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櫸樹優質扦插苗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櫸樹樹姿端莊,高大雄偉,秋葉變成褐紅色,是觀賞秋葉的優良樹種。可孤植、叢植公園和廣場的草坪、建筑旁作庭蔭樹;與常綠樹種混植作風景林;列植人行道、公路旁作行道樹,降噪防塵。櫸樹側枝萌發能力強,在其主干截干后,可以形成大量的側枝,是制作盆景的上佳植物材料,可其脫盆或連盆種植于園林中或與假山、景石搭配,均能提高其觀賞價值。
現有的櫸樹種植多采用種子直播播種育苗的方式,這種方式繁育的櫸樹周期長,而且由于種子的發芽率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所以在種子培育的技術中,櫸樹種子的成活率不夠高,導致后期需要多次補苗,而補苗的苗木長勢明顯會劣于種子前期正常發芽的長勢,這樣使得最終的櫸樹培育在長勢上存在差異,而且影響其經濟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櫸樹優質扦插苗繁育方法,本發明方法提供一種扦插繁育的方法,該方法較優與種子育苗,其成活率高于種子播種育苗,而且培育的周期短,長勢更加均勻,經濟效益高,繁育便于管理。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櫸樹優質扦插苗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苗圃地選擇:選擇沙壤土或壤土地作為苗圃地,土壤pH值6.5~7.5;
2)整地:扦插前一年秋末冬初深翻圃地,翻耕深度30cm~40cm,結合翻耕每公頃施入腐熟有機肥22500kg~30000kg或復合肥750kg~1000 kg,并對土壤進行消毒初次處理;
3)作床:床寬1m~1.2m,床高30cm~40cm;
4)插穗制備:穗條采自2a~3a生樹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1a生枝條;
5)插穗處理:扦插前用0.1%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退菌特800倍液浸泡插穗15min;
6)扦插:扦插深度以插穗上端1個芽體露出土壤,株行距10cm×15cm,扦插時插穗基部蘸取1000mg/kg~1500mg/kg的吲哚丁酸粉劑,扦插好后壓實并澆透水,床面覆蓋一層1cm~2cm厚的經高溫消毒的保濕層;
7)插后管理:插穗生根后至8月底,每隔15d~20d追肥一次,宜用速效氮肥根外追肥,每次施用量為150kg/hm2 ~225kg/hm2,每隔7d進行除草和松土;
8)病蟲害防治;
9)苗木出圃和分級。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2)“整理”中,所述土壤消毒是在土壤翻耕整地時用50kg/hm2~75kg/hm2的硫酸亞鐵撒施。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6)“扦插”中,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在扦插前二周撒施于苗床土表,用量12kg/hm2~15kg/hm2。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6)“扦插”中,扦插前設計一架設網格層,該架設網格層根據扦插苗的株行距設計,網格層上加工好一個苗床中所有扦插苗的圓形插孔,圓形插孔的孔徑為5cm,在扦插前將網格層直接放置在苗床內,扦插時在一個個圓形插孔內對應扦插一株扦插苗,扦插好后覆蓋經高溫消毒的保濕層。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6)“扦插”中,保溫層為稻草層或者麥秸稈層,該稻草或者麥秸稈在使用前先曬干,然后經高溫125℃消毒,最后在覆蓋時噴灑水分,以達到保濕的目的。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8)“病蟲害防治”中的病害防治是每隔10d~15d噴灑一次多菌靈或波爾多液預防,多菌靈宜用50%可濕性粉劑600倍~800倍液,波爾多液宜用波爾多液石灰半量式200倍~250倍液,發現病苗及時清除。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8)“病蟲害防治”中的蟲害防治是噴灑80%敵敵畏800倍~10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1200倍液,每隔5d~7d噴灑一次,至蟲害消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扦插技術,繁育扦插苗時插穗基部蘸取吲哚丁酸粉劑后生根快、生根長、生根數量多以及扦插成活率高,當年扦插苗生長迅速,達到理想的地徑粗度和高度,且苗木生長整齊、優質健壯。此方法育苗成本低,經濟效益高,且群眾宜掌握,便于推廣、普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網格層的示意圖。
其中:1-圓形插孔,2-圓柱鋼條。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一種櫸樹優質扦插苗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苗圃地選擇: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6.5~7.5;
2)整地:扦插前一年秋末冬初深翻圃地,翻耕深度30cm~40cm,結合翻耕每公頃施入腐熟有機肥22500kg~30000kg或復合肥750kg~1000 kg,并對土壤進行消毒初次處理,硫酸亞鐵在翻耕整地時撒施,用量50kg/hm2~75kg/hm2;
3)作床:宜作高床,床寬1m~1.2m、步道寬25cm~30cm,床長視地形而定,床高宜30cm~40cm。翌年春季扦插前旋耕、碎土,撿除雜草宿根等雜物;
4)插穗制備:穗條采自2a~3a生樹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1a生枝條,穗長8cm~10cm,直徑0.3cm~1.0cm,插穗上端平截、下端斜截,上切口離第1個芽1 cm,保留4~5個芽;
5)插穗處理:扦插前用0.1%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退菌特800倍液浸泡插穗15min;
6)扦插:扦插時間選擇2月底至3月上旬,土壤解凍后,地表以下10cm~20cm土層溫度達到5℃以上即可;采用直插法,扦插時先用竹簽或樹枝打孔,孔深依插穗長度而定,扦插深度以插穗上端1個芽體露出土壤,株行距10cm×15cm,扦插時插穗基部蘸取1000mg/kg~1500mg/kg的吲哚丁酸粉劑,扦插好后壓實并澆透水,床面覆蓋一層1cm~2cm厚的經高溫消毒的保濕層;
如圖1所示,扦插前設計一架設網格層,該架設網格層根據扦插苗的株行距設計,網格層上加工好一個苗床中所有扦插苗的圓形插孔1,圓形插孔的孔徑為5cm,在扦插前將網格層直接放置在苗床內,扦插時在一個個圓形插孔內對應扦插一株扦插苗,扦插好后覆蓋經高溫消毒的保濕層,保溫層為稻草層或者麥秸稈層,該稻草或者麥秸稈在使用前先曬干,然后經高溫125℃消毒,最后在覆蓋時噴灑水分,以達到保濕的目的;
本發明的網格層為不銹鋼網格層,在扦插前,苗床中的土壤徹底消毒后,將不銹鋼網格層放置在每個苗床內,事先定好一個苗床內扦插多少個扦插苗,不銹鋼網格層的長寬于苗床對應,略小于苗床,使其能夠放置進去,不銹鋼網格層有圓柱鋼條2焊接而成,一是耐經腐蝕,二是強度好,在扦插過程中扦插苗是直接扦插至圓形插孔內的,扦插好后,在不銹鋼網格層上覆蓋一層稻草層或麥秸稈層,該不銹鋼網格層的設計不僅能夠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在提高稻草層或麥秸稈層的通氣性,而且便于后續苗木出圃后或者需要將稻草揭開時直接將網格層抬起即可,節省勞作時間,而且能夠保持苗床的干凈度,并且網格層的格子設計規格采用6cm的正方形放網格,除草也方便;
7)插后管理:扦插后適時、適度灑水,注意排澇,插穗頂芽膨大、展葉時逐漸除去覆蓋物,扦插后至梅雨季節前,使用黑色遮陽網進行遮蔭,遮陽網搭設高度1.5m,遮光率40%~60%;插穗生根后至8月底,每隔15d~20d追肥一次,宜用速效氮肥根外追肥,每次施用量為150kg/hm2 ~225kg/hm2,每隔7d左右進行除草和松土;
8)病蟲害防治
病害:苗期容易感染煤污病、褐斑病等病害,每隔10d~15d噴灑一次多菌靈或波爾多液預防,多菌靈宜用50%可濕性粉劑600倍~800倍液,波爾多液宜用波爾多液石灰半量式200倍~250倍液,發現病苗及時清除;
蟲害:苗期易遭受大袋蛾、綠刺蛾、毒蛾、尺蠖、卷葉螟、金龜子、紅蜘蛛、蚜蟲等食葉害蟲的危害,發生蟲害時噴灑80%敵敵畏800倍~10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1200倍液,每隔5d~7d左右噴灑一次,至蟲害消除;
9)苗木出圃和分級
苗木出圃:扦插苗當年停止生長后即可出圃,出圃前需對苗木進行檢測,檢測方法和檢測規則按國家技術規程執行,即起苗后苗木質量檢測要在一個苗批內進行,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成捆苗木先抽樣捆,再在每個樣捆內各抽10株;不成捆苗木直接抽取樣株;
苗木分級:1~0扦插苗質量為:
Ⅰ級苗木 不定根數≥8條,根系完整,地徑≥0.8 cm,苗高≥100 cm;
Ⅱ級苗木 不定根數≥5條,根系完整,地徑0.6 cm~0.8 cm,苗高60 cm~100 cm。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