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環蟲酰肼和氯蟲酰肼為主要有效成分的殺蟲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環蟲酰肼(Chromafenozide),化學名稱:N-叔丁基-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3,5-二甲基苯甲酰肼。為雙酰肼類殺蟲劑,害蟲取食后幾小時內抑制進食,同時引起害蟲提前蛻皮導致死亡。環蟲酰肼不僅對哺乳動物、鳥類、水生物低毒,而且對節肢動物類、捕食性蜱螨、蜘蛛、半翅目、鞘翅目(甲蟲類)、寄生生物及環境無影響。
氯蟲酰肼(Halofenozide),分子式:C18H19ClN2O2。結構式為:
氯蟲酰肼是由美國羅姆-哈斯公司開發的非甾醇二酰肼類殺蟲劑。其作用機理主要是導致昆蟲體內蛻皮激素濃度降低,以致使昆蟲無法啟動蛻皮和無法完成蛻皮過程而致死。氯蟲酰肼對鱗翅目的活性較低,但對鞘翅目活性卻很高,有著與眾不同的土壤內吸作用,對金龜子幼蟲和土壤害蟲有很好的殺滅效果。可以用于防治牧草、草皮和觀賞植物中的鞘翅目和鱗翅目害蟲。
含單一成分的殺蟲劑品種在農藥害蟲防治中往往存在缺陷:連續使用容易產生抗藥性,殺蟲譜窄,不能為作物提供全面的保護,農民用藥成本高等。通過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各種活性成分的組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缺點。具有增效作用的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活性成分的組合混配,可以提高防效,減少有效成分地用藥量,節約成本,減緩害蟲抗性發生、并能擴大防治譜,起到多蟲兼治,降低農民的使用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含環蟲酰肼和氯蟲酰肼的復合殺蟲組合物,該殺蟲組合物是防治鱗翅目害蟲的多功能殺蟲組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殺蟲組合物在制備防治抗性鱗翅目害蟲的殺蟲藥物上的應用,特別是在制備防治棉鈴蟲或螟蟲的殺蟲藥物上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含環蟲酰肼和氯蟲酰肼的復合殺蟲組合物,該復合殺蟲組合物以環蟲酰肼和氯蟲酰肼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環蟲酰肼和氯蟲酰肼的重量比為50:1~1:50。
本復合殺蟲組合物中,環蟲酰肼(A)和氯蟲酰肼(B)的重量比優選為1~50:1~50,進一步優選為20:1~1:20,在一些最優選的技術方案中環蟲酰肼(A)和氯蟲酰肼(B)的重量比在50:1,40:1,30:1,20:1,10:1,5:1,2:1,1:1,1:5,1:10,1:20,1:30,1:40,1:50范圍中進行選擇。
本復合殺蟲組合物可只含有活性成分環蟲酰肼和氯蟲酰肼,也可在使用或配制時向活性成分中加入其他組分,該殺蟲組合物中的有效成份還可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組合物中。
在本發明復合殺蟲組合物中,環蟲酰肼與氯蟲酰肼二者在該復合殺蟲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為3%~80%。優選為5%~55%,最優選10%~40%。
本發明復合殺蟲組合物以環蟲酰肼與氯蟲酰肼為活性成分或主要有效成分,和農藥助劑及賦形劑配制成農藥上允許的任意一種劑型,所述的劑型優選乳油、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乳劑、微乳劑或水分散顆粒劑。
前述可應用于本發明的農藥助劑并沒有特別的限制,包括但并不限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鈣、600#、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如農乳3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前述可應用于本發明的賦形劑也并沒有特別限制,包括但并不限于溶劑油、水、防凍劑(如丙二醇)、去離子水等。以上助劑、賦形劑及其它輔料可以單用或并用。
本發明復合殺蟲組合物對稻飛虱和螟蟲等容易產生抗性的多種半翅目及鱗翅目害蟲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并抑制害蟲對單一制劑(環蟲酰肼或氯蟲酰肼任一)的抗藥性產生。
上述復合殺蟲組合物在制備防治抗性鱗翅目害蟲殺蟲藥物上的應用,尤其是在制備防治棉鈴蟲或螟蟲殺蟲藥物上的應用效果顯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與單劑相比,該組合物對抗性鱗翅目害蟲如棉鈴蟲、螟蟲等有明顯協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緩了害蟲抗藥性,擴大防治譜,殺蟲速度快,明顯提高了防治效果;(2)減少防治用工、用藥成本;(3)可替代高毒農藥;(4)兼有速效和長效;(5)與環蟲酰肼與氯蟲酰肼單劑相比,生產和使用成本降低;(6)抑制鱗翅目害蟲對農藥的抗性增強,其效果明顯高于其單劑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
室內生測試驗:
采用飼料加毒法進行室內增效生物測定,選擇抗性棉鈴蟲和青菜菜青蟲為目標害蟲,每處理重復3次,每濃度處理60頭,用幾率值法計算各藥劑對抗性棉鈴蟲和水稻二化螟的毒理回歸方程和致死中濃度LC50,用LC50值按孫云沛法計算共毒系數,具體方法如下:
以混劑中某一單劑為標準藥劑(通常選擇LC50較低者),進行計算:
單劑毒力指數=標準藥劑LC50/某單劑LC50×100
理論毒力指數=A單劑的毒力指數×A單劑在混劑中所占比例+B單劑的毒力指數×B單劑在混劑中所占比例
實測毒力指數=標準單劑的LC50值/混劑的LC50值×100
共毒系數=實測毒力指數/理論毒力指數×100
共毒系數分級:CTC大于120時混劑具有協同增效性,CTC小于80時為拮抗,CTC在80-120之間為相加作用。
結果見表1、2:
表1環蟲酰肼和氯蟲酰肼復配及單劑對抗性棉鈴蟲的毒力測定
由表1可知,環蟲酰肼和氯蟲酰肼復配,共毒系數均大于120,表現出很好的協同增效作用。
表2環蟲酰肼和氯蟲酰肼復配及單劑對二化螟的毒力測定
表2可知,環蟲酰肼和氯蟲酰肼復配,共毒系數均大于120,表現出很好的協同增效作用。
田間藥效試驗:
對所列實施例1-12進行防治棉鈴蟲和二化螟藥效試驗,對照藥劑為10%蟲酰肼ME和5%環蟲酰肼SC,按照表格3和表格4里的稀釋倍數進行稀釋,藥后查3天,7天,14天的結果,處理結果見表3和4:
表3:環蟲酰肼-氯蟲酰肼復配對抗性棉鈴蟲的田間試驗結果
田間藥效結果表明,環蟲酰肼·氯蟲酰肼組合物對抗性棉鈴蟲具有優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好于單劑品種直接作用的效果。
表4:環蟲酰肼-氯蟲酰肼復配對水稻二化螟的田間試驗結果
田間藥效結果表明,環蟲酰肼·氯蟲酰肼組合物對水稻二化螟具有優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好于單劑品種直接作用的效果。
實施例1:
稱取50g環蟲酰肼、1g氯蟲酰肼、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農乳33#2g、600#1g,200#溶劑油13g,加水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制水乳劑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高速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為51%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水乳劑。
實施例2:
稱取30g環蟲酰肼、1g氯蟲酰肼、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農乳33#2g、600#1g,150#溶劑油13g,加水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制水乳劑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高速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為31%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水乳劑。
實施例3:
稱取20g環蟲酰肼、1g氯蟲酰肼、十二烷基苯磺酸鈣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農乳33#2g、600#1g,環己酮10g,加水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制微乳劑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為21%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微乳劑。
實施例4:
稱取10g環蟲酰肼、1g氯蟲酰肼、十二烷基苯磺酸鈣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g、150#溶劑油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為11%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乳油。
實施例5:
稱取20g環蟲酰肼、4g氯蟲酰肼,十二烷基苯磺酸鈣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g、150#溶劑油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為24%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乳油。
實施例6:
稱取20g環蟲酰肼、10g氯蟲酰肼,十二烷基苯磺酸鈣8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150#溶劑油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為30%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乳油。
實施例7:
稱取10g環蟲酰肼、10g氯蟲酰肼,十二烷基苯磺酸鈣9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8g、150#溶劑油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為20%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乳油。
實施例8:
稱取4g環蟲酰肼、20g氯蟲酰肼,十二烷基苯磺酸鈣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7g、150#溶劑油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為24%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乳油。
實施例9:
稱取2g環蟲酰肼、20g氯蟲酰肼,十二烷基苯磺酸鈣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g、150#溶劑油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為22%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乳油。
實施例10:
稱取1g環蟲酰肼、20g氯蟲酰肼,十二烷基苯磺酸鈣7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9g、150#溶劑油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劑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為21%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乳油。
實施例11:
稱取1g環蟲酰肼、30g氯蟲酰肼,木質素磺酸鈉2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及其硫酸鹽4g,黃原膠0.15g,乙二醇5g,硅氧乙烷0.10g,硅酸鎂鋁0.5g,用水補足至100g,在砂磨機的作用下形成主要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31%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懸浮劑。
實施例12:
稱取1g環蟲酰肼、50g氯蟲酰肼,木質素磺酸鈉8g、十二烷基硫酸鈉2g、硫酸銨5g,聚乙烯醇5g,硼砂2g,硅藻土21g,將以上原料按水分散顆粒劑方法形成主要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51%的環蟲酰肼·氯蟲酰肼水分散顆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