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氣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二氧化碳氣肥的釋放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氣體是作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二氧化碳供給不足會直接影響蔬菜正常的光合作用,而造成減產減收,它對作物生長發(fā)育起著與水肥同等的作用。溫室大棚一般用于寒冷季節(jié)的蔬菜、水果和花卉的生產,為了保持溫室大棚里的一定溫度,通常大棚都是封閉的,這樣,勢必造成了溫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越來越低,使溫室大棚中的作物光合作用非常緩慢,有時甚至會停止光合作用,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日光溫室種植中二氧化碳氣體的人工補充,把二氧化碳氣體稱之為“氣體肥料”,并把二氧化碳氣體的人工補充列為日光溫室種植中作物增產的重要措施。所以日光溫室種植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增施技術是一種實現蔬菜高產、優(yōu)質、抗病的重要技術措施越來越受到廣大菜農的關注。
發(fā)達國家70年代末就已經普及推廣了增施二氧化碳氣肥的裝置和方法,且使用效果很好,而在我國二氧化碳氣肥增施技術推廣已近10年,目前,國內二氧化碳氣肥施用方法及不足之處主要有:
1、高壓液體二氧化碳氣肥:即是將CO2壓縮在高壓鋼瓶里控制使用,缺點是釋放量難以控制,持續(xù)時間短,且操作運輸不便。
2、固體干冰:將二氧化碳低溫高壓加工成干冰,成本高,運輸困難,不宜普遍推廣。
3、固體顆粒氣肥:是一種顆粒型或圓柱型顆粒,使用時按要求將顆粒均勻埋于作物行間,表面覆土2厘米,缺點是二氧化碳比重大于空氣,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4、燃燒法:在溫室大棚內點燃木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的同時還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所需增設安裝氣體凈化裝置,成本高,操作麻煩。
5、化學反應法:即用碳酸氫銨與硫酸發(fā)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使用時操作繁瑣,又不安全,硫酸泄漏會燒傷使用者或燒壞衣服物品等。
以上種種方法因為存在各自的不足制約了二氧化碳氣肥技術的發(fā)展,至今難以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二氧化碳氣肥的釋放系統(tǒng),解決現有的二氧化碳氣肥釋放系統(tǒng)的釋放效率低、使用過程不安體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二氧化碳氣肥的釋放系統(tǒng),包括二氧化碳貯罐,所述二氧化碳貯罐與二氧化碳氣化器連接,所述二氧化碳氣化器的出氣口連接有通入大棚內的總管,所述總管上連接有支管,所述支管的管徑小于所述總管的管徑,所述支管的管壁上設置有排氣孔。
其中,優(yōu)選地,所述總管的管徑為2~4cm。
其中,優(yōu)選地,所述排氣孔的孔徑為2~5mm。
其中,優(yōu)選地,所述大棚內設置有用于攪勻棚內空氣的風扇。
其中,優(yōu)選地,所述支管上設置有支管入口閥門,所述總管上設置有調節(jié)閥。
其中,優(yōu)選地,所述大棚內設置有二氧化碳含量探測器,所述二氧化碳含量探測器通過遠傳給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據接收到的大棚內的二氧化碳含量信息控制入口閥門和調節(jié)閥的流量大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施用效率高:本實用新型中的二氧化碳貯罐,采用外購高純液體二氧化碳有嚴格的質量要求,純度高,雜質少,在棚外裝卸、輸送、調節(jié)過程均在密閉管道內進行,沒有泄漏;棚內設有風扇和閥門控制,空間二氧化碳分布均勻,且本方案可實現棚內二氧化碳氣體的連續(xù)釋放,這對提高二氧化碳氣肥肥效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使用過程安全:二氧化碳貯罐雖然是壓力容器,但壓力表、液位計及安全閥等配套設施完備,氣相輸送依靠罐內壓力,不需提供其它動力和介質;外購液體二氧化碳由專有槽車按需送貨,直接卸入貯罐,運輸安全。
3.控制方便快捷:液體貯罐壓力穩(wěn)定,保證隨時穩(wěn)定施用,可根據液位情況及使用周期,提前通知供貨,基本杜絕斷貨的情況發(fā)生,以免半途終止供應給作物生長帶來重大損失。二氧化碳氣相可通過預先設定的氣量、時間、棚內二氧化碳的濃度等參數進行遠程控制,可防止因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或過低給作物帶來的危害,使?jié)舛瓤刂圃谧魑镲柡忘c附近;獨立小棚可用手動檢測及閥門控制來完成,也十分方便。
4.投資少,成本低:上述方案中投入設備最貴的二氧化碳貯罐,也就20萬左右,屬一次性投資,使用時間很長(一般可用30年),維護費用也很低,其它遠程自動控制儀、氣化器、輸送管線、風扇、手攜式小型二氧化碳檢測儀等均較便宜,也不太會損壞,遠比燃燒法、化學反應法等成本低、效率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后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二氧化碳氣肥的釋放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中,1.二氧化碳貯罐,2.二氧化碳氣化器,3.總管,4.支管,5.風扇,6.調節(jié)閥,7.入口閥門,8.控制中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后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二氧化碳氣肥的釋放系統(tǒng),包括二氧化碳貯罐1,二氧化碳貯罐1與二氧化碳氣化器2連接,二氧化碳氣化器2的出氣口連接有通入大棚內的總管3,總管3上連接有支管4,支管4的管徑小于總管3 的管徑,支管4的管壁上設置有排氣孔。本實用新型采用貯罐集中供氣,一是外購高純液體二氧化碳有嚴格的質量要求,純度高,雜質少,氣肥質量不會產生大的波動,易于釋放量的平穩(wěn)控制;二是供貨量可以保證,可杜絕因各種外部因素帶來的斷貨現象,特別是深冬期間棚內不放風,追施二氧化碳的時間絕不能間斷,以影響氣肥。通過預先設定的氣量、時間、二氧化碳的濃度等參數對棚內二氧化碳的釋放量進行遠程控制,或可用手動檢測及閥門控制,確保棚內二氧化碳含量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生長的成效得以保證,對達到一定用量的大棚基地,可聯系二氧化碳供應商在現場立罐,產品供應由他們一手負責,大棚經營者只需根據作物品種及對二氧化碳的需求特點,配備后續(xù)輸送管線、風扇5、檢測儀、流量控制系統(tǒng)等,即可投入連續(xù)不間斷釋放。
另外,二氧化碳貯罐1立于棚外,裝卸、輸送、調節(jié)過程均在密閉管道內進行,沒有泄漏;棚內設有風扇5和閥門控制,空間二氧化碳分布均勻,且可實現棚內二氧化碳氣體的連續(xù)釋放,這對提高二氧化碳氣肥肥效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中,總管3的管徑為3cm,排氣孔的孔徑為4mm。在本實用新型中,總管3的管徑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為2~4cm,排氣孔的孔徑可以為2~5mm,排氣孔為多個,布滿在支管4上。
其中,大棚內設置有用于攪勻棚內空氣的風扇5。
其中,支管4上設置有支管4入口閥門7,總管3上設置有調節(jié)閥6。大棚內設置有二氧化碳含量探測器,二氧化碳含量探測器通過遠傳給控制中心8,控制中心8根據接收到的大棚內的二氧化碳含量信息控制入口閥門7和調節(jié)閥6 的流量大小。因不同作物、不同時段對二氧化碳的需求量不同,需要較頻繁地進行調節(jié),所以需將棚內二氧化碳含量信息通過遠傳給控制中心8實現自動調節(jié)。小型大棚不設自動調節(jié)系統(tǒng),可以用手攜式小型二氧化碳檢測儀定期檢測,手動調節(jié)氣化器出口閥門來完成。
采用本實用新型中二氧化碳氣肥的釋放系統(tǒng)的供氣方法:
1.外購高純液體二氧化碳卸入液體貯罐,罐內壓力保持2.0Mpa;施用時將貯罐內液體二氧化碳進入氣化器,將液相的二氧化碳氣化成氣相,在罐內壓力的推動下氣相進入輸送總管3(總管3直徑與大棚容積相關,一般直徑為3cm,可根據棚大小調整)再經調節(jié)閥6送入棚內各支管4(支管4直徑小于總管3,管壁排列眾多小孔,孔徑視情況而定)。
2.支管4二氧化碳從小孔內直接發(fā)散至大棚,同時在棚內適當位置加裝若干個風扇5,以攪勻棚內空氣,也可通過調節(jié)支管4入口閥門7,盡量使二氧化碳能在棚內均勻分布。
3、因不同作物、不同時段對二氧化碳的需求量不同,需要較頻繁地進行調節(jié),所以需將棚內二氧化碳含量信息通過遠傳給控制中心8實現自動調節(jié)。
4、小型大棚不設自動調節(jié)系統(tǒng),可以用手攜式小型二氧化碳檢測儀定期檢測,手動調節(jié)氣化器出口閥門來完成。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