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播種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氣吸式播種機。
背景技術:
播種機按照其核心部件排種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為機械式和氣力式,氣力式又分為氣吹式和氣吸式。機械式播種機具有傷種率高、對種子尺寸要求嚴格等問題,尤其是用于谷子、小麥、油菜等小粒距作物播種作業的槽輪式播種機,排種脈動性大、均勻性差、穩定性差、各行一致性差、傷種率高,很難達到精量播種的農藝要求。氣吸式播種機具有不傷種、對種子尺寸要求不嚴、排種頻率高、可顯著提高作業效率等優點,可以滿足小粒距作物的精播。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適用于小粒距作物的氣吸式播種機,尤其適合包衣雜交谷子精量穴播,還可用于小麥、油菜等小株距作物的精量播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吸式播種機,包括機架、設于機架前方的懸掛,設于機架后下方的多個播種行的橫支架和豎支架,設于橫支架上方的種箱,設于橫支架后方的地輪鎮壓裝置,設于豎支架前方的防纏滾,設于豎支架后方的排種器,設于豎支架下方的開溝裝置,設于開溝裝置后方的覆土裝置,以及承載外力以驅使所述排種器運轉的傳動機構,所述橫支架與所述豎支架呈90度角焊接連接,所述地輪鎮壓裝置包括地輪、斜拉桿、限深彈簧、手柄,所述開溝裝置包括開溝器和擴溝護種器,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動力轉換裝置、方軸Ⅰ、鏈輪Ⅰ、變速器、方軸Ⅱ、鏈輪Ⅱ、鏈輪Ⅲ、鏈條,所述排種器為氣吸式排種器,在排種器與種箱之間設有導種管。
進一步的,所述排種器包括排種圓盤、攪種盤、傳動軸、真空室外殼、密封墊、種子室,真空室外殼與種子室通過連接凸耳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真空室外殼設有通氣口和安裝支架,所述種子室外部設有導種口,導種口下方位置設有放種裝置,所述放種裝置前端設有毛刷。
進一步的,所述排種圓盤沿外圓方向均勻分布多個吸孔組,每個吸孔組包括10個吸孔,吸孔以環形排列,內環布置4個吸孔,外環布置6個吸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氣吸式播種機,通過氣吸式排種器實現谷子精量穴播,在保證雜交谷子可靠雜交授粉的前提下,解決了傳統谷子條播后間苗所需大量人工的難題。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氣吸式播種機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排種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導種管,2-排種器,201-真空室外殼,202-通氣口,203-安裝支架,204-密封墊,205-攪種盤,206-排種圓盤,207-攪種圓柱,208-種子室,209-毛刷,210-放種裝置,211-導種口,212-吸孔,213-傳動軸,3-擴溝護種器,4-鏈輪Ⅲ,5-開溝器,6-防纏滾,7-豎支架,8-方軸Ⅱ,9-鏈輪Ⅱ,10-橫支架,11-懸掛,12-機架,13-種箱,14-變速器,15-鏈輪Ⅰ,16-方軸Ⅰ,17-手柄,18-限深彈簧、19-斜拉桿,20-地輪,21-動力轉換裝置,22-覆土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氣吸式播種機,如圖1所示,包括機架(12)、設于機架(12)前方的懸掛(11),設于機架(12)后下方的多個播種行的橫支架(10)和豎支架(7),設于橫支架(10)上方的種箱(13),設于橫支架(10)后方的地輪鎮壓裝置,設于豎支架(7)前方的防纏滾(6),設于豎支架(7)后方的排種器(2),設于豎支架(7)下方的開溝裝置,設于開溝裝置后方的覆土裝置(22),以及承載外力以驅使所述排種器(2)運轉的傳動機構,所述橫支架(10)與所述豎支架(7)呈90度角焊接連接,所述地輪鎮壓裝置包括地輪(20)、斜拉桿(19)、限深彈簧(18)、手柄(17),所述開溝裝置包括開溝器(5)和擴溝護種器(3),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動力轉換裝置(21)、方軸Ⅰ(16)、鏈輪Ⅰ(15)、變速器(14)、方軸Ⅱ(8)、鏈輪Ⅱ(9)、鏈輪Ⅲ(4)、鏈條,所述排種器(2)為氣吸式排種器,在排種器(2)與種箱(13)之間設有導種管(1)。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排種器(2)包括排種圓盤(206),和排種圓盤(206)同心安裝的攪種盤(205),設于排種圓盤(206)與攪種盤(205)中心的傳動軸(213),設于排種圓盤(206)前方的真空室外殼(201),設于排種圓盤(206)和真空室外殼(201)之間的密封墊(204),以及設于攪種盤(205)后方的種子室(208)。攪種盤(205)沿外圓方向均勻分布攪種圓柱(207)。真空室外殼(201)設有通氣口(202)和安裝支架(203)。種子室(208)外部設有導種口(211),導種口(211)下方位置設有放種裝置(210),所述放種裝置(210)前端設有毛刷(209)。真空室外殼與種子室通過連接凸耳固定連接。傳動軸(213)通過傳動機構的鏈輪Ⅲ(4)驅動。
本實施例中,為了實現雜交谷子的穴播,如圖2所示,排種圓盤(206)沿外圓方向均勻分布多個吸孔組,每個吸孔組包括10個吸孔(212),吸孔(212)以環形排列,內環布置4個吸孔(212),外環布置6個吸孔(212)。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