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作物施肥方法,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煙稻輪作一體化施肥方法。
背景技術:
煙稻輪作是南方煙區主要的一種種植制度,在一年之中連續種植一季春煙和一季晚稻。這種輪作模式既是一種水旱輪作,也是茄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的輪作,不僅對抑制煙草水稻病害有益,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平衡土壤養分。
目前,皖南煙區針對上述煙稻輪作的施肥技術研究不多,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對煙草季和水稻季各自獨立地按照現有非輪作種植施肥方法進行施肥。雖然能夠保證一定的產量和經濟效益,但是煙葉品質無法保證,煙葉含鉀量低,而且肥料,尤其是鉀肥的利用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提高煙葉的含鉀量,提升煙葉的品質,并且鉀肥利用率得到提高,水稻產量得到保證的煙稻輪作一體化施肥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煙稻輪作一體化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煙草季施肥:整地后,施入n:k2o比例為1:4~5的基肥;
(2)煙桿還田:煙草采收后,煙桿用旋耕機進行還田;
(3)水稻季施肥:施入尿素。
進一步地,所述基肥包括氮磷鉀復合肥、硝酸鉀、鈣鎂磷肥、餅肥和硫酸鉀。
進一步地,所述氮磷鉀復合肥的n:p2o5:k2o比例為9:13.5:22.5。
進一步地,所述餅肥的n:p2o5:k2o比例為4.9:2.1:1.9。
進一步地,所述氮磷鉀復合肥的施用量為50公斤/畝,硝酸鉀的施用量為15公斤/畝,鈣鎂磷肥的施用量為25公斤/畝,餅肥的施用量為30公斤/畝,硫酸鉀的施用量為24~40公斤/畝。
進一步地,所述尿素的施用量為7.5~9.5公斤/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發明突破了煙稻輪作模式下的傳統施肥方式,在全年總施氮量和施鉀量相當的情況下,通過在煙草季施入氮:鉀比例為1:4~5的基肥,配合秸稈還田,同時水稻季不施用鉀肥,改施尿素,更好地利用了煙稻兩種作物在養分吸收上的互補作用,不僅提高了煙葉的含鉀量,提升了煙葉的品質,同時能兼顧煙草和水稻兩季輪作作物的生長,保證水稻產量,實現了鉀肥的高效利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以下實施例所使用的各種原料,如未作特別說明,均為本領域公知的市售產品。實施地在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龍泉鎮。
實施例1
煙稻輪作一體化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煙草季施肥:整地后,施入n:k2o比例為1:4的基肥,基肥由氮磷鉀復合肥、硝酸鉀、鈣鎂磷肥、餅肥和硫酸鉀組成,其中氮磷鉀復合肥的n:p2o5:k2o比例為9:13.5:22.5,餅肥為菜籽餅(下同),餅肥的n:p2o5:k2o比例為4.9:2.1:1.9,氮磷鉀復合肥的施用量為50公斤/畝,硝酸鉀的施用量為15公斤/畝,鈣鎂磷肥的施用量為25公斤/畝,餅肥的施用量為30公斤/畝,硫酸鉀的施用量為24公斤/畝,基肥施用時間為3月上旬;
(2)煙桿還田:煙草采收后,煙桿用旋耕機進行還田,煙桿還田的長度為20cm;
(3)水稻季施肥:按8.6公斤/畝的施用量施入尿素,尿素施用時間為7月下旬。
實施例2
煙稻輪作一體化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煙草季施肥:整地后,施入n:k2o比例為1:4.5的基肥,基肥由氮磷鉀復合肥、硝酸鉀、鈣鎂磷肥、餅肥和硫酸鉀組成,其中氮磷鉀復合肥的n:p2o5:k2o比例為9:13.5:22.5,餅肥的n:p2o5:k2o比例為4.9:2.1:1.9,氮磷鉀復合肥的施用量為50公斤/畝,硝酸鉀的施用量為15公斤/畝,鈣鎂磷肥的施用量為25公斤/畝,餅肥的施用量為30公斤/畝,硫酸鉀的施用量為32公斤/畝,基肥施用時間為3月上旬;
(2)煙桿還田:煙草采收后,煙桿用旋耕機進行還田,煙桿還田的長度為18cm;
(3)水稻季施肥:按7.5公斤/畝的施用量施入尿素,尿素施用時間為7月下旬。
實施例3
煙稻輪作一體化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煙草季施肥:整地后,施入n:k2o比例為1:5的基肥,基肥由氮磷鉀復合肥、硝酸鉀、鈣鎂磷肥、餅肥和硫酸鉀組成,其中氮磷鉀復合肥的n:p2o5:k2o比例為9:13.5:22.5,餅肥的n:p2o5:k2o比例為4.9:2.1:1.9,氮磷鉀復合肥的施用量為50公斤/畝,硝酸鉀的施用量為15公斤/畝,鈣鎂磷肥的施用量為25公斤/畝,餅肥的施用量為30公斤/畝,硫酸鉀的施用量為40公斤/畝,基肥施用時間為3月上旬;
(2)煙桿還田:煙草采收后,煙桿用旋耕機進行還田,煙桿還田的長度為22cm;
(3)水稻季施肥:按9.5公斤/畝的施用量施入尿素,尿素施用時間為7月下旬。
實施例4
將實施例1的施肥方法和現有生產施肥方式進行對比,施肥量差異見表1,種植效果差異見表2。
表1實施例1的施肥方法與現有生產施肥方式的比較
注:氮磷鉀復合肥(n:p2o5:k2o=9:13.5:22.5),水稻復合肥(n:p2o5:k2o=20:10:21),餅肥(n:p2o5:k2o=4.9:2.1:1.9)。
表2實施例1的施肥方法與現有生產施肥方式的種植效果比較
從以上可以看出,本發明突破了煙稻輪作模式下的傳統施肥方式,在全年總施氮量和施鉀量相當的情況下,氮:鉀比例改為1:4,同時水稻季不施用鉀肥,改施尿素,提高了煙葉的含鉀量,提升了煙葉的品質,同時水稻產量沒有降低,略有提高,水稻含鉀量也略有提高。
實施例5
煙稻輪作一體化施肥因素試驗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圍繞鉀的周年安排和提鉀增香為核心,煙稻輪作一體化施肥試驗設計為4因素試驗。煙草季施肥設處理1(ckn15k0)、處理2(n15k45)、處理3(n15k60)、處理4(n15k75)分別對應n:k2o比例為1:0、1:3、1:4、1:5,4個處理的n:k2o比例通過依次調整硫酸鉀、硝酸鉀、氮磷鉀復合肥用量實現;
具體的試驗設計方案如下表3所示,共個4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
表3煙草季施肥設置4個水平
試驗結果:
下表4至9為采用上述施肥處理的試驗數據
表4農藝性狀記載表
表4說明,處理3有效葉數最多,中部葉長寬最大。處理4的打頂株高最高。處理3和處理3的農藝性狀綜合表現優于處理1和處理2。
表5主要經濟性狀記錄表
表5說明,處理3的產量產值最高,順序為處理3>處理2>處理4>處理1。上等煙比例最高的是處理4,中上等煙比例最高的是處理3。
表6化學分析
表6表明,隨著施鉀量增加,煙葉的含鉀量逐漸增加,下部葉和中部葉提高較明顯。處理3和處理4的含鉀量都有提升。綜合分析,處理3優于其它處理。
表7評吸得分
從中部葉評吸結果可以看出,處理3的評吸得分最高,順序為處理3>處理2>處理4>處理1。
表8水稻秸稈含鉀量
表9水稻產量
表8說明,水稻秸稈含鉀量最高的是處理4。表9說明,水稻產量最高的是處理4。順序依次是處理4>處理3>處理2>處理1。
從上述效果驗證試驗看出,在處理3(氮:鉀=1:4)中,煙株有效葉最多,煙葉開片好。處理3和處理4的煙葉含鉀量都明顯提升。同時處理3的產量最高,水稻產量也較高。因此,最合適的氮鉀比例為1:4。
應當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實施方式僅為了說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它做出各種修改或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