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農用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鏵式犁用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程度越來越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是解放農業勞動力的重要措施。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國土面積跨度大,農業用地種類多,農業機械設備的研發很大因素上受地域的限制,往往某種用地種類少,則相應的農業機械需求量就少,很多企業不愿意去投入研發力量,同樣面對不同的種植作物,對整地深度等要求也不一樣,向水稻等作物要求整地深度較淺,向大豆等作物需要根部的根瘤菌,那么就需要土地在很大深度上很松軟,所以整地深度較深,然而目前的耕犁形狀單一,導致整地深度也比較單一,對不同作物用地的普及化程度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鏵式犁用調節裝置,目的是改變犁頭的前傾角度和入土深度,從而適應不同的農作物用地的犁耕操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鏵式犁用調節裝置,包括支架、犁頭、犁柱和螺桿齒條組合件,其中所述犁柱與支架連接,所述犁頭與犁柱固定連接,所述螺桿齒條組合件與支架螺紋連接,所述支架內設有球形空腔,球形空腔上部設有矩形槽。
優選的,所述犁柱頂端設有鋼球,且所述鋼球與支架內部的球形空腔形成球副,在所述鋼球的最大圓周上設有1/3齒輪。
優選的,所述螺桿齒條組合件由螺桿和齒條焊接組成,且齒條焊接于螺桿的端部,所述螺桿與支架螺紋連接,所述齒條與鋼球上的1/3齒輪嚙合。
優選的,所述支架頂端設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與支架連接。
本實用新型是改變犁頭的前傾角度和入土深度,從而適應不同的農作物用地的犁耕操作,對鏵式犁調節裝置做了全新的設計,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調節螺桿驅動齒條的前進或后退,然后齒條驅動鋼球上的1/3齒輪轉動,鋼球會隨著1/3齒輪前后旋轉,實現了犁頭的前傾角度的改變;另外所述液壓缸實現支架整體的升降,能夠改變犁頭的入土深度,滿足不同農作物用地的犁耕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鏵式犁用調節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支架與犁柱連接處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螺桿、齒條連接結構示意圖。
其中:1、支架;2、犁頭;3、犁柱;4、螺桿齒條組合件;1-1、液壓缸;3-1、鋼球;3-2、1/3齒輪;4-1、螺桿;4-2、齒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鏵式犁用調節裝置,是改變犁頭的前傾角度和入土深度,從而適應不同的農作物用地的犁耕操作。
具體的說,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支架1、犁頭2、犁柱3和螺桿齒條組合件4,如圖1所示,所述犁柱3與支架1連接,所述犁頭2與犁柱3固定連接,所述螺桿齒條組合件4與支架1螺紋連接,如圖2所示,所述支架1內設有球形空腔,球形空腔上部設有矩形槽;所述犁柱3頂端設有鋼球3-1,且所述鋼球3-1與支架1內部的球形空腔形成球副,在所述鋼球3-1的最大圓周上設有1/3齒輪3-2。
如圖3所示,所述螺桿齒條組合件4由螺桿4-1和齒條4-2焊接組成,且齒條4-2焊接于螺桿4-1的端部,如圖1所示,所述螺桿4-1與支架1螺紋連接,如圖2所示,所述齒條4-2與鋼球3-1上的1/3齒輪3-2嚙合;如圖1所示,所述支架1頂端設有液壓缸1-1,所述液壓缸1-1的活塞桿與支架1連接。
以下用具體實施例對具體工作方式進行闡述:
當我們面對整地要求較淺的農作物用地時,先擰松螺母,然后通過螺桿4-1回程運動,帶動齒條4-2后退,齒條4-2驅動鋼球3-1上的1/3齒輪3-2運動,然后鋼球3-1隨著1/3齒輪3-2的驅動轉動,調節犁頭2的前傾角度,使犁頭2的前傾角度變小,然后再將螺母擰緊,然后再根據犁頭2進入泥土的深度適當調節液壓缸1-1,將犁頭2的入土深度調節到我們要求的高度;當我們面對整地要求較深的農作物用地時,再擰送螺母,然后通過螺桿4-1進程運動,推動齒條4-2前進,齒條4-2驅動鋼球3-1上的1/3齒輪3-2運動,然后鋼球3-1隨著1/3齒輪3-2的驅動轉動,調節犁頭2的前傾角度,使犁頭2的前傾角度變大,然后再將螺母擰緊,然后再根據犁頭2進入泥土的深度適當調節液壓缸1-1,將犁頭2的入土深度調節到我們要求的高度,通過調節螺桿4-1驅動齒條4-2的前進或后退,然后齒條4-2驅動鋼球3-1上的1/3齒輪3-2轉動,鋼球3-1會隨著1/3齒輪3-2前后旋轉,實現了犁頭2的前傾角度的改變;另外所述液壓缸1-1實現支架1整體的升降,能夠改變犁頭2的入土深度,滿足不同農作物用地的犁耕操作。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