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墾土壤,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土場復墾土壤。
背景技術:
排土場(dump,wastedump,wastepile)又稱廢石場,是指礦山采礦排棄物集中排放的場所。晉陜蒙接壤區是我國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炭資源大規模的露天開采對地表土地及生態系統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破壞,并形成了大量急需復墾的排土場,根據國家土地復墾技術標準,復墾土地土層厚度不少于50cm。由于該地區也是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區,強烈的水土流失導致大部分區域土層較薄,甚至流失殆盡致使砒沙巖出露,造成排土場覆土過程中可利用土壤資源緊張,進而導致大量排土場土層厚度小于50cm。由于用于覆土的主要土壤類型為該地典型的黃土和風沙土,其質地較粗,保水保肥能力較差,透水能力強,同時該地區為半干旱區,降雨時間分布極其不均(主要分布在7-9月份),且多以暴雨形式降雨;以上特點給晉陜蒙地區的煤炭開采的排土場復墾帶來極大的問題。
現有技術對晉陜蒙地區的煤炭開采的排土場的復墾土壤主要是給排土場覆蓋該地區的黃土或沙土,土層的下層為開采過程中形成的煤矸石等固體廢棄物,具有較大的孔隙,當水分養分從上層土體滲漏后很難再被利用而流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排土場復墾土壤,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治理后的排土場能夠保持其土壤水分,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排土場復墾土壤,其包括:從下到上依次為礦區固體廢棄物,砒砂巖層,土層。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優選的,前述的排土場復墾土壤,其中所述的砒砂巖防滲層的厚度為8-20cm,容重大于1.80g/cm3。
優選的,前述的排土場復墾土壤,其中所述的砒砂巖層中砒砂巖的粒徑小于20mm。
優選的,前述的排土場復墾土壤,其中所述的土層的厚度不小于50cm。
優選的,前述的排土場復墾土壤,其中所述的土層為黃土層和/或沙土層。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排土場新構土體的構建方法及排土場復墾土壤至少具有下列優點:
1、本實用新型能夠保持排土場土壤水分,使水土流失大為減輕,促進礦區生態恢復;
2、本實用新型有效的解決了當前晉陜蒙礦區排土場因所覆土層厚度不足而產生的水肥滲漏問題,彌補了黃土和沙土保水保肥差等缺點;
3、本實用新型就地取材,變廢為寶,成本低,適宜大面積推廣應用。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排土場復墾土壤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排土場新構土體的構建方法及排土場復墾土壤其具體實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征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出一種排土場復墾土壤,其包括,從下到上依次為礦區固體廢棄物,砒砂巖層,土層;其中,由于砒砂巖含有較多的2:1型硅鋁酸鹽層狀礦物蒙脫石,2:1型硅鋁酸鹽層狀礦物蒙脫石具有較高的陽離子代換量和吸水能力,砒砂巖吸水后體積可膨脹至幾十倍,可以很好的防止排土場復墾土壤水分滲漏。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本實施例中砒砂巖層的厚度為8-20cm,容重大于1.80g/cm3;其中容重大于1.80g/cm3的砒砂巖層吸水能力強,在該范圍的砒砂巖層覆蓋土層滿足了其土層的保水效果。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本實施例中排土場復墾土壤的砒砂巖層中砒砂巖的粒徑小于20mm;粒徑小于20mm的砒砂巖吸水能力強。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本實施例中排土場復墾土壤的土層的厚度不小于50cm。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本實施例中排土場復墾土壤的土層為黃土層和/或沙土層。該實用新型主要用于晉陜蒙接壤區的排土場,晉陜蒙接壤區是我國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同時該地區主要是黃土和沙土,所以用黃土和沙土中的至少一種覆蓋砒砂巖層。
在本實施例的排土場復墾土壤上設置土壤水分測量設備及土壤水分蒸發量測量設備,土壤水分測量設備用于土壤水分含量的測量,土壤水分蒸發量設備用于測量土壤水分的蒸發量,通過土壤水分及其蒸發量判斷新構排土場土壤水分保持效果
其中,本實施例采用Trime-TDR測量排土場復墾土壤水分,采用小型蒸發測量裝置測量其土壤水分的蒸發量。
實施例1
2014年7月,在5m×5m的內蒙古準旗永利煤礦1號排土場小區,先利用粉碎機將砒砂巖進行粉碎,粉碎后的砒砂巖的粒徑小于20mm,然后填入砒砂巖,用壓路機將砒砂巖碾壓實,碾壓后的砒砂巖層厚度為8cm,容重大于1.80g/cm3,在砒砂巖層上覆蓋51cm的黃土,得到排土場復墾土壤,在排土場復墾土壤上設置Trime-TDR監測管和小型蒸發測量裝置,用于土壤水分測量及蒸發量確定。
對比例1
對比例1的排土場小區不填充砒砂巖,其他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
2014年8月9日-9月20日,對降雨量、實施例1及對比例1的土體含水量及土壤水分蒸發分別進行動態監測,根據水量平衡原理對砒砂巖防滲層防滲效果及對土壤含水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該期間總降雨量為137.6mm,實施例1中砒沙巖防滲處理0-51cm土體含水量增加了44.51mm,比無防滲處理的21.6mm提高了106%。有砒砂巖防滲處理的滲漏量為7.98mm,比無防滲處理的37.0mm減少了29.02mm的滲漏量,由此可知砒砂巖防滲處理后的排土場土壤水分保持效應顯著。
實施例2
2014年7月,在8m×10m內蒙古準旗永利煤礦2號排土場小區,先利用粉碎機將砒砂巖進行粉碎,粉碎后的砒砂巖的粒徑小于20mm,然后填入砒砂巖,用壓路機將砒砂巖碾壓實,碾壓后的砒砂巖層厚度為15cm,容重大于1.80g/cm3,在砒砂巖層上覆蓋51cm的沙土,得到排土場復墾土壤,在排土場復墾土壤上設置Trime-TDR監測管和小型蒸發測量裝置,用于土壤水分測量及蒸發量確定。
對比例2
對比例2的排土場小區不填充砒砂巖,其他步驟與實施例2相同。
2014年8月9日-9月20日,對降雨量、實施例2及對比例2的土體含水量及土壤水分蒸發進行動態監測,根據水量平衡原理對砒砂巖防滲層防滲效果及對土壤含水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該期間總降雨量為137.6mm,實施例2中砒沙巖防滲處理0-51cm土體含水量增加了59.0mm,比無防滲處理的21.6mm提高了145%。有砒砂巖防滲處理的滲漏量為7.21mm,比無防滲處理的37.0mm減少了29.79mm的滲漏量,由此可知砒砂巖防滲處理后的排土場的土壤水分保持效應顯著。
實施例3
2014年7月,在6m×7m內蒙古準旗永利煤礦3號排土場小區,先利用粉碎機將砒砂巖進行粉碎,粉碎后的砒砂巖的粒徑小于20mm,然后填入砒砂巖,用壓路機將砒砂巖碾壓實,碾壓后的砒砂巖層厚度為12cm,容重大于1.80g/cm3,在砒砂巖層上覆蓋50.5cm的沙土和黃土,其中沙土和黃土的重量比為1:1,得到排土場復墾土壤,在排土場復墾土壤上設置Trime-TDR監測管和小型蒸發測量裝置,用于土壤水分測量及蒸發量確定。
對比例3
對比例3的排土場小區不填充砒砂巖,其他步驟與實施例3相同。
2014年8月9日-9月20日,對降雨量、實施例3及對比例3的土體含水量及土壤水分蒸發進行動態監測,根據水量平衡原理對砒砂巖防滲層防滲效果及對土壤含水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該期間總降雨量為137.6mm,實施例3中砒沙巖防滲處理0-50.5cm土體含水量增加了47.6mm,比無防滲處理的19.3mm提高了147%。有砒砂巖防滲處理的滲漏量為8.9mm,比無防滲處理的39.0mm減少了30.1mm的滲漏量,由此可知砒砂巖防滲處理后的排土場的土壤水分保持保水效應顯著。
實施例4
2015年7月,在8m×8m的內蒙古準旗永利煤礦4號排土場小區,先利用粉碎機將砒砂巖進行粉碎,粉碎后的砒砂巖的粒徑小于20mm,然后填入砒砂巖,用壓路機將砒砂巖碾壓實,碾壓后的砒砂巖層厚度為10cm,容重大于1.80g/cm3,在砒砂巖層上覆蓋50cm的沙土,得到排土場復墾土壤,在排土場復墾土壤上設置Trime-TDR監測管和小型蒸發測量裝置,用于土壤水分測量及蒸發量確定。
對比例4
對比例4的排土場小區不填充砒砂巖,其他步驟與實施例4相同。
2015年8月9日-9月20日,對降雨量、實施例4及對比例4的土體含水量及土壤水分蒸發進行動態監測,根據水量平衡原理對砒砂巖防滲層防滲效果及對土壤含水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該期間總降雨量為150mm,實施例4中砒沙巖防滲處理0-50cm土體含水量增加了46mm,比無防滲處理的21.0mm提高了119%。有砒砂巖防滲處理的滲漏量為8.0mm,比無防滲處理的42.0mm減少了34mm的滲漏量,由此可知砒砂巖防滲處理后的排土場的土壤水分保持保水效應顯著。
實施例5
2015年7月,在5m×5m的內蒙古準旗永利煤礦5號排土場小區,先利用粉碎機將砒砂巖進行粉碎,粉碎后的砒砂巖的粒徑小于20mm,然后填入砒砂巖,用壓路機將砒砂巖碾壓實,碾壓后的砒砂巖層厚度為16cm,容重大于1.80g/cm3,在砒砂巖層上覆蓋50cm的沙土,得到排土場復墾土壤,在排土場復墾土壤上設置Trime-TDR監測管和小型蒸發測量裝置,用于土壤水分測量及蒸發量確定。
對比例5
對比例5的排土場小區不填充砒砂巖,其他步驟與實施例5相同。
2014年8月9日-9月20日,對降雨量、實施例5及對比例5的土體含水量及土壤水分蒸發分別進行動態監測,根據水量平衡原理對砒砂巖防滲層防滲效果及對土壤含水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該期間總降雨量為150mm,實施例5中砒沙巖防滲處理0-50cm土體含水量增加了53mm,比無防滲處理的24mm提高了121%。有砒砂巖防滲處理的滲漏量為7.0mm,比無防滲處理的36.0mm減少了29mm的滲漏量,由此可知砒砂巖防滲處理后的排土場的土壤水分保持保水效應顯著。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