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裝備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打捆針架。
背景技術:
打捆針用來輔助打結器完成草捆的捆扎、打結作業,打捆針架結構是保證打捆針正常作業的關鍵內容。目前,打捆針一般是通過其尾座與U形架焊合板件上的螺孔直接緊固,并通過調整螺栓緊固狀態改變打捆針俯仰角度及針尖高度;另外通過擰松螺栓,調整打捆針與座板、壓捆室側板、密度加壓梁的相對位置。現有打捆針架結構簡單,但對工人的操作能力、經驗要求高,調試繁瑣,難以保證安裝、調試的精準度。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打捆針架,用以改善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打捆針架,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的底部為U型架焊合,所述U型架焊合上套接有與所述U型架焊合固定的圓柱齒輪,所述圓柱齒輪的外部設有底部與所述圓柱齒輪咬合固定的打捆針。
優選地,所述U型架焊合上套接有兩個所述圓柱齒輪。
優選地,所述打捆針的底部形成有能夠與所述圓柱齒輪固定的夾持機構。
優選地,所述夾持機構包括第一夾板和與所述第一夾板連接以夾持所述圓柱齒輪的第二夾板。
優選地,所述第一夾板包括第一尾座和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二夾板包括第二尾座和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尾座和所述第二尾座上形成有通孔,所述第一尾座和所述第二尾座通過穿過所述通孔的緊固件固定,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圓柱齒輪相對的內壁上形成有與所述圓柱齒輪的外齒配合的第一齒牙。
優選地,所述第二連接板與所述圓柱齒輪相對的內壁上形成有與所述圓柱齒輪的外齒配合的第二齒牙。
優選地,所述圓柱齒輪的外齒與所述第一齒牙、所述第二齒牙之間設有防護層。
優選地,所述U型架焊合與所述U型架可拆卸地連接。
優選地,所述緊固件包括螺栓和與所述螺栓套接的螺母。
優選地,所述圓柱齒輪為直齒圓柱齒輪。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捆針架,通過在U型架的底部安裝固定圓柱齒輪,在打捆針的底部設置能夠與圓柱齒輪的外齒咬合固定的結構,使得打捆針在與圓柱齒輪固定時便于調整角度,且調整后角度保持不變,不會發生繞軸轉動。另外,由于圓柱齒輪可以根據需求選定,其外齒的數量固定,在調整打捆針時,打捆針可以根據與圓柱齒輪的咬合位置調整其固定位置,打捆針調節轉動的角度根據與圓柱齒輪外齒咬合的位置固定,因此便于操作人員調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打捆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打捆針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U型架 11U型架焊合
2圓柱齒輪 3打捆針
4夾持機構 41第一夾板
411第一尾座 412第一連接板
42第二夾板 421第二尾座
422第二連接板 5緊固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附圖或一種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與一個或更多個其他附圖或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結合。應當注意,為了清楚的目的,附圖和說明中省略了與本實用新型無關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部件或處理的表示和描述。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捆針架,包括U型架1,U型架1的底部為U型架焊合11,U型架焊合11上套接有與U型架焊合11固定的圓柱齒輪2,圓柱齒輪2的外部設有底部與圓柱齒輪2咬合固定的打捆針3。
現有技術中的打捆針3一般是通過其尾座與U形架焊合板件上的螺孔直接緊固,并通過調整螺栓緊固狀態改變打捆針3俯仰角度及針尖高度,另外通過擰松螺栓,調整打捆針3與座板、壓捆室側板、密度加壓梁的相對位置。對工人的操作能力、經驗要求較高,調試過程繁瑣,安裝、調試的精準度難以保證。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捆針架,通過在U型架1底部的U型架焊合11上套接圓柱齒輪2,并將打捆針3的底部與圓柱齒輪2相互咬合,在調整時,由于圓柱齒輪2是經過選定的,其外齒數量固定,打捆針3在與圓柱齒輪2的位置相對調整時是根據圓柱齒輪2的外齒位置進行調整,因此打捆針3每次轉動時的角度是固定的,對于沒有調節經驗的操作人員來說,只需根據調整方向以及相對圓柱齒輪2外齒的位置進行定向轉動即可,調整后再將打捆針3固定,圓柱齒輪2的外齒限定的移動位置可以使打捆針3直接實現精確轉動位移,方便了操作人員的調整。
具體地,U型架焊合11上套接有兩個圓柱齒輪2。
在U型架焊合11上套接固定兩個圓柱齒輪2,可以在U型架焊合11上安裝兩個打捆針3,從而增加對草捆的捆扎效果,當然,U型架焊合11上不僅限于套接兩個圓柱齒輪2,可以根據需求套接固定若干個圓柱齒輪2。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示出,打捆針3的底部形成有能夠與圓柱齒輪2固定的夾持機構4。
在打捆針3的底部形成夾持機構4,可以方便操作人員對夾持機構4進行操作,從而便于對打捆針3角度的調節。
具體地,如圖2所示,夾持機構4包括第一夾板41和與第一夾板41連接以夾持圓柱齒輪2的第二夾板42,兩個夾板對圓柱齒輪2進行夾持,從而實現與圓柱齒輪2以及U型架1的固定,進一步完成草捆捆扎工作。
進一步地,第一夾板41包括第一尾座411和第一連接板412,第二夾板42包括第二尾座421和第二連接板422,第一尾座411和第二尾座421上形成有通孔,第一尾座411和第二尾座421通過穿過通孔的緊固件5固定,第一連接板412與圓柱齒輪2相對的內壁上形成有與圓柱齒輪2的外齒配合的第一齒牙。
在第一夾板41上設置第一尾座411,可以使第一尾座411與第二夾板42上的第二尾座421通過緊固件5實現相互固定,由于第一尾座411和第二尾座421凸出于連接板,因此便于操作人員的拆裝。在第一連接板412的內壁上形成與圓柱齒輪2的外齒配合的第一齒牙,可以使第一連接板412與圓柱齒輪2緊密咬合,并且不會發生偏移,使第一連接板412與圓柱齒輪2良好地咬合固定在一起。并且,打捆針3可以通過第一連接板412上的第一齒牙與圓柱齒輪2的外齒相對配合實現定位轉動,轉動后緊密咬合,保證打捆針3的位置不會發生變化。
當然,第一連接板412的弧形內壁的內圓弧角度可以是180度,對圓柱齒輪2的外壁包裹范圍越大,其固定效果越好。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示出,第二連接板422與圓柱齒輪2相對的內壁上形成有與圓柱齒輪2的外齒配合的第二齒牙。
通過在第二連接板422上設置第二齒牙,可以輔助第一連接板412上的第一齒牙實現對打捆針3位置的固定,使打捆針3的固定效果更好,連接更緊固。當然,第二連接板422的弧形內壁的內圓弧角度也可以是180度。
進一步,圓柱齒輪2的外齒與第一齒牙、第二齒牙之間設有防護層。
設置防護層可以使第一齒牙、第二齒牙與圓柱齒輪2的外齒之間減小磨損,在長期工作過程中保護齒牙的完整性,不會由于磨損而產生縫隙,從而保證了打捆針3調節角度的精準度。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示出,U型架焊合11與U型架1可拆卸地連接。
通過設置U型架焊合11與U型架1可拆卸地連接,方便了圓柱齒輪2的安裝和拆卸,另外由于U型架焊合11長期受力,容易造成損壞,這樣也便于U型架焊合11的更換。
優選地,緊固件5包括螺栓和與螺栓套接的螺母。螺栓與螺母的相互配合使得打捆針3便于操作人員安裝和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示出,圓柱齒輪2為直齒圓柱齒輪2。將圓柱齒輪2設置為直齒圓柱齒輪2,可以方便打捆針3沿圓柱齒輪2的軸向移動,便于打捆針3的位置調節。
安裝時,選擇合適位置,將第一尾座411、第二尾座421、第一連接板412、第二連接板422分別從圓柱齒輪2的兩側套在圓柱齒輪2上,保證相互嚙合且各組打捆針3在圓柱齒輪2上的安裝角度相同,在第一尾座411和第二尾座421各安裝一組緊固件5。
打捆針3因俯仰角度不合適而與打捆機的夾繩盤等干涉或針尖角度不夠時,首先拆下緊固件5,調整第一連接板412和第二連接板422內部的第一齒牙、第二齒牙與圓柱齒輪2外齒嚙合的位置,使打捆針3俯仰角度、針尖高度實現改變。再通過緊固件5固定第一尾座411與第二尾座421,保證各組打捆針3同步調整或位置狀態一致。
打捆針3與打捆機側板、壓板或撥繩板等干涉時,應沿圓柱齒輪2軸向方向左右偏移調整。首先松動緊固件5,使第一齒牙、第二齒牙松動但仍處于嚙合狀態,然后左右滑動第一連接板412與第二連接板422,直到打捆針3與打捆機其他零部件沒有干涉時為止。最后通過緊固件5固定。
為進一步保證調整的精確度,可增加圓柱齒輪2的齒根圓、分度圓、齒頂圓的直徑,增加圓柱齒輪2齒數或減小圓柱齒輪2模數。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捆針架,通過在U型架的底部安裝固定圓柱齒輪,在打捆針的底部設置能夠與圓柱齒輪的外齒咬合固定的結構,使得打捆針在與圓柱齒輪固定時便于調整角度,且調整后角度保持不變,不會發生繞軸轉動。另外,由于圓柱齒輪可以根據需求選定,其外齒的數量固定,在調整打捆針時,打捆針可以根據與圓柱齒輪的咬合位置調整其固定位置,打捆針調節轉動的角度根據與圓柱齒輪外齒咬合的位置固定,因此便于操作人員調節。
雖然已經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及其優點,但是應當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改變、替代和變換。而且,本申請的范圍不僅限于說明書所描述的過程、設備、手段、方法和步驟的具體實施例。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從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將容易理解,根據本實用新型可以使用執行與在此所述的相應實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獲得與其基本相同的結果的、現有和將來要被開發的過程、設備、手段、方法或者步驟。因此,所附的權利要求旨在在它們的范圍內包括這樣的過程、設備、手段、方法或者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