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灌溉系統,特別涉及一種綠化灌溉系統。
背景技術:
公開號為CN20251651881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微集雨滴灌系統,該系統由集雨、儲水和滴灌三部分組成;集雨部分包括集雨膜,固定筋、和U型釘;儲水部分為截面為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環狀開口水囊,水囊上設有若干個出水口和用于與水網及其它水囊連接的聯網口;滴灌部分包括連接管和可調微滴頭。
其通過在進水口設有過濾網,來防止雜物流入水囊堵塞滴頭,但是雜物會積累在過濾網上,雖然不會堵塞滴頭,但是會減少進入水囊的水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綠化灌溉系統,不會堵塞進水口,保證進水量。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綠化灌溉系統,包括集水裝置、儲水裝置和灌溉裝置,所述集水裝置包括集水膜和設置在集水膜下方的過濾管,所述儲水裝置包括儲水罐,所述灌溉裝置包括輸水管道和設置在輸水管道上的噴淋頭,所述集水膜上設置若干向下凹陷帶有開口的內凹點,所述過濾管均包括出水口和傾斜向下設置的進水口,所述進水口與內凹點連通,所述進水口上設置第一過濾網,所述集水膜通過一回流管與過濾管連通,所述回流管與集水膜的連接點位于進水口的低點,所述回流管與過濾管的連接處設置第二過濾網,所述出水口通過第一管道與儲水罐連通,所述輸水管道與儲水罐連通,所述儲水罐與輸水管道的連接處設置第一水泵。
雨水落在在集水膜上,由于重力作用向內凹點流動并經過第一過濾網進入進水口,雜質被擋在第一過濾網外,由于進水口傾斜設置,因此雜質在重力作用和雨水的沖刷下進入回流管內,雨水從回流管內重新進入過濾管,保證雨水的進入量,而雜質被擋在第二過濾網外,綜上,雜質最終積留在回流管內,如此保證了進水口的通暢;雨水進入儲水罐后,當需要灌溉的時候,打開第一水泵,雨水經過輸水管道從噴淋頭中噴出。
進一步的,所述回流管上開設清理口,所述清理口上可拆卸的設置有封閉清理口的清理板。
正常的時候,清理板封閉清理口,需要進行清理回流管內的雜質的時候打開清理板。
進一步的,所述回流管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與集水膜連接,所述第二段與過濾管連通,所述第二段自與過濾管的連接處傾斜向下設置,所述清理口設置在第二段遠離過濾管的一端。
如此設置,清理板打開以后,雜質會由于重力作用從清理口滑出。
進一步的,所述回流管為透明管道。
方便觀察雜質的累積情況,以便及時清理。
進一步的,所述儲水罐還連接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外接備用水源,所述儲水罐內設置液位控制裝置,所述儲水罐內液位低于預定值后液位控制裝置控制第二水泵打開。
由于雨水并不是一定能恰好收集,因此采用第二水泵進水補水,液位控制裝置用于檢測當前液位并控制第二水泵,當液位低于預定水位后,水泵啟動。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收集雨水進行灌溉,并設置水泵在雨水不足情況下進行補水,保證灌溉量,另外通過改進雨水過濾部分保證不會堵塞進水口,同時保證進水量。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集水膜;11、內凹點;2、過濾管;21、進水口;22、出水口;3、儲水罐;4、輸水管道;41、噴淋頭;51、第一過濾網;52、第二過濾網;6、回流管;61、第一段;62、第二段;7、清理板;8、第一管道;9、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01、備用水源;102、液位控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一種綠化灌溉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集水裝置、儲水裝置和灌溉裝置。集水裝置包括集水膜1和設置在集水膜1下方的多個過濾管2,儲水裝置包括儲水罐3,灌溉裝置包括輸水管道4和設置在輸水管道4上的噴淋頭41。
集水裝置位于儲水裝置上方,雨水依靠重力作用即可流入儲水罐3內。
集水膜1上設置若干向下凹陷帶有開口的內凹點11,過濾管2均包括出水口22和傾斜向下設置的進水口21,進水口21與內凹點11連通,每個內凹點11連接一過濾管2。每個進水口21上均固定第一過濾網51,集水膜1通過一回流管6與過濾管2連通,回流管6為透明管道,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段61和第二段62,第一段61與集水膜1連接,第二段62與過濾管2連通,第一段61與集水膜1的連接點位于進水口21的低點,第二段62與過濾管2的連接處設置第二過濾網;第二段62自與過濾管2的連接處傾斜向下設置,在第二段62遠離過濾管2的一端設置清理口,清理板7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二段62上封閉清理口。
所有過濾管2的出水口22均與第一管道8連通,第一管道8與儲水罐3的頂部連通,輸水管道4與儲水罐3連通,儲水罐3與輸水管道4的連接處設置第一水泵9。雨水出去的時候通過第一水泵9外抽,經過輸水管道4從噴淋頭41流出。
儲水罐3還連接第二水泵10,第二水泵10外接備用水源101,儲水罐3內設置液位控制裝置102,液位控制裝置102為現有技術,因此不再贅述。
工作過程:雨水落在在集水膜1上,由于重力作用向內凹點11流動并經過第一過濾網51進入進水口21,雜質被擋在第一過濾網51外,由于進水口21傾斜設置,因此雜質在重力作用和雨水的沖刷下進入回流管6內,雨水從回流管6內重新進入過濾管2,雨水從過濾管2的出水口22出來以后,經過第一管道8進入儲水罐3內;需要灌溉的時候啟動第一水泵9,將儲水罐3內的水抽出,水經過輸水管道4從噴淋頭41噴出;當儲水罐3內液位低于預定值后液位控制裝置102控制第二水泵10打開往儲水罐3內補水。
圖中箭頭方向為水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