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用菌培養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食用菌培養箱,包括箱體、監測裝置、菌板、照明燈、噴淋頭、噴淋開關、通風口、風扇、二氧化碳發生器、養料槽、遠紅外加熱裝置和控制器,菌板設置在箱體內,監測裝置包括二氧化碳含量傳感器并設置在箱體內上部,照明燈設置在箱體內上部,噴淋頭設置在箱體內部右上角,噴淋開關設置在噴淋頭后部,風扇設置在通風口上,二氧化碳發生器和控制器設置在箱體內下部,監測裝置、照明燈、噴淋開關、風扇、二氧化碳發生器和遠紅外加熱裝置通過電纜與控制器連接。調節食用菌生長所需空氣二氧化碳含量,解決了空間相對狹小空氣含量問題,有效的避免了食用菌生長過程中的病蟲侵害,增強了食用菌成長的生命力,提高了食用菌產量,提升了食用菌的品質。
【專利說明】
一種食用菌培養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食用菌培養箱。
【背景技術】
[0002]食用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質(或膠質)子實體或菌核類組織并能供人們食用或藥用的一類大型真菌。食用菌種植培養必須具有其生長所需適合溫濕度以及氣候條件,也需要清潔干凈的生長環境。起初人們對食用菌生產特性掌握不透的情況基本是通過天然的露天栽培,由于露天栽培受季節氣候影響較大,使食用菌產量難以提升。隨著人們逐步認識并掌握食用菌生長特性,大棚栽培食用菌的技術也得到廣泛應用。大棚種植主要是對食用菌生長環境中的溫濕度進行控制,提供其一個相對較好的環境,但是由于大棚空間較大,和露天種植空間差異不大,在食用菌栽培過程中容易遭到病蟲侵害,當遭到病蟲侵害時,一般都是使用農藥進行除蟲,這樣容易造成食用菌污染,降低食用菌的食用品質,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造成了影響。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空間相對狹小的食用菌培養箱,通過風扇對箱體空間內進行通風以及加熱裝置進行加熱,調節內部空氣以及問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病蟲問題,也提高了食用菌產量以及品質。但是,相對狹小空間,光靠風扇對箱體進行通過,難以滿足食用菌所需空氣量,特別是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含量,導致食用菌生長環境元素缺失,影響了食用菌茁壯成長,也影響了其產量和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合理調節食用菌生長所需環境條件的食用菌培養箱。
[0004]—種食用菌培養箱,包括箱體、監測裝置、菌板、照明燈、噴淋頭、噴淋開關、通風口、風扇、二氧化碳發生器、養料槽、遠紅外加熱裝置和控制器,菌板設置在箱體內,養料槽設置在菌板底部,遠紅外加熱裝置設置在養料槽下部,監測裝置包括二氧化碳含量傳感器并設置在箱體內上部,照明燈設置在箱體內上部,噴淋頭設置在在箱體內部右上角,噴淋開關設置在噴淋頭后部,通風口設置在箱體側面,風扇設置在通風口上,二氧化碳發生器和控制器設置在箱體內下部,監測裝置、照明燈、噴淋開關、風扇、二氧化碳發生器和遠紅外加熱裝置通過電纜與控制器連接。
[0005]進一步,該食用菌培養箱的菌板、養料槽和遠紅外加熱裝置數量為I至5個。
[0006]進一步,該食用菌培養箱的監測裝置還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
[0007]通過該技術手段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為,該食用菌培養箱較好的調節食用菌生長所需空氣二氧化碳含量,解決了空間相對狹小空氣含量問題,有效的避免了食用菌生長過程中的病蟲侵害,增強了食用菌成長的生命力,提高了食用菌產量,提升了食用菌的品質 O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邏輯控制圖;
[0010]在圖中,1、箱體;2、監測裝置;3、菌板;4、照明燈;5、噴淋頭;6、噴淋開關;7、通風口;8、風扇;9、二氧化碳發生器;10、養料槽;11、遠紅外加熱裝置;12、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12]—種食用菌培養箱,包括箱體1、監測裝置2、菌板3、照明燈4、噴淋頭5、噴淋開關6、通風口 7、風扇8、二氧化碳發生器9、養料槽10、遠紅外加熱裝置11和控制器12,菌板3設置在箱體I內,養料槽10設置在菌板3底部,遠紅外加熱裝置11設置在養料槽10下部,監測裝置2包括二氧化碳含量傳感器并設置在箱體I內上部,照明燈4設置在箱體I內上部,噴淋頭5設置在在箱體I內部右上角,噴淋開關6設置在噴淋頭5后部,通風口 7設置在箱體I側面,風扇8設置在通風口 7上,二氧化碳發生器9和控制器12設置在箱體I內下部,監測裝置2、照明燈4、噴淋開關6、風扇8、二氧化碳發生器9和遠紅外加熱裝置11通過電纜與控制器12連接。
[0013]為使合理利用培養箱的空間,提高食用菌培養量。該食用菌培養箱的菌板3、養料槽10和遠紅外加熱裝置11數量為I至5個。
[0014]為能夠監測箱體I內的溫度和濕度提供可靠的溫濕度監測,保障食用菌生長所需環境。該食用菌培養箱的監測裝置2還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
[001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食用菌種培養在菌板3,由養料槽10提供食用菌生長所需的養料。監測裝置2內部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含量傳感器實時監測箱體I內部的溫濕度情況以及二氧化碳含量情況,并將監測的信號傳送至控制器12,控制器12將傳送來的信號與設置的溫濕度值以及二氧化碳含量值進行對比,根據需要控制遠紅外加熱裝置11對箱體I內加熱,控制噴淋開關6通過噴淋頭5向箱體I內增濕,控制二氧化碳發生器9向箱體I內增加二氧化碳。
[001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食用菌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培養箱包括箱體(I)、監測裝置(2)、菌板(3)、照明燈(4)、噴淋頭(5)、噴淋開關(6)、通風口(7)、風扇(8)、二氧化碳發生器(9)、養料槽(10)、遠紅外加熱裝置(11)和控制器(12),所述菌板(3)設置在箱體(I)內,所述養料槽(10)設置在菌板(3)底部,所述遠紅外加熱裝置(11)設置在養料槽(10)下部,所述監測裝置(2)包括二氧化碳含量傳感器并設置在箱體(I)內上部,所述照明燈(4)設置在箱體(I)內上部,所述噴淋頭(5)設置在在箱體(I)內部右上角,所述噴淋開關(6)設置在噴淋頭(5)后部,所述通風口(7)設置在箱體(I)側面,所述風扇(8)設置在通風口(7)上,所述二氧化碳發生器(9)和控制器(12)設置在箱體(I)內下部,所述監測裝置(2)、照明燈(4)、噴淋開關(6)、風扇(8)、二氧化碳發生器(9)和遠紅外加熱裝置(11)通過電纜與控制器(12)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板(3)、養料槽(10)和遠紅外加熱裝置(I I)數量為I至5個。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用菌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裝置(2)還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
【文檔編號】A01G1/04GK205727187SQ201620713581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7月8日
【發明人】龍際川
【申請人】習水縣龍洋生態食品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