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03812閱讀:526來源:國知局

本發(fā)明涉及農(nóng)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葉菌唑是一種新的、廣譜內(nèi)吸性殺菌劑。主要用于防治小麥殼針孢、穗鐮刀菌、葉銹病、條銹病、白粉病、穎枯病;大麥矮形銹病、白粉病、喙孢屬;黑麥喙孢屬、葉銹病;燕麥冠銹病,小黑麥(小麥與黑麥雜交)葉銹病、殼針孢。對殼針孢屬和銹病活性優(yōu)異,兼具優(yōu)良的保護及治療作用。對小麥的穎枯病特別有效,預防、治療效果俱佳。

咪鮮胺是一種廣譜殺菌劑,對多種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顯的防效,也可以與大多數(shù)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混用,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咪鮮胺對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觀賞植物上的多種病害具有治療和鏟除作用。咪鮮胺為高效、廣譜、低毒型殺菌劑,具有預防保護治療等多重作用,內(nèi)含咪鮮胺為咪唑類廣譜殺菌劑。

但是,含有單一成份的殺菌劑因連續(xù)使用,病原菌容易產(chǎn)生抗藥性。

本發(fā)明通過葉菌唑和咪鮮胺的合理復配及與填料、助劑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來實現(xiàn)擴大殺菌譜、延長有效期的作用。通過葉菌唑和咪鮮胺的復配及與填料、助劑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實際的殺菌效果,降低殺菌劑的使用量,并能大大提高對病菌的防治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A組分 葉菌唑 1~85份

B組分 咪鮮胺 1~85份

C組分 33~80份;

其中,所述C組分包括填料、助劑中一種或多種,所述助劑包括pH調(diào)節(jié)劑1~10份、分散劑0.5~10份、潤濕劑0.5~5份、崩解劑0.5~10份、抗氧化劑0~2份、粘結(jié)劑0.5~10份、抗凍劑0~10份、增稠劑0~5份,消泡劑0~2份中一種或多種,所述填料為溶劑或固體載體;所述填料為30~65份。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加入溶劑、助劑配成水劑、乳油、可溶性液劑、水乳劑、微乳劑、懸浮劑、懸乳劑;所述溶劑包括水、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丙酮、甲苯、二甲苯、氯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吡咯烷酮、環(huán)己酮、丁醇、戊醇、脂類、二甲基亞砜、石油餾出物、生物溶劑、礦物油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加入固體載體、助劑配成粉劑、可溶性粉劑、可濕性粉劑、可溶粒劑、水分散性粒劑、微膠囊劑、可溶片劑。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固體載體包括膨潤土、白炭黑、葡萄糖、淀粉、硅藻土、陶土、高嶺土、氯化鈉、氯化鉀、硫酸鈉、改性乳糖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固體載體中改性乳糖為聚丙烯酸-乳糖共聚物-殼聚糖復合物,所述乳糖共聚物為乳糖與羥甲基纖維素鈉、多異氰酸酯的共聚物。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分散劑包括木質(zhì)素磺酸鹽、丙烯酸共聚物鹽、聚羧酸鹽、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烷基苯磺酸酯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潤濕劑包括十二烷基磷酸鹽、十二烷基苯磺酸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酚磺酸鹽甲醛縮合物、聚磺酸鹽、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鹽、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劑包括特丁基對苯二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粘結(jié)劑包括淀粉、羧甲基纖維素鈉、阿拉伯樹膠、黃原膠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pH調(diào)節(jié)劑包括磷酸二氫鹽、檸檬酸、檸檬酸-K2HPO4緩沖溶液中一種或多種。

參考以下詳細說明更易于理解本申請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方面和優(yōu)點。

具體實施方式

參選以下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法的詳述以及包括的實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以及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fā)明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當存在矛盾時,以本說明書中的定義為準。

如本文所用術語“由…制備”與“包含”同義。本文中所用的術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變形,意在覆蓋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組合物、步驟、方法、制品或裝置不必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確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種組合物、步驟、方法、制品或裝置所固有的要素。

連接詞“由…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驟或組分。如果用于權(quán)利要求中,此短語將使權(quán)利要求為封閉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與其相關的常規(guī)雜質(zhì)除外。當短語“由…組成”出現(xiàn)在權(quán)利要求主體的子句中而不是緊接在主題之后時,其僅限定在該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為整體的所述權(quán)利要求之外。

當量、濃度、或者其它值或參數(shù)以范圍、優(yōu)選范圍、或一系列上限優(yōu)選值和下限優(yōu)選值限定的范圍表示時,這應當被理解為具體公開了由任何范圍上限或優(yōu)選值與任何范圍下限或優(yōu)選值的任一配對所形成的所有范圍,而不論該范圍是否單獨公開了。例如,當公開了范圍“1至5”時,所描述的范圍應被解釋為包括范圍“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當數(shù)值范圍在本文中被描述時,除非另外說明,否則該范圍意圖包括其端值和在該范圍內(nèi)的所有整數(shù)和分數(shù)。

單數(shù)形式包括復數(shù)討論對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選的”或者“任意一種”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項或事件可以發(fā)生或不發(fā)生,而且該描述包括事件發(fā)生的情形和事件不發(fā)生的情形。

說明書和權(quán)利要求書中的近似用語用來修飾數(shù)量,表示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該具體數(shù)量,還包括與該數(shù)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會導致相關基本功能的改變的修正的部分。相應的,用“大約”、“約”等修飾一個數(shù)值,意為本發(fā)明不限于該精確數(shù)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語可能對應于測量數(shù)值的儀器的精度。在本申請說明書和權(quán)利要求書中,范圍限定可以組合和/或互換,如果沒有另外說明這些范圍包括其間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圍。

此外,本發(fā)明要素或組分前的不定冠詞“一種”和“一個”對要素或組分的數(shù)量要求(即出現(xiàn)次數(shù))無限制性。因此“一個”或“一種”應被解讀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并且單數(shù)形式的要素或組分也包括復數(shù)形式,除非所述數(shù)量明顯旨指單數(shù)形式。

“聚合物”意指通過聚合相同或不同類型的單體所制備的聚合化合物。通用術語“聚合物”包含術語“均聚物”、“共聚物”、“三元共聚物”與“共聚體”。

“共聚體”意指通過聚合至少兩種不同單體制備的聚合物。通用術語“共聚體”包括術語“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兩種不同單體制備的聚合物)與術語“三元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三種不同單體制備的聚合物)。其亦包含通過聚合四或更多種單體而制造的聚合物。“共混物”意指兩種或兩種以上聚合物通過物理的或化學的方法共同混合而形成的聚合物。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A組分 葉菌唑 1~85份

B組分 咪鮮胺 1~85份

C組分 33~80份;

其中,所述C組分包括填料、助劑中一種或多種,所述助劑包括pH調(diào)節(jié)劑1~10份、分散劑0.5~10份、潤濕劑0.5~5份、崩解劑0.5~10份、抗氧化劑0~2份、粘結(jié)劑0.5~10份、抗凍劑0~10份、增稠劑0~5份,消泡劑0~2份中一種或多種,所述填料為溶劑或固體載體;所述填料為30~65份。

優(yōu)選地,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A組分 葉菌唑 1~30份

B組分 咪鮮胺 1~40份

C組分 33~80份。

葉菌唑

葉菌唑(Metconazole)作用機理與特點麥角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脫甲基化酶抑制劑。雖然作用機理與其他三唑類殺菌劑一樣,但活性譜則差別較大。兩種異構(gòu)體都有殺菌活性,葉菌唑的殺真菌譜非常廣泛,且活性極佳。葉菌唑田間施用對谷類作物殼針孢、鐮孢霉和柄銹菌植病有卓越效果。葉菌唑同傳統(tǒng)殺茵劑相比,劑量極低而防治谷類植病范圍卻很廣。其結(jié)構(gòu)式如下:

適宜作物與安全性小麥、大麥、燕麥、黑麥、小黑麥等作物。葉菌唑?qū)Ψ前袠松锏投荆昧康投鴼⒕钚愿撸h(huán)境前景佳。

葉菌唑是一種新的、廣譜內(nèi)吸性殺菌劑。主要用于防治小麥殼針孢、穗鐮刀菌、葉銹病、條銹病、白粉病、穎枯病;大麥矮形銹病、白粉病、喙孢屬;黑麥喙孢屬、葉銹病;燕麥冠銹病,小黑麥(小麥與黑麥雜交)葉銹病、殼針孢。對殼針孢屬和銹病活性優(yōu)異,兼具優(yōu)良的保護及治療作用。對小麥的紋枯病特別有效,預防、治療效果俱佳。

咪鮮胺

咪鮮胺是一種廣譜殺菌劑,對多種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顯的防效,也可以與大多數(shù)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混用,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其結(jié)構(gòu)為:

咪鮮胺對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觀賞植物上的多種病害具有治療和鏟除作用。咪鮮胺為高效、廣譜、低毒型殺菌劑,具有預防保護治療等多重作用,內(nèi)含咪鮮胺為咪唑類廣譜殺菌劑。通過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無內(nèi)吸作用,對于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種病害防效極佳。采用基因誘導技術,激活植物抗病基因表達,速效性好,持效期長。用于油籽、葡萄可防治鏈格孢屬、葡萄孢屬、假尾孢屬、埋核盤菌屬、核盤菌屬真菌。用于豆科植物可防治殼二孢屬、葡萄孢屬和甜菜上的生尾孢屬和白粉菌屬,用于種子處理可防治禾谷類作物上的旋孢腔菌屬、鐮孢屬、核腔菌屬、殼針孢屬真菌引起的病害。對于水果、蔬菜在收獲前期噴施或收獲后浸漬可預防儲存期腐爛。也可防治花椰菜葉斑病、水稻稻瘟病和辣椒、荔枝、香蕉等水果的炭疽病。一種高效、殺菌譜廣,但成本高,作用位點單一,通過抑制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使病菌細胞膜失去正常功能,病菌易產(chǎn)生抗藥性。

填料

填料是為了荷載或稀釋農(nóng)藥的惰性成分,使農(nóng)藥制劑具有流動性、分散性和方便使用。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加入溶劑、助劑配成水劑、乳油、可溶性液劑、水乳劑、微乳劑、懸浮劑、懸乳劑;所述溶劑包括水、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丙酮、甲苯、二甲苯、氯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吡咯烷酮、環(huán)己酮、丁醇、戊醇、脂類、二甲基亞砜、石油餾出物、生物溶劑、礦物油中一種或多種;優(yōu)選地,所述溶劑包括水、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生物溶劑、礦物油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加入固體載體、助劑配成粉劑、可溶性粉劑、可濕性粉劑、可溶粒劑、水分散性粒劑、微膠囊劑、可溶片劑。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固體載體包括膨潤土、白炭黑、葡萄糖、淀粉、硅藻土、陶土、高嶺土、氯化鈉、氯化鉀、硫酸鈉、改性乳糖中一種或多種。

高分子材料作為固體載體廣泛用于藥物釋放體系,主要有以下原因:(1)大尺寸的分子能在需要釋放藥物的部位停留較長時間;(2)通過擴散或高分子載體材料的降解作用可以實現(xiàn)藥物緩慢釋放或在控制條件下釋放;(3)可以將靶向釋放藥物或控制釋放速率的功能基團引入高分子載體。

乳糖

乳糖是一種雙糖,英文名稱為Lactose;由一分子β-D-半乳糖和一分子α-D-葡萄糖在β-1,4-位形成糖苷鍵相連。分子式C12H22O11。有兩種端基異構(gòu)體:α-乳糖和β-乳糖,在水溶液中可互相轉(zhuǎn)化。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固體載體中改性乳糖為聚丙烯酸-乳糖共聚物-殼聚糖復合物,所述乳糖共聚物為乳糖與羥甲基纖維素鈉、多異氰酸酯的共聚物。

殼聚糖

殼聚糖(Chitosan,CS)又稱脫乙酰甲殼素,是甲殼素(Chitin)水解氨基乙酰基基團經(jīng)過脫乙酰化過程(脫乙酰度>60%)得到的一種直鏈大分子生物多糖,其結(jié)構(gòu)與纖維素相似,是地球上僅次于纖維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資源,是自然界中唯一的天然陽離子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黏附性、抗菌和促凝血等性能,并且無毒、價格便宜。

殼聚糖是甲殼素部分脫N-乙酰基的產(chǎn)物,屬氨基多糖類,化學名為β-(1,4)-2-氨基-2-脫氧-D-葡萄糖,分子鏈由β-(1,4)-2-乙酰胺基-D-葡糖單元和β-(1,4)-2-氨基-D-葡糖單元以β-(1,4)糖苷鍵連接,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可降解性以及無毒性。殼聚糖具有優(yōu)良的生物活性是因為其脫乙酰后分子鏈中含有大量的氨基。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殼聚糖的重均分子量為5000~10000。

重均分子量是基于凝膠滲透色譜法(簡稱為“GPC”。)測定而進行聚苯乙烯換算后的值。GPC的測定條件采用本領域常規(guī)的條件測試,例如,可采用下述的方式測試得到。

柱:將下述柱串聯(lián)連接而使用。

“TSKgelG5000”(7.8mmI.D.×30cm)×1根

“TSKgelG4000”(7.8mmI.D.×30cm)×1根

“TSKgelG3000”(7.8mmI.D.×30cm)×1根

“TSKgelG2000”(7.8mmI.D.×30cm)×1根

檢測器:RI(差示折射計);柱溫度:40℃;洗脫液:四氫呋喃(THF);流速:1.0mL/分鐘;注入量:100μL(試樣濃度4mg/mL的四氫呋喃溶液);標準試樣:使用下述單分散聚苯乙烯,制作標準曲線。

所述改性乳糖的制備方法如下:

(1)乳糖共聚物:向反應器中加入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乙酸乙酯、乳糖、羧甲基纖維素鈉,滴入催化劑二月桂酸二丁基錫(DBTDL),在70℃-90℃條件下,攪拌1-3h,得到聚氨酯預聚體;將反應體系降溫至40℃-70℃,加入二羥甲基丙酸,擴鏈反應3h,加入擴鏈劑1,4-丁二醇,繼續(xù)擴鏈反應0.5h;將反應體系降溫到40℃,滴加三乙胺,中和反應0.5h;再將反應體系降到30℃,加入去離子水,攪拌1-3h,85℃下減壓蒸餾,60℃真空干燥,得到乳糖共聚物;所述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所述乙酸乙酯、所述乳糖、所述羧甲基纖維素鈉、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錫、所述二羥甲基丙酸、所述1,4-丁二醇、所述三乙胺的重量比為1:(5~10):(1~1.5):(0.1~0.2):(0.001~0.003):(0.03~0.07):(0.05~0.1):(0.8~1.2);

(2)將殼聚糖加入至質(zhì)量分數(shù)為2%乙酸水溶液中,攪拌完全溶解后,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鈉,攪拌1~3h,過濾,用丙酮洗滌,60℃真空干燥;將十二烷基磺酸鈉改性殼聚糖、乳糖共聚物、二甲基亞砜、二月桂酸二丁基錫加入至反應器中,反應24h,然后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的三羥甲基氨基甲烷水溶液與甲醇混合液(體積比為1:3),過濾,用乙醚淋洗,35℃減壓干燥20h,得殼聚糖接枝共聚物;所述殼聚糖與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鈉的重量比為1:(0.2~0.7);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鈉改性殼聚糖、所述乳糖共聚物、所述二甲基亞砜、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錫、所述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重量比為1:(0.8~2):(5~12):(0.001~0.003):(0.02~0.07);

(3)向反應器中加入丙烯酸、去離子水加入到反應器中,然后緩慢加入殼聚糖接枝共聚物攪拌至固體完全溶解,升溫至80℃,加入過硫酸鉀聚合反應2h,降溫至60℃,加入戊二醛水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0.25%)進行交聯(lián)反應1h,降溫至室溫,過濾,60℃減壓干燥24h,得到改性乳糖;所述丙烯酸與所述去離子水、所述殼聚糖接枝共聚物、所述過硫酸鉀、所述戊二醛水溶液的重量比為1:(10~20):(0.5~1):(0.001~0.005):(0.02~0.07)。

本發(fā)明中通過改性乳糖為固體載體來釋放藥物,具有可生物降解、pH響應性、多室結(jié)構(gòu)的功能性微膠囊能夠?qū)崿F(xiàn):(1)藥物緩釋,降低藥物毒副作用,延長藥物生物活性;(2)降解吸收,不會使人體產(chǎn)生免疫性;(3)在特定pH環(huán)境下釋放藥物。乳糖是一種雙糖,分子中含有羥基,具有許多獨特的物理和生化性質(zhì),使得固體表面的親水性增加,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降解產(chǎn)物為酯環(huán)二胺,對植物基本無毒無害;使用IPDI合成的乳糖共聚物具有降解產(chǎn)物對環(huán)境無毒害;殼聚糖脫乙酰后分子鏈中含有大量的氨基具有優(yōu)良的生物活性;本發(fā)明通過乳糖與羥甲基纖維素鈉、多異氰酸酯共聚得到乳糖共聚物,再與殼聚糖、丙烯酸反應得到聚丙烯酸-乳糖共聚物-殼聚糖復合物,即改性乳糖,所述改性乳糖具有控制藥物釋放速率,可生物降解、pH響應性、多室結(jié)構(gòu)的功能性,提高葉菌唑和咪鮮胺的穩(wěn)定性、延長了葉菌唑和咪鮮胺在植物體內(nèi)的作用時間,改善了固體載體輸送系統(tǒng)的控釋性能,促使其協(xié)調(diào)作用,藥效充分發(fā)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分散劑包括木質(zhì)素磺酸鹽、丙烯酸共聚物鹽、聚羧酸鹽、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烷基苯磺酸酯中一種或多種;優(yōu)選地,所述分散劑包括木質(zhì)素磺酸鹽、丙烯酸共聚物鹽、聚羧酸鹽中一種或多種。

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鹽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

(1)將環(huán)己烷和丙烯酸加入到反應器中,并加熱至60~90℃,將溶解在環(huán)己烷中的、馬來酸酐、丁烯縮醛和過氧化十二酞滴加到反應器中,攪拌原料,反應6~10h;所述丙烯酸與所述馬來酸酐、所述丁烯縮醛的重量比為1:(0.2~0.7):(0.5~0.8);所述丙烯酸與所述環(huán)己烷、所述過氧化十二酞的重量比為1:12:0.03;

(2)將步驟(1)反應后的漿狀混合物減壓濃縮,除去共聚物中的溶劑,加入去離子水,攪拌,用0.1mol/L的氫氧化鈉中和體系中pH至7~8,得丙烯酸共聚物鈉鹽的水溶液;所述丙烯酸共聚物與去離子水的重量比為1:(8~13)。

本發(fā)明中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鹽通過丙烯酸與馬來酸酐、丁烯縮醛工具反應得到,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鹽具有空間穩(wěn)定作用、較強的抗硬水能力,成立性能好、貯存能力強,另外帶電高分子的靜電穩(wěn)定作用也可以使分散體系穩(wěn)定。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潤濕劑包括十二烷基磷酸鹽、十二烷基苯磺酸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酚磺酸鹽甲醛縮合物、聚磺酸鹽、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鹽、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中一種或多種;優(yōu)選地,所述潤濕劑包括十二烷基磷酸鹽、十二烷基苯磺酸鹽、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中一種或多種;更優(yōu)選地,所述潤濕劑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鹽和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鹽與所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的重量比為1:(0.01~0.5)。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為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CAS號512-63-0)上接枝N-(羥甲基)丙烯酰胺。

所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的制備方法如下:

(1)將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溶解在濃硫酸中,所述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與所述濃硫酸的重量比為1:13,90℃下反應8h后,降至室溫,倒入去離子水中,充分洗滌至中性后,過濾并于真空烘箱中120℃下干燥12小時,得到磺化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

(2)將磺化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N-(羥甲基)丙烯酰胺溶解在多聚磷酸中,所述N-(羥甲基)丙烯酰胺、所述磺化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CAS號512-63-0)、所述多聚磷酸的重量比為1:(1-2):(10-12),180℃下反應5-10h后,降至室溫,倒入丙酮中,充分洗滌后,過濾并于真空烘箱中120℃下干燥16h,得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

本發(fā)明中潤滑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鹽和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表面含有極性基團,能夠很好的改善農(nóng)藥組合物潤濕性和滲透性,提高農(nóng)藥組合物的效能。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劑包括特丁基對苯二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粘結(jié)劑包括淀粉、羧甲基纖維素鈉、阿拉伯樹膠、黃原膠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pH調(diào)節(jié)劑包括磷酸二氫鹽、檸檬酸、檸檬酸-K2HPO4緩沖溶液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抗凍劑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氯化鈉、氯化銨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增稠劑包括黃原膠、羥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積極纖維素、聚乙烯醇、硅酸鎂鋁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消泡劑包括硅油、硅酮類化合物、C10~20飽和脂肪酸類化合物、C8~10脂肪醇類化合物中一種或多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粒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1)按照重量份向混合機中加入固定葉菌唑和咪鮮胺填料和助劑,進行攪拌混合;

(2)將混合好的步驟(1)中的物料用氣流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至通過325目;

(3)向步驟(2)中粉碎的物料中加入水,并攪拌均勻,再用商用旋轉(zhuǎn)造粒機造粒,40℃減壓干燥20h。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片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1)按照重量份向混合機中加入固定葉菌唑和咪鮮胺填料和助劑,進行攪拌混合;

(2)將混合好的步驟(1)中的物料用氣流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至通過325目;

(3)向步驟(2)中粉碎的物料中加入水,并攪拌均勻,再用商用壓片機壓片后,40℃減壓干燥20h。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預先配制2%增稠劑穩(wěn)定液備用;

(2)在攪拌條件下,將葉菌唑和咪鮮胺分散于含助劑的溶劑中形成均勻的懸濁液;

(3)將步驟(2)中懸濁液及分散劑、潤濕劑、抗氧化劑加入至砂磨機中進行濕法研磨至顆粒徑在2~5微米;

(4)將步驟(1)中制備好的穩(wěn)定液加入到研磨好的砂磨液中并攪拌均勻,得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制劑。

本發(fā)明通過葉菌唑和咪鮮胺的合理復配及與填料、助劑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來實現(xiàn)擴大殺菌譜、延長有效期的作用。通過葉菌唑和咪鮮胺的復配及與填料、助劑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實際的殺菌效果,降低殺菌劑的使用量,并能大大提高對病菌的防治效果。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具體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只用于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該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根據(jù)上述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質(zhì)的改進和調(diào)整,仍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另外,如果沒有其它說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購于國藥化學試劑。

實施例1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粒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1)按照重量份向混合機中加入固定葉菌唑和咪鮮胺、填料和助劑,進行攪拌混合;

(2)將混合好的步驟(1)中的物料用氣流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至通過325目;

(3)向步驟(2)中粉碎的物料中加入水,并攪拌均勻,再用商用旋轉(zhuǎn)造粒機造粒,40℃減壓干燥20h。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其中,所述分散劑為丙烯酸共聚物鹽,所述潤濕劑為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所述抗氧化劑為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所述崩解劑為環(huán)己酮縮合鈉鹽,所述固體載體為改性乳糖。

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鹽的制備方法如下:

(1)將環(huán)己烷和丙烯酸加入到反應器中,并加熱至80℃,將溶解在環(huán)己烷中的、馬來酸酐、丁烯縮醛和過氧化十二酞滴加到反應器中,攪拌原料,反應8h;所述丙烯酸與所述馬來酸酐、所述丁烯縮醛的重量比為1:0.36:0.67;所述丙烯酸與所述環(huán)己烷、所述過氧化十二酞的重量比為1:12:0.03;

(2)將步驟(1)反應后的漿狀混合物減壓濃縮,除去共聚物中的溶劑,加入去離子水,攪拌,用0.1mol/L的氫氧化鈉中和體系中pH至7~8,得丙烯酸共聚物鈉鹽的水溶液;所述丙烯酸共聚物與去離子水的重量比為1:10。

所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制備方法如下:

(1)將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溶解在濃硫酸中,所述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與所述濃硫酸的重量比為1:13,90℃下反應8h后,降至室溫,倒入去離子水中,充分洗滌至中性后,過濾并于真空烘箱中120℃下干燥12小時,得到磺化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

(2)將磺化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N-(羥甲基)丙烯酰胺溶解在多聚磷酸中,所述N-(羥甲基)丙烯酰胺、所述磺化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所述多聚磷酸的重量比為1:1.2:11,180℃下反應7h后,降至室溫,倒入丙酮中,充分洗滌后,過濾并于真空烘箱中120℃下干燥16h,得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

所述改性乳糖的制備方法如下:

(1)乳糖共聚物:向反應器中加入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乙酸乙酯、乳糖、羧甲基纖維素鈉,滴入催化劑二月桂酸二丁基錫(DBTDL),在85℃條件下,攪拌2h,得到聚氨酯預聚體;將反應體系降溫至60℃,加入二羥甲基丙酸,擴鏈反應3h,加入擴鏈劑1,4-丁二醇,繼續(xù)擴鏈反應0.5h;將反應體系降溫到40℃,滴加三乙胺,中和反應0.5h;再將反應體系降到30℃,加入去離子水,攪拌3h,85℃下減壓蒸餾,60℃真空干燥,得到乳糖共聚物;所述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所述乙酸乙酯、所述乳糖、所述羧甲基纖維素鈉、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錫、所述二羥甲基丙酸、所述1,4-丁二醇、所述三乙胺的重量比為1:7:1.3:0.16:0.002:0.05:0.064:1.05;

(2)將殼聚糖加入至質(zhì)量分數(shù)為2%乙酸水溶液中,攪拌完全溶解后,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鈉,攪拌3h,過濾,用丙酮洗滌,60℃真空干燥;將十二烷基磺酸鈉改性殼聚糖、乳糖共聚物、二甲基亞砜、二月桂酸二丁基錫加入至反應器中,反應24h,然后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的三羥甲基氨基甲烷水溶液與甲醇混合液(體積比為1:3),過濾,用乙醚淋洗,35℃減壓干燥20h,得殼聚糖接枝共聚物;所述殼聚糖與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鈉的重量比為1:0.56;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鈉改性殼聚糖、所述乳糖共聚物、所述二甲基亞砜、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錫、所述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重量比為1:1.2:9:0.002:0.045;

(3)向反應器中加入丙烯酸、去離子水加入到反應器中,然后緩慢加入殼聚糖接枝共聚物攪拌至固體完全溶解,升溫至80℃,加入過硫酸鉀聚合反應2h,降溫至60℃,加入戊二醛水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0.25%)進行交聯(lián)反應1h,降溫至室溫,過濾,60℃減壓干燥24h,得到改性乳糖;所述丙烯酸與所述去離子水、所述殼聚糖接枝共聚物、所述過硫酸鉀、所述戊二醛水溶液的重量比為1:12:0.6:0.0015:0.064。

實施例2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其中,所述分散劑為丙烯酸共聚物鹽,所述潤濕劑為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所述抗氧化劑為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所述崩解劑為環(huán)己酮縮合鈉鹽,所述固體載體為改性乳糖。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粒劑的制備方法、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鹽的制備方法、所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制備方法、所述改性乳糖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其中,所述分散劑為丙烯酸共聚物鹽,所述潤濕劑為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所述抗氧化劑為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所述崩解劑為環(huán)己酮縮合鈉鹽,所述固體載體為改性乳糖。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粒劑的制備方法、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鹽的制備方法、所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制備方法、所述改性乳糖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4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其中,所述分散劑為聚羧酸鹽,所述潤濕劑為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所述抗氧化劑為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所述崩解劑為環(huán)己酮縮合鈉鹽,所述固體載體為改性乳糖。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粒劑的制備方法、所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制備方法、所述改性乳糖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區(qū)別在于所述分散劑為聚羧酸鹽。

實施例5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其中,所述分散劑為丙烯酸共聚物鹽,所述潤濕劑為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鹽,所述抗氧化劑為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所述崩解劑為環(huán)己酮縮合鈉鹽,所述固體載體為改性乳糖。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粒劑的制備方法、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鹽的制備方法、所述改性乳糖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區(qū)別在于所述潤濕劑為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鹽。

實施例6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其中,所述分散劑為丙烯酸共聚物鹽,所述潤濕劑為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所述抗氧化劑為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所述崩解劑為環(huán)己酮縮合鈉鹽,所述固體載體為乳糖。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粒劑的制備方法、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鹽的制備方法、所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區(qū)別在于所述固體載體為乳糖。

實施例7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預先配制2%增稠劑穩(wěn)定液備用;

(2)在攪拌條件下,將葉菌唑和咪鮮胺分散于含助劑的溶劑中形成均勻的懸濁液;

(3)將步驟(2)中懸濁液及分散劑、潤濕劑、抗氧化劑加入至砂磨機中進行濕法研磨至顆粒徑在2~5微米;

(4)將步驟(1)中制備好的穩(wěn)定液加入到研磨好的砂磨液中并攪拌均勻,得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制劑。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其中,所述分散劑為丙烯酸共聚物鹽,所述潤濕劑為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所述抗氧化劑為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所述溶劑為環(huán)己酮和150#溶劑油,所述增稠劑為羥甲基纖維素,所述環(huán)己酮與所述150#溶劑油的重量比為15:24。

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鹽的制備方法、所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8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預先配制2%增稠劑穩(wěn)定液備用;

(2)在攪拌條件下,將葉菌唑和咪鮮胺分散于含助劑的溶劑中形成均勻的懸濁液;

(3)將步驟(2)中懸濁液及分散劑、潤濕劑加入至砂磨機中進行濕法研磨至顆粒徑在2~5微米;

(4)將步驟(1)中制備好的穩(wěn)定液加入到研磨好的砂磨液中并攪拌均勻,得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制劑。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其中,所述分散劑為丙烯酸共聚物鹽,所述潤濕劑為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所述增稠劑為羥甲基纖維素,所述溶劑為碳酸二甲酯和水,所述碳酸二甲酯與所述水的重量比為2:5。

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鹽的制備方法、所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制備方法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9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預先配制2%增稠劑穩(wěn)定液備用;

(2)在攪拌條件下,將葉菌唑和咪鮮胺分散于含助劑的溶劑中形成均勻的懸濁液;

(3)將步驟(2)中懸濁液及分散劑、潤濕劑加入至砂磨機中進行濕法研磨至顆粒徑在2~5微米;

(4)將步驟(1)中制備好的穩(wěn)定液、pH調(diào)節(jié)劑加入到研磨好的砂磨液中并攪拌均勻,得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制劑。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其中,所述分散劑為丙烯酸共聚物鹽,所述潤濕劑為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所述增稠劑為黃原膠,所述pH調(diào)節(jié)劑檸檬酸-K2HPO4緩沖溶液所述溶劑為水。

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鹽的制備方法、所述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制備方法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對比例1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其中,所述分散劑為聚羧酸鹽,所述潤濕劑為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鹽,所述抗氧化劑為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所述崩解劑為環(huán)己酮縮合鈉鹽,所述固體載體為高嶺土。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粒劑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區(qū)別在于所述分散劑為聚羧酸鹽,所述潤濕劑為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鹽,所述固體載體為高嶺土。

對比例2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預先配制2%增稠劑穩(wěn)定液備用;

(2)在攪拌條件下,將葉菌唑和咪鮮胺分散于含助劑的溶劑中形成均勻的懸濁液;

(3)將步驟(2)中懸濁液及分散劑、潤濕劑加入至砂磨機中進行濕法研磨至顆粒徑在2~5微米;

(4)將步驟(1)中制備好的穩(wěn)定液、pH調(diào)節(jié)劑加入到研磨好的砂磨液中并攪拌均勻,得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制劑。

所述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農(nóng)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算,包括:

其中,所述分散劑為烷基苯磺酸酯,所述潤濕劑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增稠劑為黃原膠,所述pH調(diào)節(jié)劑檸檬酸-K2HPO4緩沖溶液所述溶劑為水。

性能測試

1、持效期

噴霧處理稻苗,清水處理為對照,藥劑處理后第10d,噴霧接種水稻稻瘟病菌,保濕培養(yǎng)8d后調(diào)查病情;噴霧處理小麥,清水處理為對照,藥劑處理后第10d,噴霧接種小麥白粉病菌,保濕培養(yǎng)8d后調(diào)查病情。

2、對菌絲生長和病菌產(chǎn)孢量的影響

培養(yǎng)基中央接種直徑5mm的稻瘟菌菌碟,25℃恒溫培養(yǎng)5d,測量菌落直徑,并檢查菌落產(chǎn)孢量,每處理重復3次,取平均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培養(yǎng)基中央接種直徑5mm的小麥白粉病菌,25℃恒溫培養(yǎng)5d,測量菌落直徑,并檢查菌落產(chǎn)孢量,每處理重復3次,取平均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保護作用與治療作用

藥劑噴霧處理稻苗后接種水稻稻瘟病菌,第24h藥劑噴霧處理,同時接種水稻稻瘟病菌。各處理藥劑濃度為10μg/ml,相同時間接種水稻稻瘟病菌,8d后調(diào)查發(fā)病情況,每處理重復3次,取平均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防效,防效計算公式為:

防效(%)=100%×(對照病情指數(shù)-處理病情指數(shù))/對照病情指數(shù)

表1性能測試結(jié)果

從上述測試結(jié)果中可以看出,與未改性六苯基環(huán)三硅氧烷,未改性乳糖、聚羧酸鹽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含葉菌唑和咪鮮胺的合理復配及與填料、助劑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來實現(xiàn)擴大殺菌譜、延長有效期的作用。通過葉菌唑和咪鮮胺的復配及與填料、助劑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實際的殺菌效果,降低殺菌劑的使用量,并能大大提高對病菌的防治效果。

前述的實例僅是說明性的,用于解釋本發(fā)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設想的盡可能廣的范圍,且本文所呈現(xiàn)的實施例僅是根據(jù)所有可能的實施例的組合的選擇的實施方式的說明。因此,申請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不被說明本發(fā)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選擇限制。在權(quán)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數(shù)值范圍也包括了在其之內(nèi)的子范圍,這些范圍中的變化也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解釋為被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覆蓋。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海安县| 牙克石市| 汉寿县| 且末县| 宜丰县| 定远县| 河东区| 张掖市| 奉化市| 连南| 台前县| 永宁县| 静乐县| 炉霍县| 碌曲县| 娱乐| 左权县| 西青区| 崇文区| 册亨县| 无锡市| 凌云县| 海淀区| 镇赉县| 合川市| 衡东县| 贺州市| 湖北省| 怀远县| 砚山县| 手游| 城固县| 尼玛县| 凤山县| 赤壁市| 黄浦区| 方正县| 陵水| 佛学|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