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豬舍,具體是一種養殖豬舍。
背景技術:
豬舍是用于養殖豬的場所,根據飼養目的不同,可分為種豬舍、妊娠豬舍、分娩豬舍、育成豬舍、育肥豬舍等。喂飼和飲水一般在舍內進行,舍外留有豬群運動場或糞便通道,舍內用隔墻或隔欄分開在養殖時圈舍內的豬舍都是單個挨著設置的,一套圈舍只有一層豬舍,這樣養殖豬的數量就會受到限制,養殖豬的數量得不到提高,從而養殖豬的成本很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一個豬舍能養殖多頭豬的豬舍。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養殖豬舍,包括支架、滑槽、旋轉軸及箱體,所述支架與箱體活動連接,所述滑槽設置于支架內,且兩端與支架連接,所述旋轉軸分別與支架及箱體活動連接,所述旋轉軸上設置有旋轉盤,所述支架設置有支撐板,所述箱體設置在支撐板上。
所述箱體內設置有水管、加熱管、飼料槽及飼料口,所述飼料槽及飼料口設置于箱體右側面,所述箱體右側面上設置有通風口,所述加熱管設置于箱體上的板面上。
所述箱體為玻璃或透明的PVC材料制成的板面。
所述滑槽、旋轉軸及加熱管通過一控制模塊電連接,所述滑槽上設置有滑鏈。
所述箱體的橫向板面與箱體底部可活動連接。
所述支架上至少設置有一個箱體。
本實用新型的養殖豬舍,由于支架上設置有多個箱體,多個箱體能飼養多頭豬,再由于箱體與旋轉軸活動連接,箱體通過旋轉軸上的旋轉盤在旋轉軸上旋轉,當旋轉軸移動到滑槽上時,箱體通過滑槽上的滑鏈在滑槽上上下移動,這樣每一層的箱體能通過滑槽移動到地面上,對箱體進行清洗,因此本實用新型實現了一個豬舍的面積可以養殖多頭豬,大大節約了養殖豬的成本,提高養殖的產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養殖豬舍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養殖豬舍右側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養殖豬舍,包括支架1、滑槽2、旋轉軸3及箱體5,所述支架1與箱體5活動連接,所述滑槽2設置于支架1內,且兩端與支架1連接,所述旋轉軸3分別與支架1及箱體5活動連接,所述旋轉軸3上設置有旋轉盤10,所述支架1設置有支撐板11,所述箱體5設置在支撐板11上。所述支架1上至少設置有一個箱體5。由于支架1上設置有多個箱體5,多個箱體5能飼養多頭豬,再由于箱體5與旋轉軸3活動連接,箱體5通過旋轉軸3上的旋轉盤10在旋轉軸3上旋轉,當旋轉軸3移動到滑槽2上時,通過滑槽2上的卡件把箱體5固定在滑槽2上,松開旋轉軸3與箱體5連接的卡件,箱體5再通過滑槽2上的滑鏈在滑槽2上上下移動,這樣每一層的箱體5能通過滑槽2移動到地面上,從而對箱體5進行清洗,因此本實用新型實現了一個豬舍的面積可以養殖多頭豬,大大節約了養殖豬的成本,提高養殖的產量。
所述箱體5內設置有水管4、加熱管6、飼料槽7及飼料口8,所述飼料槽7及飼料口8設置于箱體5右側面,所述箱體5右側面上設置有通風口9,所述加熱管6設置于箱體5上的板面上。水管4的一端與水槽連接,另一端和外部自來水管活動連接,主要是對箱體5內的水槽加水,加熱管6是給箱體5內供熱,保持箱體5內的溫度,利于豬的成長,飼料口8方便飼料員把飼料從外部的飼料口8加到箱體5內的飼料槽7,通風口9便于箱體5內外空氣流通。
所述箱體5為玻璃或透明的PVC材料制成的板面。箱體5為玻璃或透明的PVC,透明的箱體使得箱體5內能得到光線的照射,利于豬的成長
所述滑槽2、旋轉軸3及加熱管6通過一控制模塊電連接,所述滑槽2上設置有滑鏈。控制模塊起到控制箱體5在旋轉軸3的旋轉及箱體5在滑槽2上移動和控制加熱管6加熱的作用。
所述箱體5的橫向板面12與箱體5底部可活動連接。箱體5的橫向板面12打開時,豬能從箱體5內出來或者進去,并且便于箱體5內的清洗。
具體使用時,通過控制模塊把旋轉軸3移動到滑槽2位置,再通過旋轉軸3上的旋轉盤10把箱體5旋轉90度,此時通過滑槽2上的卡件把箱體5固定在滑槽2上,松開旋轉軸3與箱體5連接的卡件,調節控制模塊使得箱體5向下移動一直到底部,打開箱體5的橫向板面12,把豬攆進到箱體5內,然后關上箱體5的橫向板面12,通過調節控制模塊把帶有豬的箱體5移動到初始位置,再通過飼料口8把飼料倒進飼料槽7內,把水管4與外部自來水管連接,給水槽內加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