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用菌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裝置。
背景技術:
八十年代初期以來,食用菌栽培做為一項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好項目在中國得以迅猛發展,食用菌產品曾一度供不應求,賣價不菲。食用菌產業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短平快農村經濟發展項目,發展食用菌產業符合人們消費增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農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徑。
21世紀食用菌將發展成為人類主要的蛋白質食品之一,2005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1200萬噸,居世界第一,據中國食用菌商務網調查統計,2010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2000萬噸,占世界70%。而現有的食用菌液體菌種工廠化生產栽培技術,則大大提升了中國食用菌生產水平,它是具有現代農業特征的產業化生產方式,其采用工業化的技術手段,在相對可控環境設施條件下,組織高效率的機械化流水線作業,實現食用菌的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栽培具有生產周期短、產品質量高、不受季節性和區域性限制等優勢。
目前,食用菌工廠化栽培主要是采用將培養基質裝于栽培瓶的方式,從而有利于進行規范化的栽培管理,便于進行機械化操作,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成品率和產品質量。目前金針菇、秀珍菇、杏鮑菇、蟹味菇等多種食用菌均已實現工廠化生產。由于栽培瓶都是采用普通瓶子造型,瓶壁周身和底部平滑封閉,為了方便運送和操作,通常將栽培瓶安放于與之配套的托承運輸工具——周轉筐內進行輸送轉移。因為現有的栽培瓶和周轉筐是分開的,栽培瓶直接放在周轉筐的底壁上,沒有專門的固定結構來固定栽培瓶,無法保證栽培瓶的穩定性。在輸送過程中出現較大抖動時,栽培瓶容易從周轉筐中掉出來;在后續出菇管理過程中,栽培瓶需要傾斜擺放時,亦容易從周轉筐中掉出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避免栽培瓶從周轉筐內滑落,便于機械手操作的食用菌栽培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食用菌栽培裝置,包括周轉筐,還包括與該周轉筐相適應的筐罩,在該筐罩的上部均勻布置有若干瓶口,在該瓶口上安裝有頂蓋,所述筐罩固接在周轉筐上,該周轉筐、筐罩與頂蓋之間形成一栽培腔。
所述周轉筐和筐罩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為方便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瓶栽的裝瓶生產線配套,所述周轉筐和筐罩的相接面采用正方形,所述瓶口有16個。
為在養菌時便于增加本實用新型栽培腔內的通氧量,促進菌絲生長,在所述周轉筐的底部設有若干通孔,在各所述通孔上安裝有一底蓋。
所述通孔與瓶口對應布置。
在所述周轉筐的底部設有若干加強筋。
為使本實用新型可以疊加放置而不被壓塌,在所述周轉筐與筐罩內部設有若干上下相接的加強柱。
所述筐罩通過卡接安裝在周轉筐上。
在所述周轉筐的底部四周設有若干支撐腳。
在所述筐罩下部外側四周設有若干加強板。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現有周轉筐上方固接一帶有若干瓶口的筐罩,在瓶口上安裝頂蓋,使周轉筐、筐罩與頂蓋之間形成一中空的栽培腔,將栽培與周轉功能有效地集于一體,即便于機械手操作,又能避免筐罩在傳送帶輸送過程中和栽培后期從周轉筐上滑落;筐罩可從周轉筐上方分離使栽培腔一分為二,便于栽培腔內培養基的后續清理,避免廢料殘留。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直接栽培并與現有裝瓶生產線上的機械手配合操作,適用于多種食用菌的工廠化栽培。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俯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仰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A-A處剖視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B-B處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1C-C處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從圖1至圖6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這種食用菌栽培裝置,包括周轉筐1、筐罩2和若干頂蓋3,在筐罩2上方均勻布置有若干瓶口21,頂蓋3安裝在各瓶口21上,在筐罩2的底部外側四周設有若干卡扣22,在與各卡扣22對應的周轉筐1上部外側四周設有若干卡槽14,筐罩2通過卡扣22與卡槽14配合卡接安裝在周轉筐1上,在周轉筐1、筐罩2與頂蓋3之間形成一栽培腔4。
本實用新型的周轉筐1和筐罩2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從圖1至圖3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筐罩2的下部與周轉筐1的上部采用相對應的正方形,周轉筐1和筐罩2的相接面采用正方形,瓶口21有16個并呈四乘四的均勻布置。
從圖1至圖6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底蓋5,在周轉筐1的底部與各瓶口21對應處均設有通孔11,底蓋5安裝在各相應通孔11的底部。
從圖1至圖6可以看出,在本實用新型周轉筐1的底部設有若干加強筋12,在周轉筐1與筐罩2內部設有若干上下相接的加強柱13,在周轉筐1的底部四周設有若干支撐腳15,在筐罩2下部外側四周設有若干加強板23。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如下:
1、將筐罩2的卡扣22與周轉筐1的卡槽14扣緊,并蓋上底蓋5;
2、從瓶口21向栽培腔4底部裝上食用菌栽培基質;
3、蓋上頂蓋3,進行滅菌;
4、接種時,打開頂蓋3將菌種接種到培養基質中,再蓋上頂蓋3進行養菌;
5、當菌絲長滿底部時,打開底蓋5進行通氧;
6、栽培后期,打開頂蓋3,進行出菇管理;
7、栽培結束后,從周轉筐1上分離筐罩2,清理廢料。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多種食用菌的工廠化栽培,包括秀珍菇,杏鮑菇、真姬菇、金針菇等,但不限于上述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