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灌溉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苗圃。
背景技術:
灌溉技術就是既能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節約用水。目前已經發展出滴灌、噴灌、滲灌、地下灌溉、涌灌等新型節水灌溉技術,目前運用最多的是滴灌和噴灌。
現有的苗圃可參考申請號為201610072370.5的中國專利,雨水通過土壤層經初步吸收后,未被吸收的雨水經過保護層到達吸水層并被二次吸收,仍未被吸收的雨水進入儲水層儲存起來;吸水層的儲水層的水可經進水管、輸水管流向噴頭,以降雨形式噴灑而出滋潤土壤。而在施肥或噴灑藥劑時仍需要人工噴灑,較為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較為節水且方便噴灑藥劑的苗圃。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苗圃,包括依次設置的土壤層、保護層、吸水層和儲水容器,儲水容器連通有水泵,土壤層上方設置有與水泵連接的噴頭,水泵與噴頭之間設置有配料罐,水泵、配料罐和噴頭三者依次通過管道連接,噴頭與配料罐之間連接有增壓泵。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下雨時,雨水會先使得植物和土壤層中水份處于飽和狀態;然后雨水會依次經過土壤層和保護層到達吸水層,吸水層飽和后水分進入儲水容器;當土壤層變干時,通過水泵將儲水容器中的水輸送至噴頭處,使得儲備的水噴出,起到一定的節水作用;而在需要噴灑藥物時,水泵輸送的水先進入配料罐,再由增壓泵進入碰頭進行噴灑,噴灑較為方便,而且較為輕松,成本較低。
較佳的,配料罐內設置有攪拌槳,配料罐的頂部固接有驅動攪拌槳轉動的驅動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攪拌槳對配料罐中的溶液可以進行攪拌,使得混合較為的充分。
較佳的,水泵與增壓泵之間設置有輔助連接管,輔助連接管上設置有控制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控制水泵輸送的水直接通過增壓泵進入噴頭,無需經過配料罐即可完成灌溉,效率較高。
較佳的,噴頭為金屬霧化噴嘴。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噴灑出的水具有模擬降雨效果,形成大量細小的雨滴,并大面積擴散,利于苗圃的吸收。
較佳的,儲水容器上連通有進水管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儲水容器中水較少或者沒有水的情況下,可以給儲水容器進水,再對吸水層進行供水,避免直接噴水造成水分的蒸發,更加的節水。
較佳的,儲水容器上開設有排水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下雨天時,雨水較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排水口排出多余的水。
較佳的,儲水容器的底面向一側傾斜設置,水泵上連通有進水管,進水管位于儲水容器底面較高的一側。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使得儲水容器中的沉淀物較為集中的流向較低的一側,而進水管處不容易積存較多的沉淀物,保證進水管不容易被堵塞。
較佳的,儲水容器上設有輔助排水口,輔助排水口位于儲水容器底面較高的一側。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通過輔助排水口進行排水,而且不容易被堵塞。
較佳的,進水管與水泵的連接處設置有過濾網。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過濾網一定程度上過濾進入水泵的水,避免較大的雜質進入,從而避免水泵容易發生損壞。
較佳的,儲水容器中設置有液位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監控儲水容器中的水位,從而方便作出正確的操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下雨時,雨水會先使得植物和土壤層中水份處于飽和狀態;然后雨水會依次經過土壤層和保護層到達吸水層,吸水層飽和后水分進入儲水容器;當土壤層變干時,通過水泵將儲水容器中的水輸送至噴頭處,使得儲備的水噴出,起到一定的節水作用;而在需要噴灑藥物時,水泵輸送的水先進入配料罐,再由增壓泵進入碰頭進行噴灑,噴灑較為方便,而且較為輕松,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圖1是節水苗圃結構示意圖。
圖中,1、土壤層;2、保護層;3、承重層;4、吸水層;5、儲水容器;51、液位計;52、進水管道;53、排水口;54、輔助排水口;6、水泵;61、進水管;62、過濾網;7、配料罐;71、攪拌槳;72、電機;73、輔助連接管;74、控制閥;75、增壓泵;76、噴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如圖1所示,一種節水苗圃,包括依次設置的土壤層1、保護層22、承重層3、吸水層4和儲水容器5。吸水層4可以是由吸水材料組成,如脫脂棉,海綿等材料。
土壤層1中設置有輸水管道,輸水管道上連接有伸出至土壤層1的噴頭76,噴頭76為金屬霧化噴嘴。輸水管道與儲水容器5之間設置有水泵6,水泵6與輸水管道中還依次連接有配料罐7和增壓泵75,水泵6將水先送至配料罐7中,然后添加藥劑,同時在配料罐7中可以設置攪拌槳71,通過電機72驅動攪拌槳71轉動,使液體攪拌均勻;在配料罐7與噴頭76之間設置有增壓泵75,通過增壓泵75使得配料罐7中的液體輸送至噴頭76處噴出。
在水泵6和增壓泵75之間直接可以通過輔助連接管73連接,水泵6直接將水經增壓泵75到達噴頭76處,在不需要噴灑藥劑時繞開了配料罐7,同時在輔助連接管73處設置有控制閥74,來對水是否經過輔助連接管73進行切換,當然,在連接配料罐7的管道上也可以設置控制閥74。
儲水容器5的頂部可以連通有進水管道52,進水管道52與外部的水源連通。而儲水容器5的底部傾斜設置,在底部較低的地方設置有排水口53,排水口53在雨水較多時排水,同時可以排除沉淀物,避免沉淀物過渡的堆積。而在底部較高的地方設置有輔助排水口54,在雨水過多或者排水口53被堵的情況下,可以開啟輔助排水口54幫助排水。排水口53和輔助排水口54均可以和城市下水道連通。
同時,水泵6上連接有進水管61,進水管61也處于儲水容器5較高的一側。進水管61與水泵6連接的地方設置有過濾網62。
在儲水容器5中設置有液位計51,液位計51可以是液位傳感器,同時也配備相應的顯示器,也可以上機械式的液位計51。
在下雨天時,觀測液位計51,判斷儲水容器5中液位的高度,從而控制排水口53的開關。而在打開排水口53后,液位如果沒有明顯的下降,則可以同時打開輔助排水口54。不下雨時,在對吸水層4進行補水的情況下,打開水泵6,直至液面不再下降,則吸水層4已經飽和,可以停止補水。在需要噴灑藥劑時,將水先輸送至配料罐7進行配料,然后再進行噴灑。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