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農業養殖設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圓形多層生豬養殖設施。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生豬養殖設施,主要是平面養殖;中小型養殖機構采用的是人工清理污物和飼養,由于人工體能和勞動強度,每天不能做到多次清理,糞便、污物不能及時清理或清理不徹底,造成豬舍環境差,滋生病菌誘發生豬感染;隨著我國老齡化現象越來越突出,從事養殖的人員越來越難找,迫切需要研發一種高效的養殖設施代替傳統養殖模式;而且平面養殖占地面積較大,投資較大,還不利于環境衛生。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效立體飼養、節省土地、節約成本、健康衛生、減少飼養人員勞動強度的生豬養殖設施。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圓形多層生豬養殖設施,包括驅動裝置、圈舍、排污裝置、沼氣池和空氣循環調節系統,所述圈舍為圓形;所述沼氣池設置在所述圈舍的底部,所述空氣循環調節系統設置在所述圈舍的頂部,所述排污裝置的一端與所述圈舍連接,所述排污裝置的另一端穿入到所述沼氣池內;所述驅動裝置可驅動所述排污裝置工作。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動機、旋轉軸和攪拌葉,所述攪拌葉連接在所述旋轉軸底部并置于所述沼氣池內,所述電動機的輸出端通過所述旋轉軸與所述攪拌葉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圈舍的數量至少為兩個,所有的所述圈舍以所述旋轉軸為中軸層疊設置。
優選的,所述圈舍包括墻體、地面、圍欄、刮板,所述墻體上開設有通風窗,所述地面開設有排污槽,所述刮板固定在所述圍欄的下部,所述刮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轉軸上,所述刮板垂直于所述地面設置并與所述地面貼合。
進一步的,所述刮板的數量至少為兩件,所有的所述刮板以所述旋轉軸為中心在所述圈舍內均勻分布;所述排污槽的數量與所述刮板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每相鄰的兩件所述排污槽之間對應的所述墻體上均開設有一扇通風窗。
優選的,所述排污裝置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與所述排污槽連通,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沼氣池內。
優選的,所述空氣循環系統包括軸流風機、導風管,所述軸流風機設置在所述圈舍的頂部,所述導風管的一端連接所述軸流風機,所述導風管的另一端穿入到所述圈舍內。
進一步的,所述空氣循環系統還包括溫度濕度傳感器,所述溫度濕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圈舍內。
優選的,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飼料供給系統,所述飼料供給系統包括配料裝置、供料管和食槽,所述供料管的一端連通所述配料裝置,所述供料管的另一端與所述食槽連通,所述食槽設置在所述圈舍內。
進一步的,所述飼料供給系統還包括噴淋清洗裝置,所述噴淋清洗裝置包括抽水泵、導管和噴頭,所述噴頭設置在所述食槽內,所述導管的一端與所述噴頭連接,所述導管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抽水泵。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將圈舍設計為圓形層疊結構,并通過旋轉軸帶動刮板清理糞便污物,可使圈舍內保持衛生,減少細菌滋生,健康養殖生豬;處理后的糞便污物通過排污管流入到沼氣池,經攪拌葉攪拌,取沼液上清液經好氧發酵、過濾回收,可進行排污溝和排污管的清洗,沼渣用作有機肥;產生的沼氣還可用作圈舍取暖。在圈舍頂部安裝的軸流風機,通過各層圈舍里的溫度傳感器和換氣窗,可調控各層圈舍溫濕度和空氣新鮮度;飼料供給系統通過配料裝置將配好的飼料,經過供料管送到各層的食槽中,對生豬進行喂養,并在食槽中配備噴淋清洗裝置,即對食槽起到了清洗作用,還能給生豬補給充足的水分,本系統為高效立體飼養、節省土地、節約成本、健康衛生、減少人力的生豬養殖系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驅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圈舍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俯視圖;
圖5是飼料供給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驅動裝置,10、電動機,11、旋轉軸,12、攪拌葉;2、圈舍,20、墻體,21、地面,22、圍欄,23、刮板,24、通風窗,25、排污槽;3、排污裝置,30、排污管;4、沼氣池;5、空氣循環調節系統,50、軸流風機,51、導風管;6、飼料供給系統,60、配料裝置,61、供料管,62食槽;70噴頭。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圓形多層生豬養殖設施,包括驅動裝置1、圈舍2、排污裝置3、沼氣池4和空氣循環調節系統5,所述圈舍2為圓形;所述沼氣池4設置在所述圈舍2的底部,所述空氣循環調節系統5設置在所述圈舍2的頂部,所述排污裝置3的一端與所述圈舍2連接,所述排污裝置3的另一端穿入到所述沼氣池4內;所述驅動裝置1可同時驅動所述排污裝置3和所述空氣循環調節系統5工作。
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將圈舍2設計為圓形,在圈舍2的上方設置空氣循環系統5可調節圈舍2內的溫度和濕度;在圈舍2的底部設置沼氣池4可實現,排污裝置3通過驅動裝置1將圈舍2內的糞便污物清掃干凈后,糞便污物會流入到沼氣池4內進行發酵,可使圈舍2內保持干凈,減少人工清理的勞動強度。
進一步的說明,如圖2所示,將驅動裝置1包括電動機10、旋轉軸11和攪拌葉12,所述攪拌葉12連接在所述旋轉軸11底部并穿入到所述沼氣池4內,所述電動機10可驅動所述旋轉轉軸11旋轉,所述旋轉軸11帶動所述攪拌葉12共同旋轉;攪拌葉12旋轉可加快沼氣池4內的糞便污物發酵,發酵后產生的沼液上清液經好氧,過濾后可用作排污裝置3的沖洗,做到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既環保又可節約成本。
進一步的,如圖3和圖4所示,圈舍2的墻體20上開設通風窗24可為圈舍2進行通風,地面21開設的排污槽25,刮板23連接在旋轉軸11上并于地面垂直貼合設置,當旋轉軸11通過電動機驅動旋轉的同時可帶動刮板23轉動,刮板23可將地面21上的糞便污物推至排污槽25內,集中處理;在刮板23的上方設置圍欄22,實現分圈飼養,便于生豬管理。
將刮板23的數量限定為至少兩件,并將其在圈舍2內均勻分布,可實現生豬密度均勻養殖,便于管理,在每相鄰的兩件刮板23之間對應的墻體20上均開設一扇通風窗24,可保持每間圈舍2內通風,實現健康養殖;排污槽25的數量與刮板23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可實現當旋轉軸11帶動刮板23轉動時,刮板從一條排污槽25的位置移動到另一條排污槽25的位置后,可將相鄰的兩條排污槽25區間內的地面清理干凈,糞便和污物可隨刮板的移動進入到排污槽25內,集中處理,使圈舍內環境保持干凈衛生。
將圈舍2的數量設計為至少兩個,所有的所述圈舍2以所述旋轉軸11為中軸層疊設置;可節省占地空間,實現系統化養殖,提高生豬產量。
在排污裝置3設有排污管30,將排污管30的一端與排污槽25的末端連通,排污管30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沼氣池4內,可將排污槽25內的糞便污物隨排污管30流入到沼氣池4內進行發酵。
具體的,空氣循環系統5包括軸流風機50、導風管51,將軸流風機50設置在圈舍2的頂部,并通過導風管51連接軸流風機50,穿入到圈舍2內,在圈舍2內安裝溫度濕度傳感器,通過所述溫度濕度傳感器感應圈舍2的溫度與濕度,電動機驅動軸流風機50工作,可同時控制通風窗24關閉或打開,實現為圈舍2內通風降溫,使圈舍2內的生豬生長更加健康。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飼料供給系統6包括配料裝置60、供料管61和食槽62,供料管61的一端連通配料裝置60,供料管61的另一端與食槽62連通,食槽62設置在圈舍2內,當開啟配料裝置60時,飼料會從供料管61內流入到食槽62內為圈舍2內的生豬提供飼料,自動進行喂養,無需人工喂養;
飼料供給系統6還設置了噴淋清洗裝置,包括抽水泵、導管和噴頭70,將噴頭70設置在食槽62內,導管的一端與噴頭70連接,另一端連接抽水泵,通過控制抽水泵的打開或關閉可清洗食槽62內的殘余飼料,還可為生豬提供飲水;清洗后的殘余飼料可統一回收,經過濾后,濾渣可高溫高壓殺菌處理,進行下次配料使用,清水還可重復使用清洗。
本生豬養殖系統還可通過互聯網技術,系統集成控制系統根據生豬養殖工藝要求,通過圈舍2各層各部位不同,利用傳感器采集數據傳回電腦系統,電腦匯總結果與養殖工藝要求對比后,通過電腦發出指令控制各部位機構工作,實現遠程實時監控養殖情況,減少飼養者的工作量,做到安全快樂養殖。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 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