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養殖業籠具,具體的說,涉及了一種產箱兔籠。
背景技術:
目前兔養殖使用的母兔產箱,產箱和母兔籠之間沒有隔擋,母兔可以自由出入產箱,一方面母兔哺乳后再次進入產箱,可能在產箱內排泄糞尿,引起產箱墊料潮濕,導致仔兔腹瀉或細菌感染引起死亡;另一方面仔兔未睜眼前可能爬出產箱,造成仔兔凍死或卡在籠底間隙引起骨折造成死亡。此外,即使設置了隔擋,母兔由于母性表現,試圖擠壓擋板以進入產箱,長時間后造成擋板變形或損壞,不能達到隔擋目的。
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理想的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設計科學、實用性強、簡單方便的產箱兔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產箱兔籠,所述產箱兔籠內設置有將所述產箱兔籠分隔為產箱和母兔籠的擋板,所述擋板上設置有連通所述產箱和所述母兔籠的出入口,所述擋板上還設置有橫向的滑槽和設置在所述滑槽內的活動門,所述活動門上設置有加強筋。
基于上述,所述母兔籠為柵格兔籠,所述母兔籠內部底板上設置有料槽,所述母兔籠頂部豎直設置有料筒,所述料筒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母兔籠外,所述料筒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料槽內。
基于上述,所述料筒伸出所述母兔籠的一端端口為漏斗狀。
基于上述,所述產箱由多塊隔板組成,所述產箱的底部均布有多個排污孔。
基于上述,所述產箱外部側壁上設置有籠蓋固定夾,所述產箱上部開口,所述開口處鉸接有產箱籠蓋,所述產箱籠蓋通過所述籠蓋固定夾與所述產箱鎖閉。
基于上述,所述活動門上還設置有把手。
基于上述,它還包括擋柱,所述擋柱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擋板位于所述出入口上方的上部,所述擋柱的另一端以所述擋柱與所述擋板的連接部為圓心在豎直面內擺動。
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在產箱和母兔籠之間設置帶有出入口的擋板,并在擋板上設置活動門,以方便在需要哺乳時將母兔放入產箱,而哺乳后將母兔隔離出產箱;同時在活動門上設置加強筋,以加強活動門的強度;進一步的,設置擋柱,加強活動門的隔擋強度,其具有設計科學、實用性強、簡單方便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擋板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料槽和料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母兔籠;2.產箱;3.擋板;4.料槽;5.料筒;21.籠蓋固定夾;31.出入口;32.活動門;33.加強筋;34.滑槽;35.擋柱;36.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產箱兔籠,所述產箱兔籠內設置有將所述產箱兔籠分隔為產箱2和母兔籠1的擋板3,所述擋板3上設置有出入口31,以方便母兔進出所述產箱2;所述擋板3上還設置有橫向滑槽34,所述滑槽34內設置有活動門32,所述活動門32在所述滑槽34內可以左右移動。所述活動門32上設置有加強筋33,所述加強筋33為橫向或者豎向,或者橫向和豎向結合設置,以加強活動門32的強度。實際中,所述加強筋33設置有多條,所述產箱2頂部鉸接在所述產箱2上,以方便飼養員打開所述產箱2進行操作。所述母兔籠為柵格兔籠,所述母兔籠1內部底板上設置有料槽4,所述母兔籠1頂板上豎直設置有料筒5,所述料筒5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母兔籠1外,所述料筒5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料槽4內,以方便需要給兔子喂食時,不必打開母兔籠1,直接將飼料從所述料筒5的一端倒入所述料槽4內。
實際中,所述活動門32上設置有把手36,以方便開關所述活動門32。所述料筒5伸出所述母兔籠1的一端為漏斗狀,方便倒入飼料。
到哺乳時間時,打開所述活動門32,便于母兔進入所述產箱2。哺乳結束,母兔離開所述產箱2后,關閉所述活動門32,以阻擋母兔進入所述產箱2。
優選地,所述產箱兔籠還包括一擋柱35,所述擋柱35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出入口31的上方、位置高于所述滑槽34的擋板3上,所述擋住35的另一端可以以所述擋柱35和所述擋板3的連接處為圓心,在豎直面內擺動。
實際中,所述產箱2由多塊隔板組成,構成一封閉空間,以防止仔兔爬出或者卡住,造成仔兔損傷。所述產箱2的底部均勻設置有多個排污孔,用于清理所述產箱2內的糞便等雜物。所述產箱外部側壁上設置有籠蓋固定夾,所述產箱上部開口,以方便所述產箱內通風換氣,所述開口處鉸接有產箱籠蓋,所述產箱籠蓋通過所述籠蓋固定夾21與所述產箱鎖閉。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