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溉系統,具體涉及一種溫室灌溉系統。
背景技術:
溫室,可以在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提供各種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達到預期的產量。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多數溫室的設施比較簡陋,溫室灌溉仍然靠人工采用傳統的灌溉方式,勞動強度大,水資源浪費嚴重,同時溫室作物產量和質量的提高也極大地受到了限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溫室灌溉系統,能夠滿足不同植物的灌溉需求,實現灌溉自動化,解決水資源不能合理利用的問題。
其技術方案是:一種溫室灌溉系統,包括儲水箱和抽水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集水槽安裝于溫室外頂的邊緣,所述的集水槽上設有孔洞,孔洞通過管道與儲水箱連接,所述的儲水箱另一端與抽水泵的進水口連接,抽水泵的出水口通過管道與可曲折管線連接,所述的可曲折管線的另一端與主噴管連接;溫室內兩端各設有用于支撐所述主噴管的支撐架,主噴管的一端安裝有可使主噴管在支撐架上移動的驅動電機,另一端安裝有可在支撐架上移動的轉動輪,主噴管上設有多個噴淋頭。
進一步,所述的溫室灌溉系統還包括監控器、土壤濕度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其中所述監控器分別與土壤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抽水泵和驅動電機通過電源線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支撐架設在溫室內兩端的頂部。
進一步,所述的集水槽形狀為V形。
進一步,所述的儲水箱的一側安裝有補水管。
進一步,所述的補水管與儲水箱內的連接端安裝有浮球。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可有效的節省勞動力,并能節約水資源的浪費,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一種溫室灌溉系統,包括儲水箱1和抽水泵5,還包括一集水槽2安裝于溫室外頂的邊緣,所述的集水槽2上設有孔洞3,孔洞3通過管道與儲水箱1連接,所述的儲水箱1另一端與抽水泵5的進水口連接,抽水泵5的出水口通過管道與可曲折管線12連接,所述的可曲折管線12的另一端與主噴管6連接;溫室內兩端各設有用于支撐所述主噴管6的支撐架11,主噴管6的一端安裝有可使主噴管6在支撐架11上移動的驅動電機4,另一端安裝有可在支撐架11上移動的轉動輪10,主噴管6上設有多個噴淋頭13,還包括監控器9、土壤濕度傳感器7和溫度傳感器8,其中監控器9分別與土壤濕度傳感器7、溫度傳感器8、抽水泵5和驅動電機4通過電源線相連,所述的支撐架11設在溫室內兩端的頂部,所述的集水槽2的形狀為V形,所述的儲水箱1的一側安裝有補水管14,所述的補水管14與儲水箱1內的連接端安裝有浮球15。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當雨水落到溫室棚頂,水會流到集水槽2中,為了更多的收集雨水,把集水槽2設為V形,集水槽2中的孔洞3經過連接的管道流入儲水箱1待用。監控器9分別與溫度傳感器8、土壤濕度傳感器7、抽水泵5、驅動電機4連接,控制器9可預設溫度值與土壤濕度值,當溫室內溫度和土壤濕度達到監控器9預設的值時,監控器9會控制抽水泵5抽取儲水箱1內的水,水經過抽水泵5的出水口流入管道,再經過可曲折管線12流入主噴管6,后通過設在主噴管6的噴淋頭13噴灑出水。監控器9控制主噴管6上的驅動電機4轉動,與主噴管6另一端的轉動輪10構成可移動裝置,使主噴管6在支撐架11上來回移動。可曲折管線12隨著主噴管6在支撐架11上的來回移動而彎曲、拉直。當土壤濕度達到預設值時抽水泵5、驅動電機4停止工作。
當沒有雨水時,使用在儲水箱1一側安裝的補水管14補水,儲水箱1內與補水管14連接端安裝一浮球15自動補水。
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真實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在此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可以有許多變化。因此,所有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可以預見的改變,都應包括在本權利要求書所涵蓋的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僅由所述的權利要求書進行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