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中產生廢水的治理及再利用技術。
背景技術:
在水產養殖中,容易出現水質污染影響水產存活率的問題,傳統的方法是外引活水換水或者用增氧機對水體增氧,前者對水資源的需求和消耗較多,后者只能增氧不能根本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質。
申請號為2013101071480的發明公開了一種BRGA市政污水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市政污水在預沉池中預沉;將選擇性高效生物反應器設置在梯度生化曝氣池前段,對污水進行處理,同時投加微生物生長促進劑;在梯度生化曝氣池中對污水進行梯度生化曝氣處理;處理后的污水經沉淀池沉淀。該發明的采用空氣曝氣和微生物菌種凈化,水體中氧氣的濃度較低,微生物菌種存活率較低,投放的微生物生長促進劑帶來新的污染可能。
申請號:2012102591863的發明公開了一種工廠化養殖水凈化方法,其中:養殖廢水首先經固液分離處理除去大部分固體顆粒后,以生物方式初步處理剩余的溶解性有機物、氨氮、亞硝酸氮后,經臭氧接觸氧化殘余在養殖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氨氮、亞硝酸氮;經臭氧接觸氧化處理后的養殖廢水再經過與空氣曝氣降低或除去溶解于養殖廢水中的因臭氧接觸氧化處理而產生的強氧化物。該本發明對處理設備沒有充分公開,尤其是固液分離和曝氣沒有較好的裝置去實現各自的功能,指導生產運用的實用價值不夠大。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
克服傳統水產養殖廢水基本不能循環使用的缺點,提供一種固廢去除徹底、氧氣含量合理控制、大部分水體能夠循環使用的水產養殖的設施。
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循環水體進行水產養殖的設施,具有下列依次連接的池塘或槽罐:
1)、水產池塘,池內養殖有魚蝦等水產,池中安裝有分離組件。分離組件含有魚蝦擋圈(其上分布多個固廢排放孔,魚蝦不能通過,餌料、糞便、水溶液可以通過)和固液分離裝置(其上分布多個水溶液排放孔,水產和顆粒較大的過量餌料和糞便不能通過,水溶液可以通過)。魚蝦擋圈設置在固液分離裝置的外圍,水溶液流動時(尤其產生渦流時),帶動餌料、糞便快速集聚并沉淀在魚蝦擋圈的內側與固液分離裝置的外壁之間。這兩者之間的池底連接有固廢排放孔(優選為渦旋結構,便于形成渦流快速流出固廢;尤其是在北半球時為逆時針方向的渦旋結構,與地球自轉相配合,流出更順利),連通固廢排放管,餌料、糞便可以伴隨少量的水溶液通過固廢排放管流出去。固液分離裝置內部連通廢水出口和廢水排放管,可以排出水產池塘中使用過的廢水(溶解了餌料或糞便的水溶液)。
另外,水產池塘的池底預置有空氣管,提供水產生存必須的空氣或低濃度氧氣。
水產池塘的池中可以連接有調節水體溫度的調溫管。
2)、減氮槽罐:接納前面池塘中的廢水,通過底部的臭氧入口向其中通入臭氧,對水體中的含氮化合物進行氧化分解,形成的有害廢氣或沉淀排除出去。得到初步凈化的廢水。
3)、菌種池塘:
接納減氮槽罐處理后排出的廢水,在其中連接有菌種添加管路,將菌種(能夠對餌料或排泄物進行消化分解并作為其營養物質,進行有氧呼吸的有益細菌品種)微生物引入水體中,對水體進行進一步的微生物分解凈化處理。
本發明中,菌種池塘可以有相互連接的幾個;在菌種池塘的水體中,還漂浮有多纖維濾材和多孔濾材,以便更加徹底地吸附并去除浮游的固廢和少量的液態廢物。
4)、溶氧槽罐:
接納菌種池塘處理后初步凈化的廢水,這個罐上連接有一個文丘里射流器,高濃度氧氣能夠通過文丘里射流器負壓口進入溶氧槽罐,對其中的水體增氧。在溶氧槽罐的頂部設有尾氣出口,可以連接尾氣回收循環利用裝置,使得氧氣利用率高達90%以上。
水產池塘中的空氣管輸入的氧氣濃度無需太高,而在高密度水產品養殖后期必須增加水體中含氧量,當水體循環回用時需要提高水體溶氧濃度,對水產養殖產品快速增長、提高活力具有良好作用。同時,幫助水體中原有的或者后續添加的菌類或藻類消化分解溶解在水溶液中的排泄物及餌料。
溶氧槽罐與水產池塘循之間連接有回流管路。經過上述凈化處理過程后,從溶氧槽罐排出的凈化水的水質已經能夠達到水產養殖的基本要求,大部分廢水凈化后可以回流入水產池塘循環使用。
本發明中,水產池塘與減氮儲罐之間可以設置有初濾池塘,其中具有彈性濾網將初濾池塘一份為二分隔,以便將水體中的固廢進一步攔截過濾后再排放出廢水。彈性濾網攔截的固廢沉淀后另行收集排放。
本發明的設施中,還可以連接有PLC控制器,根據水產數量和餌料投放量,精確控制各個池塘或者槽罐之間的廢水或凈化水的流動速度,精確控制各個池塘或者槽罐中的水位(池塘或者槽罐之間通過水泵相連提供水溶液輸送的動力)、水溫(調溫管控制)、臭氧通入量、氧氣濃度、菌種添加量等等。使得養殖參數更科學合理,養殖水產更高效。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多級凈化處理,分別對固廢、溶液中的有害物質、廢氣進行凈化處理,凈化能力強,凈化后的水溶液質量好,養殖水得到充分的循環使用。只有少量的水溶液伴隨固廢排出,節約大量的水資源,降低了養殖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設施路徑設計巧妙,流程短,處理效率高,自控程度較高,能夠減少人工作業,不易引起誤操作;水位、氧氣濃度等工藝參數控制合理,水產品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養殖效率高,經濟效益明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設施結構和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水產池塘中的部分部件放大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空氣(或氧氣)管;2-調溫管;3-水產池塘;4-彈性濾網;5-初濾池塘;6-減氮槽罐;7-廢氣出口;8-尾氣出口;9-溶氧槽罐;10-菌種池塘;11-多纖維濾材;12-多孔濾材;13-文丘里射流器;14-臭氧入口;15-分離組件;16-回流管路;17-高濃度氧氣控制線;17-水泵控制線;19-PLC控制器;20-水溫控制線;21-空氣(或低濃度氧氣)控制線;31-固液分離裝置;32-水溶液排放孔;33-魚蝦擋圈;34-固廢排放孔;35-廢水排放管;36-固廢排放管;37-池底。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一種利用循環水體進行水產養殖的設施,具有下列依次連接的池塘或槽罐:
1)水產池塘3,池中安裝有分離組件和空氣管1、調溫管2。如圖2所示,分離組件含有魚蝦擋圈33和固液分離裝置31,魚蝦擋圈33上分布多個固廢排放孔34,固液分離裝置31上分布多個水溶液排放孔32。魚蝦擋圈33設置在固液分離裝置31的外圍,這兩者之間的池底連接有固廢排放孔34,連通固廢排放管36;固液分離裝置31內部連通廢水出口和廢水排放管35。
2)初濾池塘5,其中具有彈性濾網4將初濾池塘一份為二分隔,以便將水體中的固廢進一步攔截過濾。
3)減氮槽罐6:底部具有臭氧入口14。
4)菌種池塘10:在其中連接有菌種添加管路,在菌種池塘的水體中,還漂浮有多纖維濾材11和多孔濾材12。
5)溶氧槽罐9:這個罐上連接有一個文丘里射流器13,高濃度氧氣能夠通過文丘里射流器負壓口進入溶氧槽罐,其頂部具有尾氣出口8。
溶氧槽罐9與水產池塘3之間連接有回流管路16。
本發明的設施中,還連接有PLC控制器19,分別通過-高濃度氧氣控制線17、水泵控制線18、水溫控制線20、空氣(或低濃度氧氣)控制線21等等,相應精確控制各個池塘或者槽罐之間的廢水或凈化水的流動速度、各個池塘或者槽罐中的水位、水溫、臭氧通入量、氧氣濃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