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新型鵝舍結構,具體為一種增強通風性能的新型鵝舍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常規鵝舍內采用濕簾-風機負壓通風模式,濕簾風機通風降溫系統原理是當舍內需要通風降溫時,啟動風機,將鵝舍內的空氣強制抽出,造成負壓;同時,水泵將水打在濕簾墻上,室外空氣被負壓吸入室內時,以一定的速度從濕簾的縫隙穿過,導致水分蒸發、降溫,冷空氣流進鵝舍,吸收室內熱量后,經風扇排出,從而達到通風降溫目的。通風換氣不僅可以在高溫的夏季通過加大氣流促使畜體的散熱使其感到舒適,以緩解高溫對家畜的不良影響,還可以排除畜舍中的污濁空氣、塵埃、微生物和有毒有害氣體,防止畜舍內潮濕,保障舍內空氣清新,改善畜禽舍的環境質量。由于濕簾與風機的高度要高于鵝舍內鵝的高度,大量氣流擴散于上空,使得鵝舍內通風降溫效率下降,氣流通過鵝體表面較少。介于以上鵝舍內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鵝舍內部通風降溫效率,提出來安裝多個高度及傾斜角度一致且可調節的等間距卷膜結構,機械通風時將卷膜下拉,從濕簾處進入的氣流由于受到卷膜阻擋其流向發生改變,更多的氣流從卷簾下方流過,使得鵝體表面溫度能得到最快的降低且舍內鵝周圍氣流增大,其通風降溫效率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增強通風性能的新型鵝舍結構。
技術方案:
一種增強通風性能的新型鵝舍結構,該新型鵝舍在常規的鵝舍結構基礎上,在鵝舍主梁上安裝相同高度及傾斜角度一致的多個等間距可拉伸卷膜,卷膜可根據季節的變換及鵝舍內環境要求調節不同高度及傾斜角度,也可收起。
所述主梁與卷膜通過電動卷膜器將二者連接。
所述主梁等間距分布于鵝舍內,并且使用薄膜將主梁全部封閉。
所述卷膜安裝于主梁的下端。
所述卷膜在安裝時與主梁豎直方向上有一定傾斜角度。
所述卷膜采用厚度為0.25mm白色PET薄膜。
有益效果:
(1)添加的卷膜結構,與常規鵝舍相比通風、降溫性能更優;
(2)等間距安裝卷膜結構,使得舍內氣流分布更均勻;
(3)卷膜結構安裝方便、見效快、使用周期長;
(4)卷膜的材料造價低廉,節約資源,經濟實用;
(5)可以減少常規鵝舍風機的安裝數量,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卷膜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與常規鵝舍內在距地面0.5米高度氣流速度趨勢對比圖。
(鵝舍內布點:在距離地面0.5米高度,縱向位置從風機到濕簾處等間距布置十個點,橫向位置均布三個點,每個點重復測量三次,取每個橫向位置處三個測點的均值作為該處氣流速度平均值,則鵝舍內氣流速度趨勢圖如圖3)。
附圖標記說明:1:主梁,2:薄膜,3:卷膜,4:卷膜連桿,5:風機,6:濕簾,7:電動卷膜器,8:卷膜旋轉連桿,9:卷膜纏帶,10:導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一種增強通風性能的新型鵝舍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鵝舍兩側分別安裝有風機5和濕簾6以及鵝舍內部等間距分布的主梁1,使用薄膜2 將主梁1封閉起來,在主梁1的下端位于中間位置安裝電動卷膜器7,同時將電動卷膜器7的卷膜旋轉連桿8兩端固定,使用扁鐵將卷膜3固定在主梁1的下端,用多個固膜卡箍將卷膜3末端與卷膜連桿4固定,并且使用卷膜纏帶9一端纏繞在卷膜旋轉連桿8上,另一端繞過卷膜連桿4固定,同時將卷膜連桿4兩端分別放在傾斜一定角度的導槽10中,確保卷膜3收起和釋放的路徑。
當舍內需要機械通風時,按下電動卷膜器7開關按鈕,帶動卷膜旋轉連桿8開始轉動,卷膜纏帶9開始釋放卷膜連桿4,從而帶動卷膜3沿著傾斜的導槽10釋放卷膜至底端。然后開啟風機5,室外空氣由于負壓作用通過濕簾6處進入舍內,由于傾斜一定角度的卷膜3阻礙氣流流向,使得原本位于上方的大部分氣流會沿著卷膜3的導向從卷膜3以下位置流過,從而增強鵝舍下方的通風,且卷膜3等間距安裝模式,其氣流分布較常規鵝舍更均勻。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