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垂釣用具,具體涉及一種夜光魚漂。
背景技術:
魚漂是垂釣者在垂釣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很多垂釣者喜歡夜晚釣魚,為了看清楚魚漂在水中的浮水位置,通常魚漂都做成可以發光的電子魚漂,目前市場上常用的電子魚漂的定位指示燈均為連續發光形式,電池消耗量大,而且指示的位置僅僅為指示燈附近,燈光覆蓋面積小,對于視力差的垂釣者觀察受限制,而且,如果有風浪時,觀測會更加困難,降低釣魚成功的幾率。
因此,現有的電子魚漂存在耗電大、燈光覆蓋面積小從而影響釣魚成功的幾率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電子魚漂存在耗電大、燈光覆蓋面積小從而影響釣魚成功的幾率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夜光魚漂,包括魚漂本體,所述魚漂本體包括密封扣合的魚漂上部和魚漂下部,所述魚漂上部的一端伸出有發光桿,所述魚漂下部的一端伸出有浮力平衡桿,
所述魚漂本體的內腔內設有可拆卸的發光電池,所述發光電池的陽極或陰極接通所述發光桿的陰極或陽極時,所述發光桿發光。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發光桿上間隔設有若干個可呈現不同顏色的發光部,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發光部之間設有一個不發光的隔離部,所述發光部上設有螺旋狀的發光凹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發光電池包括圓柱形的電池殼體,所述電池殼體內設有LED芯片,所述電池殼體的一端伸出有陰極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魚漂上部的外端凸出有與所述電池殼體相匹配的連接套筒,所述陰極桿穿過所述連接套筒后插入所述發光桿的陽極孔內,電路接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連接套筒的外側面上設有外螺紋,所述魚漂下部的內腔的內壁上設有相匹配的內螺紋。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浮力平衡桿的長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發光桿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整個發光桿都可以發光指示,增大了指示面積,發光電池可拆卸,使用時接通電路,不使用時斷開電路,能夠有效節省電量,操作靈活方便,符合環保、節能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拆去魚漂下部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魚漂上部和發光電池的分解圖;
圖4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出詳細的說明。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夜光魚漂,包括魚漂本體,魚漂本體包括密封扣合的魚漂上部2和魚漂下部1,魚漂上部2和魚漂下部1之間能夠通過旋擰方式實現連接和拆卸,魚漂上部2的一端伸出有發光桿21,發光桿21在接通電路的情況下能夠實現發光指示的作用,方便垂釣者在夜晚釣魚時能夠看清楚魚漂在水中的浮水位置,整個發光桿21都可以發光,增加了發光面積。
優選的,發光桿21上間隔設有若干個發光部211,任意相鄰的兩個發光部21之間設有一個不發光的隔離部212,不同的發光部211能夠呈現不同顏色,色彩絢麗,提示效果好,每個發光部211上設有螺旋狀的發光凹槽213,發光凹槽213的設置增加了發光的亮度。
魚漂下部1的一端伸出有浮力平衡桿11,在使用時浮力平衡桿11通常沒入水中,起到平衡支撐整個魚漂的作用,通常,魚漂下部1的長度大于魚漂上部2的長度,浮力平衡桿11的長度小于或等于發光桿21的長度,能夠保持整個魚漂上下之間的平衡。
結合圖2和圖3,魚漂本體的內腔內設有可拆卸的發光電池3,發光電池3的陽極或陰極接通發光桿21的陰極或陽極時,發光桿21發光。
具體的,發光電池3包括圓柱形的電池殼體31,電池殼體31內設有LED芯片,電池殼體31的一端伸出有陰極桿32。
魚漂上部2的外端凸出有與電池殼體31相匹配的連接套筒22,連接套筒22內部中空且接通魚漂上部2的內腔,陰極桿32穿過連接套筒22后插入發光桿21的陽極孔內,實現電路的接通,發光桿21發光,當沒有插好或者插入到位時,電路不能接通,發光桿21不發光。
優選的,連接套筒22的外側面上設有外螺紋23,魚漂下部1的內腔的內壁上設有相匹配的內螺紋,當發光電池3安裝到位后,魚漂上部2和魚漂下部1之間通過旋擰方式連接,便于操作,密封良好。
本實用新型,整個發光桿都可以發光指示,增大了指示面積,發光電池可拆卸,使用時接通電路,不使用時斷開電路,能夠有效節省電量,操作靈活方便,符合環保、節能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