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谷物播種機,具體地說是一種谷物播種機三箱四軸箱體結構,屬于谷物播種機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各個生產廠家生產的谷物播種機箱體主要結構是:兩箱兩軸、一箱用于種子播種、一箱用于化肥播種。由于近年來谷物種植模式的改變,兩箱兩軸箱體以無法滿足谷物分層施肥和窄行云播的種植模式。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谷物播種機三箱四軸箱體結構,不但滿足了部分區域分層施肥的種植模式,而且還能滿足現有部分區域窄行云播密植的種植模式,減少了勞動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谷物播種機三箱四軸箱體結構,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為三箱四軸箱體結構,所述箱體設有箱體前壁、箱體后壁和箱體側壁,所述的箱體前壁和箱體后壁之間并排設有第一箱體隔板和第二箱體隔板,從而與箱體前壁、箱體后壁和箱體側壁一起形成前箱、中箱和后箱,所述箱體下方設有兩個大漏斗,每個所述大漏斗均設有兩個排種肥軸,所述排種肥軸均設有漏種肥器,兩個所述大漏斗之間設有第三箱體隔板,所述第三箱體隔板為倒V形結構;所述第三箱體隔板位于所述中箱的底部,從而使中箱內設有兩個排種肥軸,前箱和后箱分別設有一個排種肥軸。
由于三箱的中箱為雙排排種軸結構,將中箱雙排排種器用堵蓋堵住一排,前箱與中箱加化肥,后箱加谷物種子即可滿足部分區域分層施肥的種植模式。同時,將中箱加化肥,前箱、后箱加谷物種子即可滿足現有部分區域窄行云播密植的種植特點。
進一步地,所述前箱的頂部設有前箱箱蓋,所述的中箱和后箱的頂部設有后箱箱蓋。
另外,所述箱體的頂部設有箱體過橋板;所述箱體前壁與所述第一箱體隔板之間連接有第一箱體支撐;所述第一箱體隔板與第二箱體隔板之間連接有第二箱體支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不但滿足了部分區域分層施肥的種植模式,而且還能滿足現有部分區域窄行云播密植的種植模式,減少了勞動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B-B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前壁、2.第一箱體隔板、3.第二箱體隔板、4.箱體后壁、5.第三箱體隔板、6.大漏斗、7.箱體側壁、8.前箱箱蓋、9.后箱箱蓋、10.漏種肥器、11.箱體過橋板、12.第一箱體支撐、13. 第二箱體支撐、14.排種肥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一種谷物播種機三箱四軸箱體結構,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為三箱四軸箱體結構,所述箱體設有箱體前壁1、箱體后壁4和箱體側壁7,所述的箱體前壁1和箱體后壁4之間并排設有第一箱體隔板2和第二箱體隔板3,從而與箱體前壁1、箱體后壁4和箱體側壁7一起形成前箱(箱體前壁1、第一箱體隔板2和箱體側壁7)、中箱(第一箱體隔板2、第二箱體隔板3和箱體側壁7)和后箱(第二箱體隔板3、箱體后壁4和箱體側壁7),所述箱體下方設有兩個大漏斗6,每個所述大漏斗6均設有兩個排種肥軸14,所述排種肥軸14均設有漏種肥器10,兩個所述大漏斗6之間設有第三箱體隔板5,所述第三箱體隔板5為倒V形結構;所述第三箱體隔板位于所述中箱的底部,從而使中箱內設有兩個排種肥軸14,前箱和后箱分別設有一個排種肥軸14。
另外,所述前箱的頂部設有前箱箱蓋8,所述的中箱和后箱的頂部設有后箱箱蓋9,
所述箱體的頂部設有箱體過橋板11;所述箱體前壁1與所述第一箱體隔板2之間連接有第一箱體支撐12;所述第一箱體隔板2與第二箱體隔板3之間連接有第二箱體支撐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