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農作物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植物播種輪。
背景技術:
播種機是育秧作業廣泛使用的農用機械,可有效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育秧質量,降低勞作強度,提升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是農業大發展必不可少的諸多農用機械中的一種。播種的行距應一致,且能按照農業生產的需要調整行間距離;播種均勻,每行的種子數量應一致,而且要合乎農業技術要求,保證種子有適當的營養面積;播種深度應一致,并且使種子播到有足夠水分的土層中,使種子出芽順利,不致因過旱而旱死,或因過深而出苗困難;在播種過程中,種子經過各個機構均不致遭受損傷而妨害發芽。在播種機的應用上,務必使播種機在播撒種子的過程中,播撒均勻。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植物播種輪,以解決挖泥泵管固定穩定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植物播種輪,包括本體,所述本體的側端開有篩網槽,所述本體的腔體內設有安裝座,該安裝座上設有風扇座,該風扇座與所述安裝座轉動配合,所述風扇座的側端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若干個扇葉,且所述風扇座能夠與電機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體的側面開有若干個側撒孔。
進一步的,所述本體通過篩網槽匹配有篩網。
進一步的,所述曬網槽的上下側分別設有橡膠墊。
進一步的,所述橡膠墊的厚度為1mm。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植物播種輪具有以下優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植物播種輪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工作時整個裝置穩定不左右浮動,因此該播種輪不會左右搖擺,避免了種子因輪體搖擺而被擠碎,不破壞種子,出苗率高。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植物播種輪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植物播種輪主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本體,2-篩網槽,3-側撒孔,4-安裝座,5-風扇座,6-扇葉。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所示,一種植物播種輪,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的側端開有篩網槽2,所述本體1的腔體內設有安裝座4,該安裝座4上設有風扇座5,該風扇座5與所述安裝座4轉動配合,所述風扇座5的側端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若干個扇葉6,且所述風扇座5能夠與電機連接。
所述體1的側面開有若干個側撒孔3。
所述本體1通過篩網槽2匹配有篩網。
所述曬網槽2的上下側分別設有橡膠墊。
所述橡膠墊的厚度為1mm。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