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循環系統,特別涉及一種生態園林水循環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園林在都市建筑中占有重要低位,并且已經成為衡量都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標準,因為,現階段,大多數的城市都在加緊建設園林,用于提升都市形象。園林綠化是園林建設中的重要一環,而為了匹配園林中的綠化帶,通常需要增設相應的給水管路,現有的園林綠化給水過程,通常是將水源輸入,通過噴灑、澆灌等方式為植物供水,大部分的水不能被植物有效吸收,從排水管道流入公共設施的排水系統中,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
目前,公告號為CN202535834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園林水循環利用系統,它包括集水槽、連接在集水槽輸出端的蓄水池,蓄水池內置水泵,水泵的輸出端安裝有多個噴頭。
這種園林水循環利用系統雖然能夠對流失的水進行回收再利用,但若雨云被工業污染導致其下酸雨,酸雨經土壤滲透進入到集水槽中,從而使得集水槽中的集水呈酸性,經噴頭循環對植物進行噴淋、澆灌,植物吸收酸性水質,容置使得植物的莖、葉、根受到侵蝕,其葉子的葉綠素含量降低,使其光合作用受阻,長期之下容置造成植物死亡,因此這種水循環利用系統存在一定的改進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態園林水循環利用系統,有利于中和酸性回收水,提高植被存活率的特性。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生態園林水循環利用系統,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輸出端通過水管連接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內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輸出端上通過管道安裝有噴頭,還包括中和液箱,所述中和液箱上連接有高壓泵,所述高壓泵的輸出端通過輸液管與集水槽相互連通。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集水槽設置在植被的下方,用來收集沒有被植被吸收的水,并積存在蓄水池中,經由水泵抽取蓄水池中的水,經噴頭再供給植被使用,由此可對流失的水進行二次利用;在下雨天氣時,而雨水被工業污染形成酸性雨水時,酸性雨水沒有完全被植被吸收而進入到集水槽中,此時,打開高壓泵,將中和液箱中的中和液壓入到集水槽中與酸性雨水進行中和,使得酸性雨水達到中性狀態存儲在蓄水池中,經由水泵抽取經噴頭供給植被使用,以保證植被后期吸收的水為中性水,以保證植被的存活率;并且,經過一次酸性雨水污染的土壤將相應呈酸性,經由中和過的中性水反沖刷,能有效改善土壤的酸性程度,以進一步提高植被的存活率。
優選的,所述輸液管上連接有若干霧化頭,若干所述霧化頭等間距分布在輸液管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中和液箱中的中和液通過高壓水泵經輸液管從霧化頭中噴出,此時噴出的中和液成霧氣狀,此時的中和液更加細密,能充分和滲透下來的酸性雨水中和反應。
優選的,所述集水槽的水平位置高于蓄水池的水平位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方便集水槽內的水能夠及時的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到蓄水池中進行儲存。
優選的,所述水管呈蛇形設置,所述水管內填充有多孔結構的活性炭顆粒。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蛇形設置的水管,在集水槽中的水下流時,總有一部分的水存儲在蛇形水管的彎折處,配合活性炭顆粒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泥土顆粒雜質,使得從水管流入到蓄水池中的水懸浮顆粒更少,在水泵吸取蓄水池中的水池,以避免富含懸浮顆粒的水造成噴頭的堵塞;并且存儲在蛇形水管彎折處的水,有利于中和液在存儲的時間內進行反應,且經過蛇形水管的多種回路彎折,進一步保證了中和液和酸性雨水的充分混合。
優選的,所述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噴頭啟閉的水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不對植被進行噴淋時,關閉水閥,以避免浪費蓄水池中的水。
優選的,還包括雨量檢測裝置和太陽能電池板,所述雨量檢測裝置分別與水泵和太陽能電池板相連。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雨量檢測裝置能夠檢測降雨量,當雨量檢測裝置檢測到降雨量明顯降低時,控制水泵的開啟,水泵能夠將蓄水池內存儲的水經管道通過噴頭對植被進行灌溉;而太陽能電池板能為雨量檢測裝置提供電能,充分利用了自然資源,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園林維護過程中的用水量。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系統框圖。
附圖標記:1、集水槽;2、水管;3、蓄水池;4、水泵;5、管道;6、噴頭;7、中和液相;8、高壓泵;9、輸液管;10、霧化頭;11、活性炭顆粒;12、水閥;13、雨量檢測裝置;14、太陽能電池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生態園林水循環利用系統,包括集水槽1、蓄水池3、水泵4和噴頭6,集水槽1安置在園林植被的下方并深埋與地下能夠收集流入地表未被植被吸收的水;蓄水池3設置在集水槽1的下方,即集水槽1的水平位置高于蓄水池3的水平位置,蓄水池3通過水管2與集水槽1的輸出端相連,集水槽1的輸出端設置在集水槽1的底部,蓄水池3的輸入端設置在蓄水池3的側壁或者頂部,本實施例不做具體限定,以達到集水池的水能及時流入到蓄水池3中的目的。
其中,水泵4具有輸入端和輸出端,水泵4的輸入端置于蓄水池3內用于吸取蓄水池3中存儲的水,水泵4的輸出端通過管道5與噴頭6相連,噴頭6設置在地表之上,從而蓄水池3中存儲的水經水泵4吸取后通過管道5從噴頭6中噴出,為供植被澆灌;噴頭6的數量可為多個,本實施例不做具體限定;其中,在地表上的管道5部位還連接有水閥12,水閥12用于控制噴頭6的啟閉。
如圖1所示,還包括中和液箱7和高壓泵8,中和液箱7設置在地表上,中和液箱7與高壓泵8通過輸液管9相連,其中高壓泵8的輸出端通過輸液管9與集水槽1相互連通,輸液管9水平橫置在集水槽1中,在位于集水槽1內的輸液管9上連接有若干霧化頭10,若干霧化頭10等間距分布在輸液管9上,經由霧化頭10噴出的中和液,能使得中和液與酸性雨水的混合更加充分。本實施例中,中和液箱7中存儲的中和液呈堿性,雨水呈酸性時,能通過中和液將收集到的酸性雨水進行中和反應到中性,之后再噴淋到植被上,不僅保證了植被的正常生長,也相應改善了經酸性雨水侵蝕的土壤。
在本實施例中,水管2呈蛇形設置,蛇形的水管2具有多個彎折處,其中每個彎折處的高度均低于集水槽1的水平高度,以保證集水槽1中的水能流入到蓄水池3中;其中水管2內填充有多孔結構的活性炭顆粒11,活性炭顆粒11附著在水管2的內管壁上,活性炭顆粒11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從而有效避免造成噴頭6堵塞。并且,彎折的水管2能存儲一部分的水,存儲在水管2內的水增加了與活性炭顆粒11的接觸時間,從而能與活性炭顆粒11充分接觸;并且經過蛇形水管2的水,多到回路彎折,有利于提高中和液和酸性雨水的中和反應時間,使得中和液和酸性雨水能充分接觸反應。
如圖1所示,還包括雨量檢測裝置13和太陽能電池板14,雨量檢測裝置13分別與水泵4和太陽能電池板14相連,其中雨量檢測裝置13包括雨量檢測模塊和控制模塊,雨量檢測模塊用于檢測降雨量,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水泵4的啟閉,太陽能電池板14用于對雨量監測裝置進行供電,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工作過程:
將水閥12轉動至管道5導通狀態,雨量檢測模塊檢測降雨量明顯較低時,雨量檢測模塊將降雨量信息傳輸至控制模塊,控制模塊控制水泵4開啟,水泵4即能夠吸取蓄水池3中的存儲的水,經噴頭6噴出對植被進行灌溉;且當,工作人員檢測到雨水呈酸性時,打開高壓泵8,高壓泵8將中和液箱7中的中和液進行抽取,經霧化頭10噴灑到集水槽1中,對酸性雨水進行中和反應,使得噴頭6二次噴灑出的水為中性,以保證植被的正常生長;并且經首次污染的土壤,經中和反應過后的中性水噴灑,有利于降低土壤的酸性,以進一步提供植被合適的生長環境。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示范性實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