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澆花裝置,尤其涉及到一種自動澆花裝置。
背景技術:
市面上的澆花裝置大部分都是用人手操作,主要問題在于澆水過程費時費力,難以適合現代人快速的生活節奏;更有甚者,忘記定時澆花導致植物生長不良或死亡活;綜上,我們需要一種自動澆花裝置,來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傳統澆花裝置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靠的、操作方便的、耐用的自動澆花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計方案為:一種自動澆花裝置,用于裝載土的陶瓷器皿、濕度感應探頭、用于收集濕度數據并自動對比用戶設定值以判斷是否需要發出澆水指令或判斷是否需要打開器皿底部開口回收溢出水的系統控制器、用于裝存植物澆水所用到的液體并帶有由系統控制器控制的節流閥開關的液體儲存器;用于澆花用的蓬頭;用于收集澆水時和土壤濕度值過高時所導致的溢出液的液體收集裝置;系統控制器是自動澆花裝置的核心,外置于陶瓷器皿外側,濕度感應探頭、電磁開關閥直接連接于系統控制器,濕度感應探頭布置于陶瓷器皿內,液體儲存器連接蓬頭在器皿的側上方液體儲存器前端有電磁節流閥,液體收集裝置通過器皿底部通孔連接到器皿上,液體收集裝置前端有電磁開關閥。
進一步地,所述自動澆花裝置,所述濕度感應探頭通過均勻分布于陶瓷器皿內土壤的上下四周來收集濕度數據取平均值,并把數據平均值發送至系統控制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為:1、解決傳統澆花裝置費時費力問題,只需在控制系統上設置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濕度值,便可以對植物濕度進行反饋控制,時刻保證土壤濕度在適宜植物生長的范圍內;2、可以通過液體收集裝置把澆花時多余的水收集起來,節約水資源,滿足可持續發展需要,內設回收系統,把多余的液體回收利用,可重新灌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液體儲存器1;電磁節流閥2;蓬頭3;器皿4;液體收集裝置5;電磁開關閥6;濕度感應探頭7;系統控制器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自動澆花裝置,用于裝載土的陶瓷器皿、濕度感應探頭7、用于收集濕度數據并自動對比用戶設定值以判斷是否需要發出澆水指令或判斷是否需要打開器皿底部開口回收溢出水的系統控制器8、用于裝存植物澆水所用到的液體并帶有由系統控制器8控制的節流閥開關的液體儲存器1;用于澆花用的蓬頭3;用于收集澆水時和土壤濕度值過高時所導致的溢出液的液體收集裝置5。系統控制器8是自動澆花裝置的核心,可實現全自動控制,解決傳統澆花裝置費時費力問題,并外置于陶瓷器皿外側。濕度感應探頭7、電磁開關閥6直接連接于系統控制器8,濕度感應探頭7布置于陶瓷器皿內,液體儲存器1連接蓬頭3在器皿的側上方液體儲存器1前端有電磁節流閥2,液體收集裝置5通過器皿底部通孔連接到器皿上,可以通過液體收集裝置5把澆花時多余的水收集起來,節約水資源,而且液體收集裝置5前端有電磁開關閥6。
本實施例所述的自動澆花裝置,濕度感應探頭7,直接連接于系統控制器8,均勻分布于陶瓷器皿4內土壤的上下四周分時段、多點收集濕度數據取平均值,把平均值數據傳送至系統控制器8,濕度感應探頭7可以對植物濕度進行及時反饋,時刻了解土壤濕度是否在適宜植物生長的范圍內。
本實施例所述的自動澆花裝置,系統控制器8,經溫度感應探頭收集濕度數據,自行對比用戶的濕度設定值,判斷是否需要發出澆水指令打開液體儲存器1的電磁節流閥2或判斷是否需要發出回收指令打開器皿4底部的電磁開關閥6。
本實施例所述的自動澆花裝置,液體儲存器1,其中用于裝存植物澆水所用到的液體可使用生活用水如洗蔬菜用水、洗水果用水等,或直接連接自來水管。另外,出口處帶有系統控制器8控制的電磁節流閥2,當電磁節流閥2打開,液體儲存器1中的液體就順流而下,流經蓬頭3澆進器皿4土壤中進行澆花。
本實施例所述的自動澆花裝置,當澆水時和土壤濕度值過高有溢出液時,濕度感應器把濕度數據傳送到系統控制器8,系統控制器8發送信號到器皿4底部電磁開關閥6,打開電磁開關閥6,溢出液順流到液體收集裝置5內,液體收集裝置收集回來的液體可以從新倒入液體儲存器1再一次澆花用,從而節約水資源。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變動和潤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故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