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培養器,具體是一種臺式的淡水仙女蝦封閉型曝氣高密度培養器。
背景技術:
淡水仙女蝦,學名枝額蟲,是節肢動物門鰓足綱無甲目一類物種的統稱,因其形態像蝦,游動時肚子朝上呈仰泳狀,搖曳生姿十分可愛,色彩絢麗甚是漂亮,好似“飛天仙女”,故得此名。目前淡水仙女蝦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均有分布,是平時不易見到的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距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和恐龍是同時期的物種,因其卵可以忍受長時間的高溫烘烤與冰凍土壤考驗,且在沸水中仍能夠存活,故其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可以存活上千萬年一旦遇到合適條件即可獲得新生,堪稱生物界的奇跡。
仙女蝦品種繁多,現已發現的仙女蝦有300多種,其中海水品種較為常見。現階段開發利用較為成熟的是海水鹵蟲(山東人俗稱海水豐年蝦),主要用于水產養殖活體餌料和商品蝦片使用,是極其重要的魚蝦蟹幼體開口餌料和成體投喂飼料;在美國和臺灣也在作為水養寵物來出售,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在我國部分沿海城市,養殖戶已經將其作為特色佳肴搬上了餐桌。然而,在我國淡水養殖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淡水仙女蝦作為一個重要的浮游動物品種還鮮有涉及,也極少有文獻記載,生產養殖更是無從談起。因此,對淡水仙女蝦進行人工培養及產業化開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不僅可以開拓淡水觀賞水族新市場,更為體量巨大的淡水水產育苗產業解決了活體生物餌料和商品化蝦片飼料的問題。
目前,淡水仙女蝦培養裝置還無任何報道,本實用新型的公布也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使用便捷和高效可控的臺式封閉型淡水仙女蝦曝氣高密度培養器。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臺式高密度淡水仙女蝦培養器,包括筒體和支撐臺,所述筒體設置有所述筒體的筒底為錐狀,所述筒底嵌在支撐臺上,所述筒體外側設置有進液裝置,筒底部設置有放液孔,所述放液孔連接有放液管,所述放液管上設置有水閥。
作為優選,所述進液裝置包括廣口漏斗,所述廣口漏斗通過進液管與筒體相連。
為了對培養用水和培養餌料的注入進行有效的控制,所述進液管上設置有可調閥門。
所述筒底處設置有曝氣和濾液裝置,其為設置在筒底的沙頭和與之連接的外側的排液管,排液管連接增養泵后可進行增養曝氣;無任何連接時能夠進行過濾,排出培養器內可再循環利用的培養廢水。
所述筒體的材料為透明PVC材料,這樣可以大面積受光且強力抗壓,同時也便于操作者對培養仙女蝦的觀察及監控。
為了對培養器內的仙女蝦進行趨誘,以提高仙女蝦和其排泄物的分離效果,所述筒體處設置有LED照明裝置。
為了將培養器內仙女蝦及其排泄物進行有效分離,在所述筒底中部設置有隔離網。
所述筒體內設置有控溫加熱器,可根據培養液高度進行高效控溫。
本實用新型的培養器屬于淡水仙女蝦的臺式封閉型式曝氣高密度培養,其培養高效、保溫良好、低耗可控、操作簡單、蝦(液)污分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臺式高密度淡水仙女蝦培養器,包括筒體2和支撐臺4,所述筒體2設置有所述筒體2的筒底3為錐狀,所述筒體2和筒底3之間為防漏連接,所述筒底3一半嵌在支撐臺4上,所述筒體2外側設置有進液裝置,筒底3部設置有放液孔13,所述放液孔13連接有放液管14,所述放液管14上設置有水閥15。
作為優選,所述進液裝置包括廣口漏斗6,所述廣口漏斗6通過進液管7與筒體2相連。
為了對培養用水和培養餌料的注入進行有效的控制,所述進液管7上設置有可調閥門15。
所述筒底3處設置有曝氣和濾液裝置,其為設置在筒底3的沙頭11和與之連接的外側的排液管12,排液管12連接增養泵后可進行增養曝氣;無任何連接時能夠進行過濾,排出培養器內可再循環利用的培養廢水。
所述筒體2的材料為透明PVC材料,這樣可以大面積受光且強力抗壓,同時也便于操作者對培養仙女蝦的觀察及監控。
為了對培養器內的仙女蝦進行趨誘,以提高仙女蝦和其排泄物的分離效果,所述筒體2處設置有LED照明裝置9。
為了將培養器內仙女蝦及其排泄物進行有效分離,在所述筒底3中部設置有隔離網10。
所述筒體2內設置有控溫加熱器5,可根據培養液高度進行高效控溫。
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