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術:
:目前農業溫室大棚多種多樣,大都是停留在內有溫室架子,外有塑料薄膜的現狀,這些雖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生產需要,但是,由于受技術的限制,還未能滿足不同季節、不同溫度的要求,這就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熱效率利用較高的溫室大棚,它克服了目前其它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棚架部分、棚頂部分、供暖部分、程控部分;在棚架的頂端連接著棚頂部分;棚架的底端內部連接著供暖部分;程控部分位于操作室內。
所述的棚架部分,其包括地梁、托架、立柱,托架的一端固定在地梁上,托架的另一端固定在立柱的頂端,供暖管道固定在地梁上。
所述的托架,在其中間焊接著支撐架,支撐架呈三角狀,并均等分布;多個托架在立柱與地梁的中間并列排列,并均等分布;托架的中間設置有卡槽,卡槽內有卡簧。
所述的立柱,其包括橫撐、斜柱,立柱的底端固定在混泥土墊層以內,其中間焊接著橫撐,其頂端固定有斜柱,斜柱的上端與托架連接固定;立柱的頂端連接著供水管。
所述的棚頂部分,在棚頂上,塑料薄膜覆蓋在托架上,其一側連接在托架的底端,其另一側連接在立柱的頂端;塑料薄膜的末端連接著手動卷膜軸,塑料薄膜由卡簧固定在托架的卡槽上;在塑料薄膜的上面有保溫被。
所述的程控操作裝置,其包括電腦控制器、風機電路、土壤濕度探頭、空氣成分分析探頭、風機、噴淋管道、輸送水管、水泵、水泵電路、室內溫度探頭,電腦控制器上分別連接著風機電路、土壤濕度探頭、空氣成分分析探頭、水泵電路、室內溫度探頭;風機電路上連接著風機;土壤濕度探頭位于土地以內;水泵電路上連接著水泵;水泵的一端與供水管連接,水泵的另一端與輸送水管連接,輸送水管與噴淋管道連接;噴淋管道固定在內架上。
應用時,將塑料薄膜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然后放開薄膜卷軸,直到地梁,中間用卡簧固定薄膜;晚上天氣較冷時放開保溫被;天熱不用時,將塑料薄膜卷起即可。
按照設置的程序,當大棚內溫度較高,需要降溫時,啟動風機吹風降溫;當室內溫度較低時,啟動供暖裝置進行供暖;當土壤水分較低時,就會啟動水泵,通過噴淋管道噴水。
本實用新型的意義是:通過程控技術,及時獲取溫室大棚內部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水分,空氣成分等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確保室內果蔬的正常生長。通過提高環境溫度,為市場提供反季節果蔬;溫室內四季如春,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瓜果蔬菜,由于采用鋼架結構,與土墻相比,節約了土地;提高了功效,節約了勞動力。
附圖說明:圖1為溫室大棚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地梁 2、托架 3、立柱 4、支撐架 5、橫撐 6、斜柱 7、供水管 8、塑料薄膜 9、手動卷膜軸 10、卡槽 11、保溫被 12、混泥土墊層。
圖2為程控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3、電腦控制器 14、風機電路 15、土壤濕度探頭 16、空氣成分分析探頭 17、風機 18、土地 19、噴淋管道 20、輸送水管 21、水泵 22、水泵電路 23、室內溫度探頭。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包括棚架部分、棚頂部分、供暖部分、程控部分;在棚架的頂端連接著棚頂部分;棚架的底端內部連接著供暖部分;程控部分位于操作室內。
實施例2、所述的棚架部分,其包括地梁1、托架2、立柱3,托架2的一端固定在地梁1上,托架2的另一端固定在立柱3的頂端;供暖管道固定在地梁1上。
實施例3、所述的托架2,在其中間焊接著支撐架4,支撐架4呈三角狀,并均等分布;多個托架2在立柱3與地梁1的中間并列排列,并均等分布;托架2的中間設置有卡槽10,卡槽10內有卡簧。
實施例4、所述的立柱3,其包括橫撐5、斜柱6,立柱3的底端固定在混泥土墊層12以內,其中間焊接著橫撐5,其頂端固定有斜柱6,斜柱6的上端與托架2連接固定;立柱3的頂端連接著供水管7。
實施例5、所述的棚頂部分,在棚頂上,塑料薄膜8覆蓋在托架2上,其一側連接在托架2的底端,其另一側連接在立柱3的頂端;塑料薄膜8的末端連接著手動卷膜軸9,塑料薄膜8由卡簧固定在托架2的卡槽10上;在塑料薄膜8的上面有保溫被11。
實施例6、所述的程控操作裝置,其包括電腦控制器13、風機電路14、土壤濕度探頭15、空氣成分分析探頭16、風機17、噴淋管道19、輸送水管20、水泵21、水泵電路22、室內溫度探頭23,電腦控制器13上分別連接著風機電路14、土壤濕度探頭15、空氣成分分析探頭16、水泵電路22、室內溫度探頭23;風機電路14上連接著風機17;土壤濕度探頭15位于土地18以內;水泵電路22上連接著水泵21;水泵21的一端與供水管7連接,水泵21的另一端與輸送水管20連接,輸送水管20與噴淋管道19 連接;噴淋管道19固定在內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