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境監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誘惑有害生物進入的標準籠體。
背景技術:
國標GB/T23796-2009和全國愛衛辦鼠、蚊、蠅、蟑螂密度監測方案(試行)的要求,各地在創建衛生文明城市時需要對有害生物的密度進行監測。目前蠅的監測就是使用誘蠅籠進行。
按照國家愛衛辦的要求,蠅類密度監測具體如下:
(一)各街道監測場所及數量
1、室外:公廁1個、垃圾中轉站1個、居民一樓樓道2個。
2、室內:餐館2個、農貿市場1個、單位食堂1個。
3、監測場所不固定,每次在轄區內選擇不同場所類型按要求數量進行監測。
(二)監測時間
每年5月-9月進行監測,全年共監測5次。
(三)監測方法
1、室外:采用目測法。記錄公廁和垃圾中轉站內外環境以及居民一樓樓道中視野范圍內存在的成蠅數。密度單位為"成蠅數/個"。
從上述要求和國標推薦的誘蠅籠來看,目前蠅的監測使用的誘蠅籠存在下面幾點不足:
1.需要人工進行計數誘捕的蠅數量;
2.需要不定期進行餌料添加;
3.需要人工進行誘捕后死蠅的清除;
4.需要人工進行數據填報(存在不準確可能);
5.需要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維護(目前維護費用在20-50元/個)。
技術實現要素:
綜上所述,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誘惑有害生物進入的標準籠體。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全自動有害生物密度監測儀,包括誘惑有害生物進入的標準外籠體和處于該外籠體內呈錐形狀且內部中空的內籠體,在內籠體的底部開口處設有用于放置餌料的盛放器,所述內籠體頂部開口的內徑為23-27mm,在所述盛放器的底部設有可稱量盛放器內餌料重量的稱重模塊,在所述標準籠體外設有餌料添加裝置,所述餌料添加裝置根據所述稱重模塊稱量的餌料重量向所述盛放器添加餌料;在所述頂部開口處設有獲得進入到外籠體內有害生物總數量的計數裝置;
所述稱重模塊及所述計數裝置均通過窄帶連接控制系統,并將稱出的餌料重量發送給控制系統,所述計數裝置將得到的有害生物的總數量發送給所述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有害生物的總數量計算得出相應環境的有害生物密度值,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有害生物密度值控制所述餌料添加裝置向所述盛放器添加餌料;
所述標準籠體頂部設有通過導線分別與所述稱重模塊、所述餌料添加裝置與所述計數裝置連通的供電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無需專人進行維護;
2.無需人工進行有害生物的計數,自動進行有害生物的密度監測;
3.無需人工添加餌料,通過餌料添加裝置可以自動向盛放器內添加餌料;
4.無需人工進行數據填報,通過控制系統可以遠程傳輸,確保數據準確。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進一步的改進:
進一步,所述餌料添加裝置包括存儲餌料的箱體及料道,所述箱體通過所述料道連通所述盛放器,在所述料道內設有根據所述稱重模塊稱出的餌料重量自動開啟或者關閉料道的電磁閥門。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實現通過餌料添加裝置自動向盛放器內添加餌料。
進一步,所述計數裝置包括可感應有害生物的感應器和與該感應器相匹配的計數器。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計數裝置實現得到進入到標準籠體內有害生物總數量。
進一步,還包括照相機,所述控制系統與照相機連接,通過照相機拍攝所述計數器顯示出來的有害生物的總數量來讀取有害生物的總數量以及通過照相機拍攝實時監測周邊環境。
進一步,所述供電系統包括蓄電器和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并儲蓄到蓄電器的太陽能電池板。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利用太陽能為各耗電部件供電,環保節能。
進一步,還包括將所述外籠體內有害生物的遺體自動清除掉的清理裝置,所述清理裝置安裝在所述外籠體側壁底部。
進一步,所述清理裝置包括安裝在所述外籠體側壁底部開口處的清除門,所述清理門由金屬材料制成,所述清除門的上端鉸接在所述外籠體側壁上,所述外籠體底部且對應所述清除門的下端設有電磁裝置。
進一步,所述外籠體的內壁設有可以感應出所述外籠體內有害生物遺體的數量的磁感應器,所述磁感應器通過窄帶連接控制系統并將得到的有害生物遺體數量發送給所述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控制所述供電系統是否向所述電磁裝置供電。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有害生物的遺體達到一定量的時候,自動或手動清除出籠體外。
進一步,在所述標準籠體的頂部設有避雷針。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防止監測儀在野外工作時遇雷電打擊而造成損壞。
進一步,所述外籠體的底部設有將外籠體和內籠體撐起到距離地面至少300mm的位置處的支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數據傳輸的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籠體,2、盛放器,3、頂部開口,4、稱重模塊,5、料道,6、計數裝置,7、供電系統。8、箱體,9、電磁閥門,10、避雷針,11、內籠體,12、清理門,13、電磁裝置,14、磁感應器,15、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全自動有害生物密度監測儀,包括誘惑有害生物進入的標準外籠體1和處于該外籠體1內呈錐形狀且內部鏤空的內籠體11,所述外籠體1的底部設有將外籠體1和內籠體11撐起到距離地面至少300mm的位置處的支架15。在內籠體11的底部開口處設有用于放置餌料的盛放器2,所述內籠體11頂部開口3的內徑為23-27mm,在所述盛放器2的底部設有可稱量盛放器2內餌料重量的稱重模塊4,在所述標準籠體1外設有餌料添加裝置,所述餌料添加裝置根據所述稱重模塊4稱量的餌料重量向所述盛放器2添加餌料。具體的:所述餌料添加裝置包括存儲餌料的箱體8及料道5,所述箱體8通過所述料道5連通所述盛放器2,在所述料道5內設有根據所述稱重模塊4稱出的餌料重量自動開啟或者關閉料道5的電磁閥門9。在所述頂部開口3處設有可得到進入到外籠體1內有害生物總數量的計數裝置6。具體的:所述計數裝置6包括可感應有害生物的感應器和與該感應器相匹配的計數器。該監測儀還包括照相機,所述控制系統與照相機連接,通過照相機拍攝所述計數器顯示出來的有害生物的總數量來讀取有害生物的總數量以及通過照相機拍攝實時監測周邊環境。所述稱重模塊4及所述計數裝置6均通過窄帶連接控制系統,并將稱出的餌料重量發送給控制系統,所述計數裝置6將得到的有害生物的總數量發送給所述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有害生物的總數量計算得出相應環境的有害生物密度值。
有害生物在盛放器2上餌料的誘惑下從頂部開口3由內籠體11進入到外籠體1內,由于頂部開口3的內徑為23-27mm,因此,有害生物只能從內籠體11進入到外籠體1內,而無法從外籠體1穿出到內籠體11.與此同時計數裝置6感應并計數進入標準籠體1內的有害生物,最終得出有害生物進入到外籠體1內的總數。計數裝置6并將監測到的數據遠程傳輸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根據接收到的數據便可得出相應環境的有害生物密度值。整個有害生物監測的過程無人值守,并且數據記錄準確客觀,可以在野外進行有害生物密度的監測,大量減少人工維護監測儀的費用。
另外當稱重模塊4稱出餌料重量較低即餌料不足時,電磁閥門9會接收到稱重模塊4發出的信號自動開啟,箱體8中的餌料就會通過料道5向盛放器2內添加餌料。直到稱重模塊4稱出餌料重量足夠時,電磁閥門9又會接收到稱重模塊4發出的信號自動關閉。無需人工添加餌料,保證餌料充足,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或者根據需要通過控制系統手動控制電磁閥門9的開啟向盛放器2內添加餌料。
所述外籠體1頂部設有通過導線分別與所述稱重模塊4、所述餌料添加裝置與所述計數裝置6連通的供電系統7。具體的:所述供電系統7包括蓄電器和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并儲蓄到蓄電器的太陽能電池板。利用太陽能為各耗電部件供電,環保節能。
該檢測儀還包括將所述外籠體1內有害生物的遺體自動清除掉的清理裝置,所述清理裝置包括安裝在所述外籠體1側壁底部開口處的清除門12,所述清理門12由金屬材料制成,所述清除門12的上端鉸接在所述外籠體1側壁上,所述外籠體1底部上且對應所述清除門12的下端設有電磁裝置13,所述外籠體1的內壁設有可以感應出所述外籠體1內有害生物遺體的數量的磁感應器14,所述磁感應器14通過得到的有害生物遺體數量控制所述供電系統7是否向所述電磁裝置13供電。當外籠體1內有害生物遺體的數量較多的時候即達到磁感應器14設定值得時候,磁感應器14就會向控制供電系統7發出信號,供電系統7停止向電磁裝置13供電,從而電磁裝置13失去吸附清理門12的磁力,清理門12就會打開將有害生物的遺體排出到籠外。另外磁感應器14通過窄帶連接并將得到的有害生物遺體數量發送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可以手動控制供電系統7是否向電磁裝置13供電。通過控制系統也可以掌握有害生物遺體數量,根據需要手動通過控制系統停止供電系統7對電磁裝置13的供電,開啟清理門12也可以清理掉有害生物遺體。
在所述標準籠體1的頂部還設有避雷針10,防止監測儀在野外工作時遇雷電打擊而造成損壞。
該檢測儀通過窄帶傳輸技術來傳輸數據,所需的傳輸流量不帶目前寬帶流量得1%,實際使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系統的運行費用低廉。通信模塊具有交互信,可以實現數據的接力傳輸,尤其適合在野外等地使用。如圖2所示,現場數據收集和發送模塊,是自組網內的通信中樞,也是接力的終點。采用交互通信方式,避免了可能出現的個別通信模塊出現故障時,保證系統正常運作。設立區域收集和發送分中心,按照實際監測需求,使重點區域的數據獲得簡便。終端控制中心,可以通過發送指令控制組網的任何一點,了解系統組件的運行情況。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