠化、私家園林、小區綠化。現有的花盆水資源浪費嚴重,花盆中的土壤干濕度難以控制,澆水量難以控制的問題,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基于節能環保技術的節水型智能花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節能環保技術的節水型智能花盆,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花盆水資源浪費嚴重,花盆中的土壤干濕度難以控制,澆水量難以控制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節能環保技術的節水型智能花盆,包括供水輸送管、石墨烯蓄電池、支撐腳、干濕度檢測裝置和主機外殼,所述主機外殼的上方設置有雨水收集裝置,所述供水輸送管安裝在主機外殼的內部兩側,且供水輸送管上設置有澆水噴頭,所述供水輸送管的下方設置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下方設置有取水過濾裝置,所述干濕度檢測裝置安裝在主機外殼的內部上方,且干濕度檢測裝置的下方設置有水位檢測裝置,所述主機外殼的內部下方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下方設置有隔水板,所述石墨烯蓄電池安裝在隔水板的下方,所述主機外殼的右側設置有排水口,所述主機外殼的前表面設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支撐腳安裝在主機外殼的底部,所述微型水泵、石墨烯蓄電池、水位檢測裝置和干濕度檢測裝置均與控制面板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干濕度檢測裝置共設置有三個,且三個干濕度檢測裝置分別安裝在主機外殼的內部兩側。
優選的,所述支撐腳共設置有三個,且三個支撐腳均勻安裝在主機外殼的下方。
優選的,所述雨水收集裝置為倒圓臺型結構。
優選的,所述微型水泵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微型水泵分別安裝在主機外殼的內部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微型水泵方便將水從底部抽入到花盆的上方,便于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取水過濾裝置便于過濾掉水中的雜質,防止雜質堵塞供水輸送管,過濾網便于將土壤中多余的水分,進行回收利用,石墨烯蓄電池占用空間小,電量大續航時間長,便于長時間使用,雨水收集裝置便于收集雨水,充分利用自然水,節約水資源,排水口便于排出多余的水分,合理控制土壤的濕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中:1-供水輸送管、2-微型水泵、3-取水過濾裝置、4-隔水板、5-石墨烯蓄電池、6-支撐腳、7-排水口、8-過濾網、9-水位檢測裝置、10-干濕度檢測裝置、11-澆水噴頭、12-雨水收集裝置、13-控制面板、14-主機外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基于節能環保技術的節水型智能花盆,包括供水輸送管1、石墨烯蓄電池5、支撐腳6、干濕度檢測裝置10和主機外殼14,主機外殼14的上方設置有雨水收集裝置12,供水輸送管1安裝在主機外殼14的內部兩側,且供水輸送管1上設置有澆水噴頭11,供水輸送管1的下方設置有微型水泵2,微型水泵2的下方設置有取水過濾裝置3,干濕度檢測裝置10安裝在主機外殼14的內部上方,且干濕度檢測裝置10的下方設置有水位檢測裝置9,主機外殼14的內部下方設置有過濾網8,過濾網8的下方設置有隔水板4,石墨烯蓄電池5安裝在隔水板4的下方,主機外殼14的右側設置有排水口7,主機外殼14的前表面設置有控制面板13,支撐腳6安裝在主機外殼14的底部,微型水泵2、石墨烯蓄電池5、水位檢測裝置9和干濕度檢測裝置10均與控制面板13電性連接。
干濕度檢測裝置10共設置有三個,且三個干濕度檢測裝置10分別安裝在主機外殼14的內部兩側。支撐腳6共設置有三個,且三個支撐腳6均勻安裝在主機外殼14的下方。雨水收集裝置12為倒圓臺型結構。微型水泵2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微型水泵2分別安裝在主機外殼14的內部兩側。
本實用新型中的石墨烯蓄電池5是一個由碳原子所組成的網狀結構。因為具有極限的薄度,所以陽離子的移動所受限制很小,同時正因為具有網狀結構,由石墨烯所制成的電極材料也擁有充分的孔洞便于電量存儲。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實用新型安裝好后,通過控制面板13控制裝置,雨水收集裝置12收集雨天的雨水,部分雨水經過泥土吸收后,經過過濾網8過濾,雨水進入到隔水板4的上方,水位檢測裝置9實時檢測水位,并將數值反映到控制面板13上,當水位過高時打開排水口7排出多余的水,當水位過低時微型水泵2啟動,從而使得水經過取水過濾裝置3進入到供水輸送管1中,然后澆水噴頭11對土壤進行灌溉。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