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禽類轉移裝置,尤其是一種野豬運輸籠。
背景技術:
養豬生產中,在一定時期要進行豬群轉移工作,家豬性情溫順,轉移工作簡單易行,而野豬在性情粗暴、易怒,不容易進入轉移籠中,且野豬在轉移籠中會沖撞籠體,容易將籠體頂變形,尤其是豬嘴在沖撞中容易受傷,因此,野豬的運輸工作很難進行,若沒有相應的安全保障工作,也極易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
在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CN 202218561 U中公開了一種野豬轉移籠,其包括框架,所述的框架底面連接鋼板,所述的框架長邊兩側連接鋼網,所述的框架短邊兩側連接門,所述的框架頂部連接鋼條,所述的框架底部連接一組移動輪。該轉移籠的頂部為平面結構,野豬在籠中時,其背部往往會向上拱起,容易將頂部頂變形,進而導致整個籠體變形,其頂部兩側連接的鋼條為了給運輸人員搬運籠子提供便利,但是在運輸的過程中,由于野豬的沖撞,導致籠體失去控制,此時的鋼條則極易造成人員的傷害,且鋼條占用空間大,給籠體的存放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野豬轉移,且不易對人和豬造成傷害的野豬運輸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野豬運輸籠,其包括籠體,所述籠體由底板、兩個側面網框和一個圓拱形的頂部網框圍成,所述籠體的前后兩端均設有進出口,所述進出口上設有門,所述門的一側與籠體鉸接,另一側通過鎖扣裝置與籠體連接,所述籠體的前后端均設有敞開口,所述敞開口設置在門的上方,所述敞開口連接籠體的內側與外側,所述敞開口的周邊包裹有緩沖層,所述籠體兩外側的上端設有拉環,所述籠體的底部設有萬向輪。
所述萬向輪上設有剎車機構。
所述底板,側面網框和頂部網框通過焊接連接。
所述敞開口的下邊沿離底板的高度為0.4米-0.6米。
所述緩沖層為橡膠層。
所述拉環為四個,其分別設置在籠體兩外側上端的支桿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運輸時,豬位于豬籠中,豬頭位于敞開口上,這樣,豬嘴即拱不到籠子,敞開口上海設有緩沖層,這樣豬嘴與豬頭都不易受傷,豬籠的頂部為圓拱形,這樣在受到豬背部頂撞時,不易變形,豬籠上設有拉環,拉環既可通過手直接拉拉環來帶動豬籠移動,也可用直桿穿過拉環,通過直桿來抬豬籠,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豬籠的前后均設有門,豬的進出更方便,豬籠的下方設有萬向輪,方便移動。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野豬運輸籠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籠門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包括籠體1,所述籠體1由底板11、兩個側面網框12和一個圓拱形的頂部網框13圍成,所述籠體1的前后兩端均設有進出口14,所述進出口上設有門2,所述門2的一側與籠體1鉸接,另一側通過鎖扣裝置3與籠體1連接,所述籠體1的前后端設有敞開口15,所述敞開口15設置在門2的上方,所述敞開口15連接籠體1的內側與外側,所述敞開口15的周邊包裹有緩沖層16,所述籠體1兩外側的上端設有拉環4,所述籠體的底部設有萬向輪5。所述萬向輪5上設有剎車機構。所述底板11,側面網框12和頂部網框13通過焊接連接。所述敞開口15的下邊沿離底板的高度為0.4米-0.6米。所述緩沖層16為橡膠層。所述拉環4為四個,其分別設置在籠體兩外側上端的支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