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灌溉施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旋流式施肥器。
背景技術:
水是農業的命脈,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我國西北地區尤其是河西地區水資源先天不足,農業用水量比重偏大,發展節水灌溉技術成為必然。常見的水源一般為地表河流水或機井水,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這些泥沙可能堵塞灌水器。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是實現肥料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徑,提高了化肥的使用效率,減少了施肥不均勻的浪費,還可防止部分肥料滲入到地下而污染地下水源。常見的施肥罐盡管構造簡單,但流量無法控制,施肥不均勻,尤其表現在管灌的地表灌溉技術中,灌溉初肥料濃度大,灌溉后期肥料濃度可能很小。另外,大多數施肥罐設置在細濾網之前,肥料中的部分雜質加重了細濾網的負擔,降低了過濾系統的使用效率;部分施肥罐設置在細過濾網之后,其中的部分雜質直接運送到灌水器,可能直接堵塞灌水器滴頭,不利于節水灌溉系統穩定高效的運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旋流式施肥器,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旋流式施肥器,其特點是包括旋流罐,所述的旋流罐下部外側設置有進水管,進水管上設置有流量泵,旋流罐上部設置有出水管,對應出水管的旋流罐內設置有濾網,濾網通過濾網底蓋安裝在旋流罐上,濾網后端還設置有濾網底蓋;旋流罐頂部還設置有進料口和壓力表,旋流罐下方設置有旋流罐支架。
所述的旋流罐為圓柱狀結構,進水管與旋流罐的外壁相切設置,旋流罐底部還設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設置有排污開關。
所述的排污口設置在旋流罐底部中心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旋流式施肥器,其通過進水管與施肥旋流罐相切,使得高速水流切向進入施肥罐,并高速沖擊施肥罐內的肥料,有利于肥料快速溶化;另外,設置在進水管上的流量泵可控制進入施肥罐的流量,提高了灌溉水肥料均勻度。本實用新型的過濾功能還可以防止灌水器的堵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圖1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濾網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進水管,2.流量泵,3.出水開關,4.出水管,5.濾網,6.進料口,7.壓力表,8.旋流罐,9.濾網頂蓋,10.濾網底蓋,11.旋流罐支架,12.排污口,13.排污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至3所示,所述的旋流式施肥器,其特點是包括旋流罐8,所述的旋流罐8下部外側設置有進水管1,進水管1上設置有流量泵2,旋流罐8上部設置有出水管4,對應出水管4的旋流罐8內設置有濾網5,濾網5通過濾網底蓋9安裝在旋流罐8上,濾網5后端還設置有濾網底蓋10;旋流罐8頂部還設置有進料口6和壓力表7,旋流罐8下方設置有旋流罐支架11。
進一步,所述的旋流罐8為圓柱狀結構,進水管1與旋流罐8的外壁相切設置,旋流罐8底部還設置有排污口12,排污口12上設置有排污開關13。
進一步,所述的排污口12設置在旋流罐8底部中心位置。
所述的旋流式施肥器,施肥器運行開始前,關閉排污開關13,同時裝入適量的肥料,并螺緊進料蓋6,安裝好濾網5。施肥罐運行開始時,打開出水開關3,根據需要調節流量泵2設置不同的流量進行灌溉,并通過壓力表7確定合理的施肥器內壓強。所述的旋流式施肥器,通過設置在進水管上的流量泵的調節,可以控制灌溉流量,達到施肥與灌水同步進行,提高了灌溉施肥的均勻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