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養魚捕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魚網箱裝置。
背景技術:
養魚網箱是現在廣泛使用的養殖設備之一,在較大面積的水域內,可以將水域分隔,方便魚的養殖以及捕收,魚網箱結構多樣,如全浮網箱、浮繩式網箱、蝶形網箱等。但是,各種網箱均無法對其內進行觀察,包括魚的生長狀態、餌料情況等。且現在污染較為嚴重,通過藥物對水質進行處理的方式不僅對魚的生長不利,且人食用這類魚后,對人體的健康也有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對魚網箱內進行觀察的魚網箱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魚網箱裝置,包括:
網箱本體;
浮子,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的上端,用于使網箱本體上浮;
沉子,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的下端,用于使網箱本體下沉;
照明燈,通過連桿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的上方,且露出水面;
紫外線燈,通過連桿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的上方,且露出水面;
餌料平臺,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的中部;
至少一個水下探魚器,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的內部或者外部,用于觀察網箱本體內的魚;
牽引繩單元,與所述網箱本體相連,用于將所述網箱本體拉出水面。
更進一步的,所述網箱本體包括底面、與所述底面相連的多個側面以及與所述多個側面相連的頂面,所述底面、多個側面以及頂面均為網狀結構,其中至少一個側面/頂面可開合,且其中至少一個側面/頂面的開口端通過拉鉤/連接扣與所述網箱本體相連。
更進一步的,所述網箱本體內還設置有噴氣單元,所述噴氣單元包括噴氣管以及與所述噴氣管相連的氣泵,所述噴氣管上設置有多個密布的出氣孔。
更進一步的,所述網箱本體內壁上還設置有吸音器。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水下探魚器方便對網箱本體內的狀況進行觀察,包括魚的生長情況、餌料情況等;紫外線燈可以對水進行殺菌消毒,需要的時打開即可,平時處于關閉狀態;照明燈在夜晚提供照明的同時,可以用于吸引飛蟲,飛蟲落入水里時供魚食用,有助于魚的生長;吸音器起吸引的效果,防止外部噪聲過大,影響魚的生長;噴氣單元可以對網箱本體內通氣,增加網箱本體內的氧氣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魚網箱裝置的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網箱本體10,底面11,側面12,頂面13,連接扣14,吸音器15,浮子20,沉子30,連桿40,照明燈41,紫外線燈42,餌料平臺50,水下探魚器60,牽引繩單元70,噴氣單元80,噴氣管81,出氣孔82。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魚網箱裝置,包括:網箱本體10;浮子20,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10的上端,用于使網箱本體10上浮;沉子30,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10的下端,用于使網箱本體10下沉;照明燈41,通過連桿40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10的上方,且露出水面;紫外線燈42,通過連桿40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10的上方,且露出水面;餌料平臺50,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10的中部;至少一個水下探魚器60,設置于所述網箱本體10的內部或者外部,用于觀察網箱本體10內的魚;牽引繩單元70,與所述網箱本體10相連,用于將所述網箱本體10拉出水面。
所述網箱本體10包括底面11、與所述底面11相連的多個側面12以及與所述多個側面12相連的頂面13,所述底面22、多個側面12以及頂面13均為網狀結構,其中至少一個側面12/頂面13可開合,且其中至少一個側面12/頂面13的開口端通過拉鉤/連接扣14與所述網箱本體10相連。
所述網箱本體10內還設置有噴氣單元80,所述噴氣單元包括噴氣管81以及與所述噴氣管81相連的氣泵,所述噴氣管81上設置有多個密布的出氣孔82。
所述網箱本體10的內壁上還設置有吸音器15。
本實用新型的魚網箱裝置用于養魚,底面11、多個側面12以及頂面13相連形成網箱本體10,沉子30和浮子20對網箱本體10施加反方向的力,使得網箱本體10在水里處于打開的狀態,水下探魚器60方便對網箱本體10內的狀況進行觀察,包括魚的生長情況、餌料情況等;紫外線燈42可以對水進行殺菌消毒,需要的時打開即可,平時處于關閉狀態;照明燈在夜晚提供照明的同時,可以用于吸引飛蟲,飛蟲落入水里時供魚食用,有助于魚的生長;吸音器15起吸引的效果,防止外部噪聲過大,影響魚的生長;噴氣單元80可以對網箱本體10內通氣,增加網箱本體10內的氧氣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