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利灌溉用具,具體是一種能夠充分攪拌的水利灌溉管道。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水利管道將河水等引流到農田中,對農田進行灌溉,大多數水源浸入到土壤內部,進入地下水,使灌溉效果差,灌溉不均勻;施肥則是通過手撒的方式進行,施肥不均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充分攪拌的水利灌溉管道,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能夠充分攪拌的水利灌溉管道,包括輸水總管、三通管、總排水管和施肥罐;所述輸水總管連接三通管;所述三通管連接總排水管;所述總排水管設有出水軟管,總排水管連接施肥管;所述出水軟管上設有流量調節閥、定位釘和噴頭;所述定位釘固定在出水軟管下方,設置有若干個;所述噴頭設有過濾網和分水盤;所述過濾網設置在噴頭底部;所述分水盤材質與噴頭材質相同,分水盤與噴頭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分水盤設有出水孔和轉軸;所述出水孔設置有若干個,均勻分布在分水盤上;所述轉軸設置在分水盤中心,轉軸設有風力葉片;所述施肥罐設有施肥管、攪拌電機和攪拌棒;所述施肥管設有施肥泵,施肥管連接施肥罐和總排水管;所述攪拌電機設置在施肥罐上端;所述攪拌棒設有攪拌翅,攪拌棒頂部連接攪拌電機。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流量調節閥設置在總排水管和出水軟管連接處。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過濾網的下端面與排水軟管管壁平齊。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風力葉片設置有四個,相互之間夾角相等,風力葉片下端與分水盤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為10~15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根據使用者要求,在灌溉時,能進行施肥噴藥,在施肥罐內放入肥料或者藥劑,打開攪拌電機,帶動攪拌棒進行充分攪拌,打開施肥泵,將肥料或者藥劑抽入總排水管進行灌溉,通過總排水管進入到出水軟管內的水進入噴頭,噴頭內的水,經過濾網過濾后從出水孔向上噴出,風力葉片在外界風力的作用下轉動,將向上噴出的水向四周打散,使水均勻的分散到周圍,灌溉充分。
附圖說明
圖1為能夠充分攪拌的水利灌溉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能夠充分攪拌的水利灌溉管道的出水軟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能夠充分攪拌的水利灌溉管道的噴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輸水總管,2-三通管,3-總排水管,4-流量調節閥,5-出水軟管,6-施肥泵,7-施肥管,8-施肥罐,9-攪拌翅,10-攪拌電機,11-攪拌棒,12-定位釘,13-過濾網,14-噴頭,15-風力葉片,16-轉軸,17-出水孔,18-分水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能夠充分攪拌的水利灌溉管道,包括輸水總管1、三通管2、總排水管3和施肥罐8;所述輸水總管1連接三通管2;所述三通管2連接總排水管3;所述總排水管3設有出水軟管5,總排水管3連接施肥管7;所述出水軟管5上設有流量調節閥4、定位釘12和噴頭14;所述流量調節閥4設置在總排水管3和出水軟管5連接處,用于調節出水軟管5的流量;所述定位釘12固定在出水軟管5下方,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固定出水軟管5;所述噴頭14設有過濾網13和分水盤18;所述過濾網13設置在噴頭14底部,過濾網13的下端面與排水軟管5管壁平齊,能夠過濾排水軟管5內的雜質;所述分水盤18材質與噴頭14材質相同,分水盤18與噴頭14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分水盤18設有出水孔17和轉軸16;所述出水孔17設置有若干個,均勻分布在分水盤18上;所述轉軸16設置在分水盤18中心,轉軸16設有風力葉片15;所述風力葉片15設置有四個,相互之間夾角相等,風力葉片15下端與分水盤18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為10~15mm;所述施肥罐8設有施肥管7、攪拌電機10和攪拌棒11;所述施肥管7設有施肥泵6,施肥管7連接施肥罐8和總排水管3;所述攪拌電機10設置在施肥罐8上端,用于帶動攪拌棒11;所述攪拌棒11設有攪拌翅9,攪拌棒11頂部連接攪拌電機10;根據使用者要求,在灌溉時,能進行施肥噴藥,在施肥罐8內放入肥料或者藥劑,打開攪拌電機10,帶動攪拌棒11進行充分攪拌,打開施肥泵6,將肥料或者藥劑抽入總排水管3進行灌溉,通過總排水管3進入到出水軟管5內的水進入噴頭14,噴頭14內的水,經過濾網13過濾后從出水孔17向上噴出,風力葉片15在外界風力的作用下轉動,將向上噴出的水向四周打散,使水均勻的分散到周圍,灌溉充分。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