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景觀園林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屋頂綠化植物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的進步,城市化是世界性的普遍現象,是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的象征,但同時由城市化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例如熱島效應、空氣質量下降、噪聲污染等問題也日益嚴重和突出。這些問題的解決,要求我們采取綜合措施,綠化覆蓋工程是其主要措施之一。然而城市中大量基礎設施的建設必然與綠化用地發生矛盾,拓展綠地面積,在水平方向上發展的潛力越來越少,主體生態環境的建造就成為了人們新的選擇,屋頂綠化是立體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環節。
屋頂綠化是一門新興的技術,它融建筑、園林、藝術為一體,具備如下特點和作用:1)屋頂綠化相對地面綠化,投資少,見效快,立足于現有土地條件,開拓了城市綠化空間,美化了城市景觀。2)屋頂綠化能夠有效解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綠化用地的矛盾,增加綠化覆蓋率,提高綠視率。3)屋頂綠化能夠改善屋頂刺目的眩光,改變不少建筑屋頂臟、亂、差的面貌。4)屋頂綠化具有夏季隔熱、降溫,冬季保暖,同時保護防水層和建筑屋頂結構的作用。5)屋頂綠化對雨水的截留效應,可以減緩城市水澇,同時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改善生態環境。6)屋頂綠化植物具有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平衡,吸滯塵埃,吸收有毒有害氣體,殺菌等凈化空氣的作用。7)屋頂綠化具有柔和建筑生硬線條,使綠色空間與建筑空間相互滲透的作用。
在德國,住商或停車場屋頂的綠化蔚為壯觀,在充滿鋼筋水泥的城市里,綠色的屋頂能夠補償已經消失的大自然,德國每年都有幾百萬平方米的屋頂進行綠化改建。在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政府部門通過立法等方式積極推動屋頂綠化。在我國,部分地方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屋頂綠化,例如《上海市綠化條例》規定“本市鼓勵發展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等多種形式的立體綠化。新建機關、事業單位以及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建筑適宜屋頂綠化的,應當實施屋頂綠化”。目前,屋頂綠化越來越受到重視。
專利文獻中有不少關于屋頂綠化的改進,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3026952A公開了一種建筑物綠化系統,包括:植物栽培基底,其在建筑物的屋頂面和/或墻面之間,間隔規定空間而設置;以及噴霧裝置,其對在上述植物栽培基底與屋頂面和/或墻面之間的空間,進行綠化植物栽培用的水和/或培養液的噴霧處理。中國專利文獻CN101519899A公開了一種屋頂綠化之構造,在屋頂鋪設有復數個可透氣、透水的容物袋,該容物袋內裝填有植物生長材料,將該些容物袋圍構成一周緣密閉的種植空間,且在該種植空間內至少填充有植物生長材料。中國專利文獻CN204948899U公開了一種佛甲草屋頂綠化種植結構,包括數條長方形畦,每一所述長方形畦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無紡布層、土壤層、肥料層與基質層,并在每一所述長方形畦四周邊緣的上端設置方形木板框,所述方形木板框中間設置有數條網線,所述網線將長方形畦的上表面分割成大小相同的若干正方形小格。但是關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屋頂綠化植物結構目前還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屋頂綠化植物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屋頂綠化裝置,所述的屋頂綠化裝置由防水防根層、池壁、透水管、PVC水管、蓄水料層、膨脹蛭石層、種植土層和容物袋組成;在屋面上鋪設防水防根層,防水防根層自上而下由第一防根層、第一隔離層、第二防根層和第二隔離層粘合在一起形成,第一防根層、第二防根層為防水卷材層,第一隔離層、第二隔離層為PVC發泡板;在防水防根層周圍砌筑池壁,池壁內埋設2根PVC水管,PVC水管的兩端均露出池壁,PVC水管的底部距離池底的高度為5cm-30cm;將透水管鋪設在防水防根層上,透水管的兩端分別與2根PVC水管池壁內側的端口連接;防水防根層上方鋪設蓄水料層,蓄水料層由上方設置無紡布的碎石構成;在蓄水料層上方、沿著池壁放置一圈裝填有機土壤的容物袋;在容物袋圍成的圈內、蓄水料層上方鋪設膨脹蛭石層;在膨脹蛭石層上覆蓋種植土層。
優選地,容物袋之間通過連接扣連接在一起。
優選地,防水卷材層的厚度為0.2cm-1cm,PVC發泡板的厚度為0.5cm-1cm。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的屋頂綠化植物結構具備屋頂綠化共有的優點,可以為房頂隔熱,安裝本實用新型的屋頂綠化植物結構后,樓頂溫度可降低20-40℃,頂層室內溫度可降低4-12℃。對建筑物的頂部具有保護作用,減少城市熱島效應,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吸附空氣中的塵埃,凈化空氣等。
2、本實用新型的屋頂綠化植物結構便于收集雨水,利用池底的蓄水料層儲存的雨水可以大大延長灌溉周期。
3、本實用新型的屋頂綠化植物結構設有一圈裝填有機土壤的容物袋,容物袋起到擋墻的作用,容物袋和種植土層適合種植不同的植物,更加美觀。如果容物袋內種植蔬菜,可以增加屋頂綠化的經濟價值,蔬菜位于本實用新型的屋頂綠化植物結構的外圍,方便對蔬菜進行施肥、除蟲、采摘等。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屋頂綠化植物結構的俯視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屋頂綠化植物結構的剖視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屋頂綠化植物結構的排水系統的俯視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水防根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
1、防水防根層
11、第一防根層
12、第一隔離層
13、第二防根層
14、第二隔離層
2、池壁
3、透水管
4、PVC水管
5、蓄水料層
6、膨脹蛭石層
7、種植土層
8、容物袋
9、連接扣
實施例1
請參照附圖1-3,附圖1是屋頂綠化植物結構的俯視圖,附圖2是屋頂綠化植物結構的A-A剖視圖,附圖3是排水系統的俯視圖。所述的屋頂綠化植物結構由防水防根層(1)、池壁(2)、透水管(3)、PVC水管(4)、蓄水料層(5)、膨脹蛭石層(6)、種植土層(7)、容物袋(8)和連接扣(9)組成。
在屋面上鋪設防水防根層(1),并在防水防根層周圍砌筑池壁(2)。將透水管(3)鋪設在防水防根層(1)上。在池壁(2)距離池底一定高度處(優選為5cm-30cm)埋設兩根PVC水管(4),PVC水管(4)的兩端均露出池壁(2)。兩根PVC水管(4)池壁(2)內側的端口分別與透水管(3)的兩端連接。透水管(3)和PVC水管(4)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屋頂綠化植物結構的排水系統。
向池內鋪填碎石,攤平并在碎石上設置無紡布作為蓄水料層(5)。在蓄水料層(5)上方、沿著池壁(2)放置一圈容物袋(8),容物袋(8)之間通過連接扣(9)連接。容物袋(8)內裝填有機土壤。在容物袋(8)圍成的圈內、蓄水料層(5)上方鋪填膨脹蛭石,輕壓實形成膨脹蛭石層(6)。在膨脹蛭石層(6)上覆蓋種植土層(7)。
實施例2
請參照附圖4,附圖4是防水防根層的示意圖。防水防根層(1)自上而下由第一防根層(11)、第一隔離層(12)、第二防根層(13)和第二隔離層(14)通過粘合劑粘合在一起形成。
第一防根層(11)、第二防根層(13)為耐根穿刺的防水卷材層,厚度為0.2cm-1cm,為了強化防水卷材層的耐根穿刺效果,防水卷材層可以添加植物根系生長抑制劑,例如三碘苯甲酸液劑或粉劑。
第一隔離層(12)、第二隔離層(14)為PVC發泡板,厚度為0.5cm-1cm。PVC發泡板具有多抗性、耐用、成本低、運輸方便的特點,能夠起到防水、阻燃、防蟲、防霉、防化學腐蝕的作用。
實施例3
下雨時,當種植土層(7)吸飽水分后,池底的水位會不斷升高。當水位達到位于PVC水管(4)的排水口位置時,池內的水開始透過透水管(3)的管壁并沿著透水管(3)流向PVC水管(4)的排水口。此雨水由于已經過濾,從PVC水管(4)流出的多余的水可以通過外接管道進行收集、重復利用。
容物袋(8)可以起到擋墻作用,防止種植土的流失。容物袋(8)可種植蔬菜等植物,容物袋(8)和種植土層(7)種植不同的植物,使得屋頂綠化不單調,更富美感。
安裝本實用新型的屋頂綠化植物結構后,樓頂溫度可降低20-40℃,頂層室內溫度可降低4-12℃。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