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園藝領域,特別涉及植物攀爬支架。
背景技術:
目前的農業生產中有許多農作物是爬藤類的植物,這種植物會攀附著桿子或者網狀物向上生長,并在攀附物上結出果實;目前爬藤類植物種植的支架一般都是由木桿橫豎搭建而成,橫豎木桿的交叉處需要通過繩子或者鐵絲進行綁定,不僅結構復雜,操作繁瑣,而且用于固定的繩子或者鐵絲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容易造成腐蝕斷裂,最終導致支架散架,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因此還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組裝且安裝牢固的植物攀爬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植物攀爬支架,包括至少兩根呈間隔排列的豎桿以及兩端均設有支撐夾的支撐臂,分別位于支撐臂兩端的支撐夾各自夾持于相鄰的兩根豎桿上且一一對應。
采用上述方案,通過支撐臂兩端的支撐夾能夠分別夾持住相鄰的兩根豎桿,以使多根豎桿形成植物攀爬支架,安裝過程簡單快捷,且不容易造成支架散架;支撐臂能夠在相鄰的豎桿之間進行支撐,以提高植物攀爬支架的整體強度,并且可以根據需要使用不同數量的豎桿,以搭建不同規模的植物攀爬支架,增加了適用范圍。
作為優選,所述豎桿的外側壁上周向排列有若干列凸起部。
采用上述方案,凸起部能夠增加豎桿外表面的摩擦,便于爬藤類植物進行攀爬,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作為優選,所述凸起部包括多個間隔排列的凸起件,多個所述凸起件排列呈直線且平行于豎桿的長度方向,所述凸起件呈長條形圓弧狀。
采用上述方案,呈長條形圓弧狀的凸起件能夠使豎桿表面的摩擦更加均勻,更有利于植物攀爬,而且圓弧狀的凸起件表面更加圓潤,不易損傷植物。
作為優選,相鄰凸起件之間設有夾持間隙,所述夾持間隙大于或等于支撐夾的夾持面寬度。
采用上述方案,相鄰凸起件之間留有夾持間隙,當支撐夾夾持在豎桿上時,位于支撐夾兩側的凸起件能夠對支撐夾起限位作用,防止其在豎桿上滑落。
作為優選,所述豎桿包括若干依次連接的子桿以及設置于相鄰子桿之間的卡接管,所述卡接管的兩端沿著子桿的長度方向均延伸出突柱,所述子桿的兩端均開設有供所述突柱插接的盲孔。
采用上述方案,將卡接管兩端的突柱分別插入到兩根子桿的盲孔內,便能將兩根子桿連接在一起,以便將豎桿延長,以適應不同生長高度的植物;植物攀爬支架在不用時,可以將子桿從卡接管上拆卸下來,使豎桿變短,從而減小占用空間,便于運輸。
作為優選,所述卡接管的外側壁上周向排列有若干向外延伸的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端部兩側沿著子桿的長度方向均延伸出鉤板。
采用上述方案,連接柱與鉤板的配合形成了“T”形的掛鉤,便于將爬藤網懸掛在植物攀爬支架上。
作為優選,所述子桿上遠離卡接管的一端套設有護套。
作為優選,所述護套上遠離子桿的一端呈半球狀,另一端開設有供子桿的端部插接的插孔。
采用上述方案,護套能夠將子桿的端部包裹起來,避免端部的尖銳部分裸露在外而增加安全隱患。
作為優選,分別位于支撐臂兩端的支撐夾各均勻排列有若干,若干所述支撐夾均位于支撐臂的同側且開口朝向一致,所述支撐夾呈U形并在其兩內側壁上靠近開口處布置有一對對稱的凸扣。
采用上述方案,分別排列于支撐臂兩端的若干支撐夾能夠調節豎桿之間的距離,以搭建不同寬度的植物攀爬支架;凸扣能夠對卡接在支撐夾內的豎桿起限位作用,避免豎桿在連接狀態下離開支撐夾,從而提高植物攀爬支架的穩固性。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夾包括固定于支撐臂上用以夾持豎桿的半圓卡接環以及延伸于半圓卡接環的開口處且向外彎曲的內凹圓弧桿,兩塊凸扣分別對稱設置于兩根內凹圓弧桿的內側壁上;所述凸扣上向外的一條側邊與內凹圓弧桿的內側弧面相切,另一條側邊向內凹陷以形成圓弧且與半圓卡接環的內側弧面呈同心設置,其兩條側邊的相交處有圓弧過渡。
采用上述方案,內凹圓弧桿能夠在豎桿卡入到支撐夾的過程中引導半圓卡接環張開,使豎桿的桿身能夠順利進入;凸扣的一條側邊與內凹圓弧桿的內側弧面相切使豎桿更加容易卡入,另一條側邊向內凹陷以形成圓弧且與半圓卡接環的內側弧面呈同心設置,使豎桿卡入后桿身更加貼合于支撐夾的內側壁,從而提升支撐臂與豎桿之間連接的緊密性,進一步提高植物攀爬支架的穩定性;過渡于兩條側邊相交處的圓弧能夠有效避免豎桿在卡入支撐夾時被凸扣劃傷。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支撐臂兩端的支撐夾能夠分別夾持住相鄰的兩根豎桿,以使多根豎桿形成植物攀爬支架;相較于通過繩子固定,安裝過程更加簡單快捷,且使用壽命更長,不易造成植物攀爬支架的散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爆炸圖;
圖2為圖1所示A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B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C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D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實施例中支撐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所示E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1、豎桿;2、支撐臂;3、支撐夾;4、凸起部;5、凸起件;6、夾持間隙;7、子桿;8、卡接管;9、突柱;10、盲孔;11、連接柱;12、鉤板;13、護套;14、插孔;15、凸扣;16、半圓卡接環;17、內凹圓弧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本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植物攀爬支架,如圖1所示,包括至少兩根呈間隔排列的豎桿1以及兩端均設有支撐夾3的支撐臂2,如圖2所示,分別位于支撐臂2兩端的支撐夾3各自夾持于相鄰的兩根豎桿1上且一一對應,即位于支撐臂2一端的支撐夾3夾持在其中一根豎桿1上,另一端的支撐夾3夾持在另一根相鄰的豎桿1上,從而將兩根豎桿1之間的位置固定住。
如圖1和圖3所示,豎桿1的外側壁上周向排列有若干列凸起部4。凸起部4包括多個間隔排列的凸起件5,多個凸起件5排列呈直線且平行于豎桿1的長度方向,凸起件5呈長條形圓弧狀。相鄰凸起件5之間設有夾持間隙6,夾持間隙6大于或等于支撐夾3的夾持面寬度。
如圖6所示,分別位于支撐臂2兩端的支撐夾3各均勻排列有若干,若干支撐夾3均位于支撐臂2的同側且開口朝向一致,支撐夾3呈U形并在其兩內側壁上靠近開口處布置有一對對稱的凸扣15。
如圖7所示,支撐夾3包括固定于支撐臂2上用以夾持豎桿1的半圓卡接環16以及延伸于半圓卡接環16的開口處且向外彎曲的內凹圓弧桿17,兩塊凸扣15分別對稱設置于兩根內凹圓弧桿17的內側壁上,其中半圓卡接環16的內徑應等于或者略小于豎桿1的外徑,使支撐夾3能夠牢固地夾持在豎桿1上,不易脫落;凸扣15上向外的一條側邊與內凹圓弧桿17的內側弧面相切,另一條側邊向內凹陷以形成圓弧且與半圓卡接環16的內側弧面呈同心設置,其兩條側邊的相交處有圓弧過渡;支撐夾3在夾持豎桿1時,先將豎桿1的桿身抵觸在兩個內凹圓弧桿17的內側弧面,然后朝著半圓卡接環16的位置方向進行推送;這時半圓卡接環16在豎桿1桿身的擠壓下發生彈性形變而張開,使豎桿1能夠順利進入,直至桿身完全貼合于半圓卡接環16的內側弧面;這時半圓卡接環16在彈力作用下恢復初始形態,使設置于內凹圓弧桿17上的兩個凸扣15的間隔減小,以鎖住豎桿1的桿身,使支撐夾3完成鎖定。
組裝植物攀爬支架時,應先根據支架的規模來選擇豎桿1的數量;若只需兩根豎桿1,那么直接通過支撐臂2一端的支撐夾3夾持其中一根豎桿1,然后用另一端的支撐夾3來夾持另一根豎桿1,使兩根豎桿1之間的位置被固定住,最后將兩根豎桿1的底端插入到種植土中即可。
若豎桿1的數量超過兩根,那么應將多根豎桿1依次周向排列以使豎桿1的落腳點環繞成多邊形,在排列時可以先將豎桿1逐根插入到泥土中預先進行定位;然后將支撐臂2一端的支撐夾3夾持到其中一根豎桿1的桿身上,支撐夾3應夾持在相鄰凸起件5的夾持間隙6上,避免支撐夾3從豎桿1上滑落;接著將支撐臂2另一端上的支撐夾3夾持到相鄰的豎桿1上,使相鄰豎桿1之間的位置能夠被支撐臂2固定;其中可以通過使用支撐臂2上不同位置的支撐夾3來決定相鄰豎桿1之間的距離;以此類推,采用上述方式將所有相鄰豎桿1之間的位置通過對應的支撐臂2進行固定,最后使所有豎桿1環繞成封閉式的植物攀爬支架。
如圖1所示,其中豎桿1的數量優選為三根,在搭建植物攀爬支架時,將三根豎桿1周向排列成等邊三角形,再通過支撐臂2將相鄰兩根豎桿1之間的位置進行固定,既節省了豎桿1的數量,又能使搭建成的植物攀爬支架擁有三個著地點,并且該三個著地點也構成了等邊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可以保證植物攀爬支架的結構穩固,不易傾倒。
如圖1所示,為了使植物攀爬支架的結構更加牢固,可以在相鄰的豎桿1之間多設置幾根支撐臂2,以增加支撐力。
如圖1和圖4所示,豎桿1包括若干依次連接的子桿7以及設置于相鄰子桿7之間的卡接管8,卡接管8的兩端沿著子桿7的長度方向均延伸出突柱9,子桿7的兩端均開設有供突柱9插接的盲孔10。若豎桿1的長度需要進行延長,先將卡接管8一端的突柱9插入到其中一根子桿7的盲孔10當中,再將另一根子桿7上的盲孔10套設到位于卡接管8另一端的突柱9上,使兩根子桿7完成拼接,以達到延長豎桿1的目的;最后通過支撐臂2對延長后的相鄰豎桿1進行固定,這時位于支撐臂2兩端的支撐夾3應分別夾持于相鄰子桿7的桿身上,對應子桿7之間優選設置有兩根支撐臂2,使延長后的相鄰豎桿1之間的連接結構更加牢固。其中盲孔10與突柱9為過盈配合,使子桿7與卡接管8連接得更加牢固。
如圖1所示,多個間隔排列的凸起件5沿著子桿7的長度方向排列于子桿7的桿身上,使植物能夠更容易地攀附到子桿7的桿身上,設置于相鄰凸起件5之間的夾持間隙6,當支撐夾3夾持在子桿7上時,位于支撐夾3兩側的凸起件5能夠對支撐夾3起限位作用,防止其在子桿7上滑落。
如圖4所示,卡接管8的外側壁上周向排列有若干向外延伸的連接柱11,連接柱11的端部兩側沿著子桿7的長度方向均延伸出鉤板12。連接柱11與鉤板12的配合形成了“T”形的掛鉤,便于將爬藤網懸掛在植物攀爬支架上,使植物能夠順著爬藤網進行生長。
如圖5所示,子桿7上遠離卡接管8的一端套設有護套13。護套13上遠離子桿7的一端呈半球狀,另一端開設有供子桿7的端部插接的插孔14,護套13能夠將子桿7的端部包裹起來,避免端部的尖銳部分裸露在外而增加安全隱患。
該植物攀爬支架的外表面還涂覆有顏色圖層,其中紅色代表用于種植番茄,紫色代表用于種植茄子,更易于用途的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