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用設備,具體是一種農業用新型土壤改良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與人口的快速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斷在增加,土壤污染也不斷加重,土壤損失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并對于人類的生活構成了嚴重的危害;人們在認識到土壤污染的隱蔽性,嚴重性及不可逆性的同時,也認識到了對于土壤改良的重要性;因此,我們需要一種農業用新型土壤改良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業用新型土壤改良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農業用新型土壤改良機,包括水箱、固體肥料箱、第一電機、翻蓋鏟、第二電機和松土機;所述水箱設置在底座上,且水箱與底座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水箱設置有注水口、水管、流量控制閥和噴頭;所述注水口設置在水箱的頂端右側;所述水管設置在水箱的底部左側,且貫穿底座位于底座的縱向中心線上;所述流量控制閥設置在水管上,且位于底座的下方;所述噴頭設置在水管的末端;所述固體肥料箱設置在水箱左側;所述固體肥料箱設置有箱門,且箱門通過鉸鏈連接在固體肥料箱上方;所述第一電機設置在水箱內部,且由支撐架支撐固定住;所述第一電機設置有固定筒、螺旋桿、肥料輸送管、施肥口和電線;所述固定筒設置在電機和螺旋桿的外側;所述螺旋桿設置在固定筒內部;所述肥料輸送管設置在固定筒右下方;所述施肥口設置在底座下方,且位于噴頭后;所述翻蓋鏟設置在底座右下方;所述翻蓋鏟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設置在底座上,且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二電機設置在水箱左側,且第二電機由電機固定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二電機設置有電線、電機固定箱、轉動軸、萬向球和從動軸;所述電機固定箱設置在底座上,且通過螺絲固定住;所述轉動軸設置在第二電機上,且另一端連接有萬向球;所述從動軸設置在轉動軸連接著的萬向球下方,且另一端連接有另一個萬向球;所述松土機設置在從動軸連接的萬向球上,且松土機的中心高度要低于噴頭和施肥口的中心高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水口設置在水箱的頂端右側,且注水口上有密封裝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噴頭設置在水管的末端,且通過螺紋連接的方法和水管相固定,且噴頭是向四處噴灑。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體肥料箱設置在水箱左側,且通過固定板支撐固定住,且固體肥料箱的底板傾斜角度為45度角,且固體肥料箱的底端物料出口與固定筒的內筒相連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筒設置在電機和螺旋桿的外側,且包裹著電機和螺旋桿,且固定筒的端口與水箱通過無縫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桿設置在固定筒內部,且螺旋桿的外尺寸剛好與固定筒的內尺寸相等。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肥料輸送管設置在固定筒右下方,且肥料輸送管的上端進口剛好與螺旋桿的末端接觸。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蓋鏟設置在底座右下方,且通過固定板固定,且翻蓋鏟中部鏤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水箱裝載水源,從而在土壤改良機工作的時候通過水管上的噴頭向土壤中噴灑水,從而改變土壤的濕度;固體肥料箱儲存固體肥料,從而通過第一電機的工作帶動螺旋桿旋轉而將固體肥料帶入肥料輸送管中,在通過施肥口向松土后的土壤中添加固體肥料;固定筒一方面固定第一電機和螺旋桿,一方面限制固體肥料的輸送,從而保證固體肥料在螺旋桿的旋轉轉動下順利帶入到肥料輸送管中;第一電機的轉速可調,從而改變固體肥料的播散速度;翻蓋鏟采用中間部分鏤空,從而將松土機、噴頭和施肥口工作后的土壤蓋實,保證土壤改良機操作的有效性;流量控制閥控制著水管的水流量,從而針對不同的土壤濕度情況噴灑不同量的水;第二電機工作帶動轉動軸轉動,從而在萬向球的作用下帶動從動軸轉動,從而帶動松土機工作;電機固定箱固定第二電機,從而保證電機在工作的時候不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本實用新型農業用新型土壤改良機具有構造簡單,使用方便,土壤改良效果好、效率高,適合大規模推廣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農業用新型土壤改良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農業用新型土壤改良機中翻蓋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箱,2-注水口,3-固體肥料箱,4-箱門,5-固定筒,6-螺旋桿,7-第一電機,8-翻蓋鏟,9-肥料輸送管,10-施肥口,11-水管,12-流量控制閥,13-噴頭,14-電線,15-第二電機,16-電機固定箱,17-轉動軸,18-萬向球,19-從動軸,20-松土機,21-固定板,22-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農業用新型土壤改良機,包括水箱1、固體肥料箱3、第一電機7、翻蓋鏟8、第二電機15和松土機20;所述水箱1設置在底座22上,且水箱1與底座22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水箱1設置有注水口2、水管11、流量控制閥12和噴頭13;所述注水口2設置在水箱1的頂端右側,且注水口2上有密封裝置;所述水管11設置在水箱1的底部左側,且貫穿底座22位于底座22的縱向中心線上;所述流量控制閥12設置在水管11上,且位于底座22的下方;所述噴頭13設置在水管11的末端,且通過螺紋連接的方法和水管11相固定,且噴頭13是向四處噴灑;所述固體肥料箱3設置在水箱1左側,且通過固定板21支撐固定住,且固體肥料箱3的底板傾斜角度為45度角,且固體肥料箱3的底端物料出口與固定筒5的內筒相連通;所述固體肥料箱3設置有箱門4,且箱門4通過鉸鏈連接在固體肥料箱3上方;所述第一電機7設置在水箱1內部,且由支撐架支撐固定住;所述第一電機7設置有固定筒5、螺旋桿6、肥料輸送管9、施肥口10和電線14;所述固定筒5設置在電機7和螺旋桿6的外側,且包裹著電機7和螺旋桿6,且固定筒5的端口與水箱1通過無縫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螺旋桿6設置在固定筒5內部,且螺旋桿6的外尺寸剛好與固定筒5的內尺寸相等;所述肥料輸送管9設置在固定筒5右下方,且肥料輸送管9的上端進口剛好與螺旋桿6的末端接觸;所述施肥口10設置在底座22下方,且位于噴頭13后;所述翻蓋鏟8設置在底座22右下方,且通過固定板21固定,且翻蓋鏟8中部鏤空;所述翻蓋鏟8設置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設置在底座22上,且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22上;所述第二電機15設置在水箱1左側,且第二電機15由電機固定箱16固定在底座22上;所述第二電機15設置有電線14、電機固定箱16、轉動軸17、萬向球18和從動軸19;所述電機固定箱16設置在底座22上,且通過螺絲固定住;所述轉動軸17設置在第二電機15上,且另一端連接有萬向球18;所述從動軸19設置在轉動軸17連接著的萬向球18下方,且另一端連接有另一個萬向球18;所述松土機20設置在從動軸19連接的萬向球18上,且松土機20的中心高度要低于噴頭13和施肥口10的中心高度;水箱1裝載水源,從而在土壤改良機工作的時候通過水管11上的噴頭13向土壤中噴灑水,從而改變土壤的濕度;固體肥料箱3儲存固體肥料,從而通過第一電機7的工作帶動螺旋桿6旋轉而將固體肥料帶入肥料輸送管9中,在通過施肥口10向松土后的土壤中添加固體肥料;固定筒5一方面固定第一電機7和螺旋桿6,一方面限制固體肥料的輸送,從而保證固體肥料在螺旋桿6的旋轉轉動下順利帶入到肥料輸送管9中;第一電機7的轉速可調,從而改變固體肥料的播散速度;翻蓋鏟8采用中間部分鏤空,從而將松土機20、噴頭13和施肥口10工作后的土壤蓋實,保證土壤改良機操作的有效性;流量控制閥12控制著水管11的水流量,從而針對不同的土壤濕度情況噴灑不同量的水;第二電機15工作帶動轉動軸17轉動,從而在萬向球18的作用下帶動從動軸19轉動,從而帶動松土機20工作;電機固定箱16固定第二電機15,從而保證電機在工作的時候不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