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播種機用排種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氣吸式排種盤。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在農作物精量播種技術及裝備方面比較落后,相對比較成熟的是機械式精量排種器,主要用于播種玉米、大豆等大粒距作物。而用于小粒距作物的排種器多為傳統的機械槽輪式條播排種器。機械式排種器存在排種脈動性大、均勻性差、穩定性差、傷種率高等缺陷,達不到精量播種的農藝要求。而氣吸式排種器具有不傷種、對種子尺寸要求不嚴、排種頻率高、可顯著提高作業效率等優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適用于條播作物的氣吸式排種圓盤,尤其適合包衣雜交谷子精量穴播,還可用于小麥、油菜等小株距作物的精量播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吸式排種盤,包括排種圓盤,和排種圓盤同心安裝的攪種盤,以及設于攪種盤上的攪種圓柱,所述排種圓盤沿外圓方向均勻分布吸孔組,所述攪種盤沿外圓方向均勻分布攪種圓柱。
進一步的,所述吸孔組包括10個吸孔,吸孔以環形排列,內環布置4個吸孔,外環布置6個吸孔。
進一步的,所述攪種盤與排種圓盤采用螺釘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氣吸式排種盤,通過均勻分布的吸孔組每組吸附10粒左右包衣谷子,以穴播的形式將谷種播種到種溝,解決了傳統谷子條播后間苗所需大量人工的難題,而且實現了精量播種。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氣吸式排種盤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排種圓盤,2-吸孔,3-攪種盤,4-攪種圓柱,5-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氣吸式排種盤,如圖1所示,包括排種圓盤(1),和排種圓盤同心安裝的攪種盤(3),以及設于攪種盤上的攪種圓柱(4)。本實施例中排種圓盤(1)沿外圓方向均勻分布吸孔組,吸孔組包括10個吸孔(2),吸孔(2)以環形排列,內環布置4個吸孔(2),外環布置6個吸孔(2)。攪種盤(3)沿外圓方向均勻分布攪種圓柱(4)。攪種盤(3)與排種圓盤(1)采用螺釘(5)連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