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氣吸式精量播種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精量播種器品種很多,而且差別也很大,大體分氣吸式;指夾式;勺輪式;槽輪式。氣吸式和指夾式屬于精量播種器,在播種作業上得到廣泛應用和國家大力推廣。現在市場上氣吸式精量播種器采用轉動式播種盤,與吸氣室相互摩擦,存在問題是:播種體與播種盤易損,導致氣吸腔封閉不嚴,不但要頻繁更換播種盤;更使負壓腔封閉不好漏氣,導致斷穴、漏播以至于空穴率高達(5~8%)左右;因而增加維護成本和時間,關鍵是達不到精準播種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吸式精量播種器,采用吸氣室與播種盤固定一體永不磨損,達到單粒精準,下落時運動軌跡相同,不漏播,不斷穴,適應各種作物的單粒精確播種,大幅度提高了播種質量,有利于作物高產、穩產。
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氣吸式精量播種器,包括播種機構、種子室總成,
播種機構,包括播種機構支撐體、攪拌輪、播種盤、鋸齒刮種片、斷氣板、壓蓋、吸氣室、第一錐齒輪、第二錐齒輪、傳動軸、軸承一、軸承二、鋸齒刮種片。攪拌輪固定在播種盤上;播種盤安裝在吸氣室上;吸氣室安裝在第一錐齒輪上。播種機構支撐體齒輪室內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嚙合,并通過軸承一與軸承二分別與播種機構支撐體連接。第二錐齒輪與傳動軸連接,由機械傳動帶動第一錐齒輪轉動,從而帶動安裝在第一錐齒輪上的吸氣室、播種盤、攪拌輪一起轉動。壓蓋設置在吸氣室內,壓蓋上裝有斷氣板,位于第一錐齒輪的前端,壓蓋固定在播種機構支撐體上。吸氣彎頭一端固定在吸氣盤上,且與吸氣室相通。吸氣彎頭的另一端通過管路與風機連接。鋸齒刮種片通過螺栓固定在播種機構支撐體上。
播種機構支撐體上端通過銷軸與種子室殼體上端連接,播種機構支撐體下端與種子室殼體下端通過手柄固定連接。
播種機構支撐體上固定有調量桿,調量板和限位板分別固定在調量桿上。調量板和限位板位于種子室內,分別通過螺栓與種子室總成固定連接。
本發明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 整體結構形式:既美觀又可靠。
2 本實用新型產品即可以在常規種植方式下進行播種,也可以在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全秸稈覆蓋)的耕地上進行免耕播種。既可以播玉米、豆類、谷類作物,也可以播油葵、大瓜類作物。如:花生、高粱、油葵等,作業時一次完成直線等距離單粒排種工序。實現了量的準確和位置的精確,作業時機械傳動,穩定可靠而且低碳環保。
3 吸氣室與播種盤固定永不磨損,配有定點可調斷氣裝置,使不同作物的種子都能定點定時地脫離播種盤,確保株距均勻一致。
4 吸氣室內置負壓腔采用O型橡膠圈密封,氣道容積合理,負壓均勻,保證種子吸附可靠無脫落。
5 大容積種子室更合理,放種子方便快捷更人性化。
6 鋸齒式刮種片調整簡單精準,使用方便可靠。
工作原理:播種機開始作業時,拖拉機帶動吸氣式風機葉輪做高速轉動,使通過吸氣管、吸氣彎頭相連的播種體中的吸氣室內腔產生負壓,轉動裝置轉動時種子室里的種子在負壓作用下就吸附在播種盤的氣孔上,當轉動裝置轉過一定角度(300 o)時,斷氣擋板阻斷播種盤相對的氣孔,種子脫落,隨著相臨的氣孔連續阻斷,種子連續脫落, 完成直線等距離單粒排種工序,實現了量的準確和位置的精確。
根據種子顆粒大小,調整鋸齒刮種片位置來保證氣孔上吸附種子的均勻性和單一性。
固定在播種盤上的攪拌輪作用是:將種子室里的種子攪動,使種子處于動態,便于種子及時吸附在播種盤的氣孔上 。
種量調節是解決種子室內種子量的多少,種子多容易破碎,種子少播種盤吸不上種子,根據作物不同適時調整。
傳動方式:本播種器由機械傳動帶動傳動軸和該軸上的第二錐齒輪轉動,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嚙合,轉動裝置也隨之轉動。安裝在吸氣室上的播種盤帶著吸附的種子同時做圓周運動,播種體總成固定不動,前后與四桿仿形和鎮壓系統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氣吸式精量播種器一側外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氣吸式精量播種器另一側外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種子室機構及固定方式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吸氣室與播種盤固定形式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傳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氣吸式精量播種器,包括播種機構1、種子室總成2,
播種機構1,包括播種機構支撐體10、攪拌輪5、播種盤6、鋸齒刮種片7、螺釘11、斷氣擋板12、壓蓋13、吸氣室14、第一錐齒輪15、第二錐齒輪22、軸承一16、軸承二21、傳動軸20、彎頭3。攪拌輪5固定在播種盤6上。播種盤6通過緊定螺釘11安裝在吸氣室14上。吸氣室14安裝在第一錐齒輪15上。播種機構支撐體10齒輪室內第一錐齒輪15與第二錐齒輪22嚙合,并通過軸承一16與軸承二21分別與播種機構支撐體10連接。第二錐齒輪22與傳動軸20連接,由機械傳動帶動第一錐齒輪15轉動。從而帶動連接在第一錐齒輪15上的吸氣室14、播種盤6、攪拌輪5一起轉動。壓蓋13設置吸氣室14內,壓蓋上裝有斷氣板,位于第一錐齒輪15的前端,壓蓋13固定在播種機構支撐體10上。鋸齒刮種片7通過螺栓固定在播種機構支撐體10上。吸氣彎頭3一端固定在播種機構支撐體10上,且與吸氣室14相通。吸氣彎頭3的另一端通過管路與風機連接。
種子室總成2里的殼體4上端通過銷軸9與播種機構支撐體10上端連接,種子室總成2的殼體4下端通過手柄8固定并與播種機構支撐體10下端連接。種子室總成2上固定有調量桿18。調量板19和限位板17分別固定在調量桿18上。調量桿18和限位板17位于種子室總成2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