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播種量可調式窩眼輪排種設備,屬于農業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播種機種植的對象是作物的種子或制成丸粒狀的包衣種子。它按播種方式可分為 真空種子播種機撒播機、條播機和穴播機。50年代開始大量發展的各類型精密播種機,能精確控制播種量、穴距和播深。70年代開始發展的氣力排種精密播種機,其排種器利用正壓或負壓氣流按一定的間隔排出一列種子,實現單粒精密穴播,此外還有一種機械式精密排種器,能用于大豆、玉米和高粱等中耕作物的條播和穴播。
現有公開技術申請號為:CN201420109389.9的一種窩眼輪式手動穴盤播種裝置,屬于農業小機械領域。該實用新型包括種子箱、窩眼輪軸、窩眼輪、排種口、連桿機構、彈簧、限位塊、限位擋片、控制桿;其中種子箱固連在殼體上且下端開有錐形口,窩眼輪安裝在窩眼輪軸上且位于種子箱下面,窩眼輪上與種子箱錐形口對應位置開有一個窩眼,排種口安裝在窩眼輪的下端且固連在殼體上,窩眼輪軸通過連桿機構與控制桿相連,控制桿的下端裝有彈簧,限位塊安裝在殼體上且安裝高度位于兩個限位擋片之間,控制桿的中間裝有兩個限位擋片。該實用新型實現了精密播種,有效地提高了生產率,節省了勞動力,降低了生產成本;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現有的窩眼輪式排種器無法對播種量無法精量調節,空穴率高,作業速度慢,浪費了種子,還大大降低了播種質量和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播種量可調式窩眼輪排種設備,以解決現有的窩眼輪式排種器無法對播種量無法精量調節,空穴率高,作業速度慢,浪費了種子,還大大降低了播種質量和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播種量可調式窩眼輪排種設備,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包括種子入口、頂壓住、上裝配孔、頂蓋、種子槽、連接軸、錐體、輸種管道、機架、內軸、窩眼筒、接種杯、播量調節插板、排種軸孔、排種板、分粒種子排種槽、種子破碎腔、種子排空槽、種子出口、承種槽、短物料螺旋輸送器、長物料螺旋輸送器,所述頂蓋與種子槽活動連接,所述頂蓋上設有頂壓住和上裝配孔,所述頂壓住上設有種子入口,所述種子入口與頂壓住活動連接,所述種子槽末端與錐體固定連接,所述種子槽左下方與連接軸相連接,所述連接軸通過輸種管道與播量調節插板相連接,所述播量調節插板下方設有窩眼筒,所述窩眼筒內設有承種槽、短物料螺旋輸送器和長物料螺旋輸送器,所述短物料螺旋輸送器裝設在窩眼筒中心,所述長物料螺旋輸送器裝設在短物料螺旋輸送器下方,所述窩眼筒與內軸相連接,所述內軸上設有排種軸孔、排種板和分粒種子排種槽,所述排種板通過排種軸孔與分粒種子排種槽相連接,所述內軸底端設有接種杯、種子破碎腔和種子排空槽,所述接種杯通過種子排空槽與種子破碎腔相連接,所述種子排空槽下方設有種子出口。
進一步地,所述播量調節插板通過機架與窩眼筒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接種杯裝設有在排種軸孔下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對播種量進行精量調節,空穴率低,作業速度快,節省了種子,還大大提高了播種質量和效率。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播種量可調式窩眼輪排種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窩眼筒結構示意圖;
圖中:1-種子入口、2-頂壓住、3-上裝配孔、4-頂蓋、5-種子槽、6-連接軸、7-錐體、8-輸種管道、9-機架、10-內軸、11-窩眼筒、12-接種杯、13-播量調節插板、14-排種軸孔、15-排種板、16-分粒種子排種槽、17-種子破碎腔、18-種子排空槽、19-種子出口、20-承種槽、21-短物料螺旋輸送器、22-長物料螺旋輸送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播種量可調式窩眼輪排種設備,其結構包括種子入口1、頂壓住2、上裝配孔3、頂蓋4、種子槽5、連接軸6、錐體7、輸種管道8、機架9、內軸10、窩眼筒11、接種杯12、播量調節插板13、排種軸孔14、排種板15、分粒種子排種槽16、種子破碎腔17、種子排空槽18、種子出口19、承種槽20、短物料螺旋輸送器21、長物料螺旋輸送器22,所述頂蓋4與種子槽5活動連接,所述頂蓋4上設有頂壓住2和上裝配孔3,所述頂壓住2上設有種子入口1,所述種子入口1與頂壓住2活動連接,所述種子槽5末端與錐體7固定連接,所述種子槽5左下方與連接軸6相連接,所述連接軸6通過輸種管道8與播量調節插板13相連接,所述播量調節插板13下方設有窩眼筒11,所述窩眼筒11內設有承種槽20、短物料螺旋輸送器21和長物料螺旋輸送器22,所述短物料螺旋輸送器21裝設在窩眼筒11中心,所述長物料螺旋輸送器22裝設在短物料螺旋輸送器21下方,所述窩眼筒11與內軸10相連接,所述內軸10上設有排種軸孔14、排種板15和分粒種子排種槽16,所述排種板15通過排種軸孔14與分粒種子排種槽16相連接,所述內軸10底端設有接種杯12、種子破碎腔17和種子排空槽18,所述接種杯12通過種子排空槽18與種子破碎腔17相連接,所述種子排空槽18下方設有種子出口19。本實用新型可以對播種量進行精量調節,空穴率低,作業速度快,節省了種子,還大大提高了播種質量和效率。
在進行使用時,首先種子從種子入口1進入種子槽5,連接軸6通過輸種管道8將種子輸送至窩眼筒11,通過調整播量調節插板13來調整播種所需排種軸孔14的容量,種子槽5向排種軸孔14內充種,分粒種子排種槽16進行篩分,通過短物料螺旋輸送器21和長物料螺旋輸送器22將種子輸送至接種杯12,然后經過種子破碎腔17和種子排空槽18將種子均勻從種子出口19送出,本實用新型避免了種子蹦出穴外而發生的空穴情況,減小了空穴率,提高了播種質量。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