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谷物收割機一體式操作桿。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不斷加快,農機市場日漸成熟,尤其是收割機械不斷的更新、改造,在質量和造型中有很大程度提高。近年來,我國農業全面豐收,小麥、水稻產量大幅提高,同時跨區收割機迅猛增加,各地區農作物產量不同、品種不同、成熟期不同,加上農民對機械收割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收割機也面臨不少新問題。
目前我國使用的收割機基本上采用獨立的操作手柄,即一個操作手柄實現收割機的左右轉向,另一個操作手柄實現割臺的上升和下降,其中收割機割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過液壓閥的開啟和關閉來實現的,這種結構的收割機由于需要多個手柄來實現不同的功能,故這種收割機的整體結構較為復雜,同時使用者在操作手柄時容易發生誤操作,收割機的工作效率也大大的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僅需要一個手柄就能同時實現收割機左右轉向和割臺升降的谷物收割機一體式操作桿。
本方案中的谷物收割機一體式操作桿,包括手柄和與手柄連接的安裝座,安裝座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轉向裝置和右轉向裝置,左轉向裝置和右轉向裝置與收割機變速箱的轉向裝置連接,安裝座處還設有與安裝座同軸并與安裝座轉動連接的導向板,導向板兩端轉動連接在收割機的機架上,導向板處還鉸接有連接板,連接板處鉸接有控制板,控制板與收割機上的液壓閥連接。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當需要使收割機向左轉向時,使用者操作手柄向左轉動,手柄的轉動帶動與手柄連接的安裝座向左轉動,安裝座再帶動左轉向裝置轉動,并通過左轉向裝置與收割機變速箱轉向裝置的連接實現收割機向左轉向。
當需要使收割機向右轉向時,使用者操作手柄向右轉動,手柄的轉動帶動與手柄連接的安裝座向右轉動,安裝座再帶動右轉向裝置轉動,并通過右轉向裝置與收割機變速箱轉向裝置的連接實現收割機向右轉向。
當需要收割機的割臺上升時,操作手柄向后轉動,此時與安裝座同軸設置并轉動連接的導向板將向上提升,導向板向上提升將進一步帶動與導向板鉸接的連接板的向上提升,連接板的向上提升進一步帶動與連接板鉸接的控制板向上提升,控制板向上提升將帶動與控制板連接的收割機上的液壓閥的開啟,液壓閥的開啟將最終使得收割機的割臺上升。
當需要收割機的割臺下降時,操作手柄向前轉動,此時導向板將下降,導向板下降將帶動與導向板鉸接的連接板的下降,連接板的下降將進一步帶動與連接板鉸接的控制板下降,控制板下降將帶動與控制板連接的收割機上的液壓閥的關閉,液壓閥的關閉將最終使得收割機的割臺下降。
本方案的優點在于:本方案通過結構上的巧妙設置,使得僅需一個手柄在四個方向的運動就可分別實現收割機左轉、收割機右轉、割臺上升、割臺下降的功能,不僅結構上十分簡單,同時使用者在使用該手柄時不會產生誤操作,收割機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進一步,左轉向裝置包括左拉索,左轉向裝置通過左拉索與收割機變速箱的轉向裝置連接,右轉向裝置包括右拉索,右轉向裝置通過右拉索與收割機變速箱的轉向裝置連接。在收割機進行轉向時,左轉向裝置和右轉向裝置分別通過左拉索和右拉索將拉力傳遞給收割機變速箱內的轉向裝置,拉索廣泛用于汽車、摩托車的剎車、轉向和油門處,拉索的使用十分普遍,且使用性能穩定可靠。
進一步,左轉向裝置還包括左轉向板,左拉索滑動連接在左轉向板上,右轉向裝置包括右轉向板,右拉索滑動連接在右轉向板上。
當收割機左轉時,左轉向裝置中的左拉索將拉力傳遞給收割機變速箱內的轉向裝置,而右轉向裝置中的右拉索與右轉向板之間產生相對滑動,從而使得右拉索不會產生拉力,避免了右拉索也產生拉力傳遞到收割機變速箱內的轉向裝置造成的轉向不可靠的情況,當收割機右轉時的原理同收割機左轉時的原理一致,故本方案可有效防止收割機的誤轉向,保證了收割機轉向的可靠性。
進一步,左轉向板為向下開口的U形板,左轉向板的兩側上均開設有左條形孔,左拉索滑動連接在左條形孔內,右轉向板為向下開口的U形板,右轉向板的兩側上均開設有右條形孔,右拉索滑動連接在右條形孔內。
將左拉索滑動連接在左條形孔內,當收割機右轉向時,左拉索與左條形孔相對滑動,從而使得左拉索能按照既定的路徑進行滑動,當收割機向左轉向時,右拉索與右條形孔相對滑動,從而使得右拉索也能按照既定的路徑進行滑動。
進一步,左轉向板上設有穿過兩側左條形孔的左螺釘,左拉索上開設有左連接孔,左螺釘穿過左連接孔,左螺釘上設有左螺母,右轉向板上設有穿過兩側右條形孔的右螺釘,右拉索上開設有右連接孔,右螺釘穿過右連接孔,右螺釘上設有右螺母。
在將左拉索與左轉向板進行連接時,將左拉索放在兩左條形孔之間,然后讓左螺釘依次穿過左轉向板一側的左條形孔、左連接孔和左轉向板另一側的左條形孔,然后再在左螺釘上安裝左螺母,當收割機右轉時,左條形孔向下移動,左拉索在左螺釘的作用下保持位置的不變,從而使得左拉索不會產生拉力傳遞到收割機變速箱內的轉向裝置,保證了收割機向右轉向的可靠性。
在將右拉索與右轉向板進行連接時,將右拉索放在兩右條形孔之間,然后讓右螺釘依次穿過右轉向板一側的右條形孔、右連接孔和右轉向板另一側的右條形孔,然后再在右螺釘上安裝右螺母,當收割機左轉時,右條形孔向下移動,右拉索在右螺釘的作用下保持位置的不變,從而使得右拉索不會產生拉力傳遞到收割機變速箱內的轉向裝置,保證了收割機向右轉向的可靠性。
進一步,還包括面板,手柄一端穿過面板并與安裝座固定連接,手柄另一端伸出面板,面板上穿過手柄的位置開設有十字形孔。在使用者操作手柄時,使用者作用在手柄伸出面板的位置,同時面板將手柄下端的結構進行有效遮擋,從而使得整個結構十分簡潔,面板上的十字形孔可方便手柄在各個方向的轉動。
進一步,手柄穿過面板的位置設有膠墊,膠墊與面板相接處將十字形孔完全覆蓋。膠墊將面板上的十字形孔完成覆蓋,從而使得整個面板的結構十分簡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手柄405、面板4050、膠墊4051、安裝座4052、左轉向板4053、左拉索4054、右轉向板4055、右拉索4056、導向板4057、連接板4058、控制板4059。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谷物收割機一體式操作桿,包括手柄405和面板4050,手柄405下端穿過面板4050并焊接固定有安裝座,面板4050上穿過手柄405的位置開設有十字形孔,手柄405可在十字形孔內前、后、左、右四個方向轉動,在手柄405穿過面板4050的位置安裝有膠墊4051,膠墊4051與面板4050相接的一側將面板4050上的十字形孔完全蓋住。
在手柄405下端焊接固定有安裝座,安裝座左右兩側對稱固定有左轉向裝置和右轉向裝置,左轉向裝置包括左轉向板4053和左拉索4054,左拉索4054與收割機變速箱的轉向裝置連接,左轉向板4053為下端開口的U形板,在左轉向板4053的兩側分別開設有大小相同的第一左條形孔和第二左條形孔,在左拉索4054上開設有左連接孔,左連接孔位于第一左條形孔和第二左條形孔之間,在第一左條形孔處安裝有左螺釘,左螺釘從左到右依次穿過第一左條形孔、左連接孔和第二左條形孔,在左螺釘穿過第二左條形孔的位置還設有左螺母。
右轉向裝置包括右轉向板4055和右拉索4056,右拉索4056與收割機變速箱的轉向裝置連接,右轉向板4055為下端開口的U形板,在右轉向板4055的兩側分別開設有大小相同的第一右條形孔和第二右條形孔,在右拉索4056上開設有右連接孔,右連接孔位于第一右條形孔和第二右條形孔之間,在第一右條形孔處安裝有右螺釘,右螺釘從左到右依次穿過第一右條形孔、右連接孔和第二右條形孔,在右螺釘穿過第二右條形孔的位置還設有右螺母。
在安裝座處還轉動連接有導向板4057,導向板4057的左右兩側轉動連接在收割機的機架上,在導向板4057的下側鉸接有連接板4058,連接板4058的下側鉸接有控制板4059,控制板4059與收割機上的液壓閥連接。
本實施例工作方法如下: 當需要收割機的割臺上升時,操作手柄405向后轉動,此時與安裝座4052同軸設置并轉動連接的導向板4057將向上提升,導向板4057向上提升將進一步帶動與導向板4057鉸接的連接板4058的向上提升,連接板4058的向上提升進一步帶動與連接板4058鉸接的控制板4059向上提升,控制板4059向上提升將帶動與控制板4059連接的收割機上的液壓閥的開啟,液壓閥的開啟將最終使得收割機的割臺上升。
當需要收割機的割臺下降時,操作手柄405向前轉動,此時導向板4057將下降,導向板4057下降將帶動與導向板4057鉸接的連接板4058的下降,連接板4058的下降將進一步帶動與連接板4058鉸接的控制板4059下降,控制板4059下降將帶動與控制板4059連接的收割機上的液壓閥的關閉,液壓閥的關閉將最終使得收割機的割臺下降。
當需要使收割機向左轉向時,使用者操作手柄405向左轉動,手柄405的轉動帶動與手柄405連接的安裝座4052向左轉動,安裝座4052再帶動左轉向裝置轉動,并通過左轉向裝置中的左拉索4054與收割機變速箱轉向裝置的連接實現收割機向左轉向。
當需要使收割機向右轉向時,使用者操作手柄405向右轉動,手柄405的轉動帶動與手柄405連接的安裝座4052向右轉動,安裝座4052再帶動右轉向裝置轉動,并通過右轉向裝置中的右拉索4056與收割機變速箱轉向裝置的連接實現收割機向右轉向。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曉申請日或者優先權日之前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所有的普通技術知識,能夠獲知該領域中所有的現有技術,并且具有應用該日期之前常規實驗手段的能力,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在本申請給出的啟示下,結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實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結構或者公知方法不應當成為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實施本申請的障礙。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