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品養殖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產品養殖裝置。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獲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
現在的水產養殖設備多不具備自動清理的功能,長時間使用后設備的內部會粘連許多的雜質,這些雜質不僅清理較為困難,而且影響水產的正常生長,同時對于設備內部的水產也不能進行定量的喂養,導致水產的生長不均衡,實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產品養殖裝置,具備定量喂養的優點,解決了喂養不均影響水產生長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產品養殖裝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的頂端固定安裝有養殖箱,所述養殖箱的內腔底部固定安裝有溫度傳感器,養殖箱內腔底端的中部活動安裝有底端貫穿并延伸至養殖箱底部的曝氣機構,曝氣機構的底端套固有位于養殖箱下方的旋轉機構,曝氣機構位于養殖箱內的一端通過支架固定安裝有與養殖箱內壁相切的刷桿,刷桿的底端固定安裝有位于養殖箱底部環形滑槽內的滑塊,所述養殖箱的內壁鑲嵌有加熱板,所述養殖箱底端連通有位于曝氣機構側面并帶有閥門的出液管,并且出液管與養殖箱的連接處設置有隔網,所述養殖箱的頂部通過固定架固定安裝有投料機構,投料機構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混合機構,并且投料機構的側面固定安裝有底端與投料機構卡接的出料機構。
優選的,所述投料機構包括出料筒,所述出料筒底端的出口連通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內部與出料機構卡接,并且出料管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壓力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混合機構包括支件,所述支件上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二,伺服電機二的輸出軸固定安裝有位于投料機構內的攪拌軸,并且攪拌軸的側面等距離固定安裝有攪拌葉。
優選的,所述出料機構包括伺服電機三,所述伺服電機三的輸出軸固定安裝有轉軸,轉軸遠離伺服電機三的一端固定安裝有轉盤,轉盤遠離轉軸的一側通過偏心設置的固定柱與連桿的一端活動連接,連桿遠離固定柱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與投料機構卡接的擋板。
優選的,所述曝氣機構包括硬導管,所述硬導管上套固有位于養殖箱內的支架,硬導管的頂端連通有位于支架上方的集氣管,集氣管遠離硬導管的一側連通有噴氣頭,并且噴氣頭開口處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過濾網,所述硬導管位于養殖箱下部的一段從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裝有單向閥和旋轉機構,并且硬導管底端的出口通過導液管與位于養殖箱底部的曝氣機出口連通。
優選的,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從動盤,所述從動盤套固在曝氣機構上,并且從動盤的外部通過皮帶與位于伺服電機一輸出軸上的主動盤傳動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投料機構,利用壓力傳感器檢測到一定量的飼料時,控制出料機構的擋板移動使出料管被打開,以使飼料可以定量的被投放,同時設置有混合機構可以使不同的飼料混合均勻,有利于水產的生長,保證生長的均勻性,實用性強。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在旋轉機構間接帶動下進行旋轉的刷桿,可以對養殖箱的內壁進行清理,防止長時間使用粘連大量的雜質,影響水產的正常生長,同時清理較為方便,提高了水產的產量。
3、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曝氣機構,可以在旋轉機構的帶動下旋轉使氧氣均勻的擴散到養殖箱內,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正面剖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A-A局部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B-B局部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結構C-C局部示意圖。
圖中:1支腿、2養殖箱、3溫度傳感器、4曝氣機構、41硬導管、42集氣管、43噴氣頭、44過濾網、45單向閥、46導液管、47曝氣機、5旋轉機構、51從動盤、52皮帶、53主動盤、54伺服電機一、6支架、7刷桿、8滑塊、9滑槽、10加熱板、11出液管、12閥門、13隔網、14固定架、15投料機構、151出料筒、152出料管、153壓力傳感器、16混合機構、161支件、162伺服電機二、163攪拌軸、164攪拌葉、17出料機構、171伺服電機三、172轉軸、173轉盤、174固定柱、175連桿、176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和3,一種水產品養殖裝置,包括支腿1,支腿1的頂端固定安裝有養殖箱2,養殖箱2的內腔底部固定安裝有溫度傳感器3,養殖箱2內腔底端的中部活動安裝有底端貫穿并延伸至養殖箱2底部的曝氣機構4,曝氣機構4包括硬導管41,硬導管41上套固有位于養殖箱2內的支架6,硬導管41的頂端連通有位于支架6上方的集氣管42,集氣管42遠離硬導管41的一側連通有噴氣頭43,并且噴氣頭43開口處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過濾網44,硬導管41位于養殖箱2下部的一段從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裝有單向閥45和旋轉機構5,并且硬導管41底端的出口通過導液管46與位于養殖箱2底部的曝氣機47出口連通,曝氣機構4的底端套固有位于養殖箱2下方的旋轉機構5,旋轉機構5包括從動盤51,從動盤51套固在曝氣機構4上,并且從動盤51的外部通過皮帶52與位于伺服電機一54輸出軸上的主動盤53傳動連接。
請參閱圖1-4,曝氣機構4位于養殖箱2內的一端通過支架6固定安裝有與養殖箱2內壁相切的刷桿7,刷桿7的底端固定安裝有位于養殖箱2底部環形滑槽9內的滑塊8,養殖箱2的內壁鑲嵌有加熱板10,養殖箱2底端連通有位于曝氣機構4側面并帶有閥門12的出液管11,并且出液管11與養殖箱2的連接處設置有隔網13,養殖箱2的頂部通過固定架14固定安裝有投料機構15,投料機構15包括出料筒151,出料筒151底端的出口連通有出料管152,出料管152的內部與出料機構17卡接,并且出料管152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壓力傳感器153,壓力傳感器153可以檢測到出料管152內部飼料的重量,投料機構15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混合機構16,混合機構16包括支件161,支件161上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二162,伺服電機二162的輸出軸固定安裝有位于投料機構15內的攪拌軸163,并且攪拌軸163的側面等距離固定安裝有攪拌葉164,并且投料機構15的側面固定安裝有底端與投料機構15卡接的出料機構17,出料機構17包括伺服電機三171,伺服電機三171的輸出軸固定安裝有轉軸172,轉軸172遠離伺服電機三171的一端固定安裝有轉盤173,轉盤173遠離轉軸172的一側通過偏心設置的固定柱174與連桿175的一端活動連接,連桿175遠離固定柱174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與投料機構15卡接的擋板176,伺服電機三171轉動時會帶動轉盤173轉動進而使擋板176在出料管152側面的通槽內進行往復運動,達到與壓力傳感器153配合開合出料管152的作用。
綜上所述,該水產品養殖裝置,通過設置投料機構15,利用壓力傳感器153檢測到一定量的飼料時,控制出料機構17的擋板176移動使出料管152被打開,以使飼料可以定量的被投放,同時設置有混合機構16可以使不同的飼料混合均勻,有利于水產的生長,保證生長的均勻性,實用性強;通過設置有在旋轉機構5間接帶動下進行旋轉的刷桿7,可以對養殖箱2的內壁進行清理,防止長時間使用粘連大量的雜質,影響水產的正常生長,同時清理較為方便,提高了水產的產量;通過設置曝氣機構4,可以在旋轉機構5的帶動下旋轉使氧氣均勻的擴散到養殖箱2內,實用性強。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