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箱,尤其涉及一種微氣泡魚箱。
背景技術:
水族箱為觀賞用、專門飼養水生動植物的生態箱,通常至少有一面為透明的玻璃或高強度的塑料。水族箱內人工飼養的通常為魚類,但亦可是無脊椎動物、兩棲動物、海洋哺乳動物或爬行動物和適應水中生長的植物。水族箱的種類有很多變化,有簡單的只飼養一條魚的小魚缸,到復雜得需要配備精密支援系統的生態模擬水族箱。水族箱的加溫器是一個恒溫器,當箱外溫度低于適當溫度時調高水溫。水族箱除了魚缸外還包括了加熱棒、溫度計、水泵等許多其它設備。
現有技術中,為了保證水族箱內保持有充足的氧氣,通常使用制氧泵為其提供氧氣,保證箱體內含氧量,保證飼養的魚類等動植物存活,但這種制氧泵一般采用外置的方式,較為占用空間,且箱內水需要周期性更換、消毒,水質較差,不利于魚類動植物的存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正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微氣泡魚箱。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微氣泡魚箱,包括魚箱本體,所述魚箱本體包括玻璃缸和底座,所述玻璃缸安裝在底座上,底座中設有微氣泡機和制氧泵,所述微氣泡機和制氧泵之間管路連接,其連接管路上聯通有進水管,且進水管與玻璃缸底部聯通,制氧泵上還設有氧氣出管,氧氣出管與制氧泵上方的玻璃缸底部聯通,微氣泡機上方的玻璃缸底部設有散流板,散流板上的各面上設有多個散流孔,散流板與微氣泡機管路聯通。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上設有過濾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散流板與氧氣出管上設有單向閥。
進一步的,所述散流板上設有假山,假山內設有多個通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微氣泡魚箱,在魚箱的底座中設有微氣泡機和制氧泵,通過制氧泵可為魚箱內供應氧氣,同時一部分氧氣和浴缸內的水輸入微氣泡機中,在微氣泡機中形成含氧量較高的活性水,活性水經散流板進入魚箱,提高了魚箱內水的活性和水中的含氧量,便于魚類動植物的生存,減少魚箱內水的更換頻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微氣泡魚箱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的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微氣泡魚箱結構原理圖,所述的一種微氣泡魚箱,包括魚箱本體1,所述魚箱本體1包括玻璃缸2和底座3,所述玻璃缸2安裝在底座3上,底座3中設有微氣泡機4和制氧泵5,所述微氣泡機4和制氧泵5之間管路連接,其連接管路上聯通有進水管6,且進水管6與玻璃缸2底部聯通,制氧泵5上還設有氧氣出管7,氧氣出管7與制氧泵5上方的玻璃缸2底部聯通,微氣泡機4上方的玻璃缸2底部設有散流板8,散流板8上的各面上設有多個散流孔,散流板8與微氣泡機4管路聯通。
所述的一種微氣泡魚箱,在魚箱本體1的底座3中設有微氣泡機4和制氧泵5,通過制氧泵5可為魚箱內供應氧氣,同時一部分氧氣和魚缸內的水輸入微氣泡機4中,在微氣泡機4中形成含氧量較高的活性水,活性水經散流板8進入魚箱,提高了魚箱內水的活性和水中的含氧量,便于魚類動植物的生存,減少魚箱內水的更換頻率。
所述進水管6上設有過濾裝置9,進一步濾除水中的雜質,提高魚箱內水活性的同時,便于微氣泡機4的使用,提高了微氣泡機的使用壽命。
所述散流板8與氧氣出管7上設有單向閥10,防止魚箱內的水經散流板8和氧氣出管7回流入微氣泡機4和制氧泵5,影響微氣泡機4和制氧泵5的使用。
所述散流板8上設有假山11,假山11內設有多個通孔,散流板8中流出的活性水經假山11流出,同時在假山11外部形成氣泡,觀賞性更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