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工具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防磨損的農用枝剪。
背景技術:
修枝剪刀是用于修剪園林中各種灌木、樹枝的常用工具,被人們廣泛運用于園林建設當中。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刀口開啟和閉合容易造成剪刀刀體的磨損,經常需要更換刀片,但是在更換的過程中,需要將整個外殼拆開,更換比較麻煩,還比較費時費力,或者只有使用新的修枝剪刀,但是會增加園林的維護成本;若采用電動型的修枝剪刀,由于需要的能量大,則驅動裝置在傳輸時噪音較大,并且能耗大,也比較容易磨損,造成園林維護成本的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磨損的農用枝剪以達到枝剪的內部自動潤滑、防止枝剪剪刀的磨損。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解決現有的農用枝剪在使用過程中缺乏自動潤滑、枝剪剪刀易受到磨損影響使用效果的問題。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防磨損的農用枝剪,包括枝剪刀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枝剪刀體上鉸接有枝剪刀,枝剪刀的端部連接有儲油筒體,儲油筒體的端部設有密封蓋;所述枝剪刀靠近枝剪刀體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出油孔,枝剪刀的另一側壁上密封連接有與出油孔連通的殼體;所述枝剪刀體與儲油筒體之間設有壓油缸,壓油缸設有進油管和出油管;所述進油管與儲油筒體連通,出油管與殼體連接,進油管和出油管上均設有單向閥。
進一步地,所述枝剪刀體與儲油筒體之間還設有回復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壓油缸包括缸體和滑動設置在缸體內的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的端部與枝剪刀體垂直固定連接;所述缸體與儲油筒體垂直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儲油筒體的中部設為內凹弧形狀。
采用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采用本申請的農用枝剪的枝剪刀側壁上設有出油孔,出油孔連通的殼體設有對其供油的壓油缸,由于壓油缸位于枝剪刀體與儲油筒體之間,所以在枝剪工作的過程中便可對殼體的密封空間進行持續的供油,達到枝剪刀潤滑的作用,防止其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2.單向閥的設置保證了壓油缸的正常工作,在壓油缸的活塞桿在往復運動過程中,將儲油筒體持續的壓入殼體內,對枝剪刀進行潤滑;
3. 儲油筒體的中部設為內凹弧形狀,增加枝剪刀體與儲油筒體之間的相對運動距離,保證壓油缸的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磨損的農用枝剪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磨損的農用枝剪的A向視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磨損的農用枝剪的結構示意圖,包括枝剪刀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枝剪刀體1上鉸接有枝剪刀2,枝剪刀2的端部連接有儲油筒體3,儲油筒體3呈條形狀,相當于枝剪刀2的把手,儲油筒體3的端部設有密封蓋4,密封蓋4與儲油筒體3之間為可拆卸連接,用于灌輸潤滑油;所述枝剪刀2靠近枝剪刀體1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出油孔5,枝剪刀2的另一側壁上密封連接有與出油孔5連通的殼體6,殼體6與枝剪刀2的側壁形成一個密封的輸油空間,輸油空間的潤滑油從出油孔5中擠出到枝剪刀體1的摩擦面上;所述枝剪刀體1與儲油筒體3之間設有壓油缸7,壓油缸7將儲油筒體1內部的潤滑油壓入到殼體6內部,壓油缸7設有進油管8和出油管9;所述進油管8與儲油筒體3連通,出油管9與殼體5連接,進油管8和出油管9上均設有單向閥10,進油管8的單向閥10保證儲油筒體1的油單向運入壓油缸7中,出油管9的單向閥10保證壓油缸7的潤滑油單向運輸至殼體6中。
枝剪刀體1與儲油筒體3之間還設有回復彈簧12,回復彈簧12的兩端分別抵在枝剪刀體1和枝剪刀1上,回復彈簧12為枝剪的開啟提供反作用力。
壓油缸7包括缸體13和滑動設置在缸體13內的活塞桿14,所述活塞桿14的端部與枝剪刀體1垂直固定連接,活塞桿14的另一端設有與缸體13相匹配的活塞;所述缸體13與儲油筒體3垂直固定連接。
儲油筒體3的中部設為內凹弧形狀,用于增大枝剪刀體1與枝剪刀2之間的距離,便于放置壓油缸7于兩者之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