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生豬養殖的飼料投喂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45623閱讀:359來源:國知局
一種生豬養殖的飼料投喂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生豬養殖的飼料投喂裝置。



背景技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畜牧業穩步發展,無論是畜禽的飼養量,還是畜牧業產品產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存在明顯上升的趨勢。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強農惠農政策的實施,畜牧業呈現出加快發展勢頭,畜牧業生產方式發生積極轉變,由傳統的養殖模式向現代養殖行業逐步轉變,特別是工業自動化的引入,使畜牧業向著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和區域化方向加快發展。目前,我國的大型生豬養殖基地普遍使用了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智能飼喂系統,但是,我國生豬養殖業中小養殖戶占了較大比重,其多數為人工飼養,各中小養殖戶場地小、生豬存欄較低,有些養殖戶基本為家庭養殖,其無法安裝這種大型的智能飼喂系統,現有的智能飼喂系統價格昂貴,需要專業人員操作,所以不能滿足現有中小型養殖場的實際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豬養殖的飼料投喂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生豬養殖的飼料投喂裝置,包括料箱以及與所述料箱底部轉動配合連接的旋轉機構,所述料箱頂部設有帶第一腔體的料斗,所述料箱內設有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左側底壁內設有與頂部與所述第二腔體相連通設置的第三腔體,所述第三腔體內的右側設有向上延伸設置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右側外壁內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設有上下延伸設置的第一螺桿,所述第二腔體內底部設有底板,所述底板左側設有凹槽,所述底板內部中間位置處設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內頂壁上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設有導桿,所述導桿上滑動連接有第一滑塊,所述控制腔內設有向上延伸設置的轉軸,所述轉軸貫穿所述底板頂壁并伸入所述第二腔體內,所述第二腔體內的所述轉軸末端固定設有向上延伸的外花鍵軸,所述外花鍵軸外側滑動配合連接內花鍵套筒,所述內花鍵套筒外側表面上設有攪拌葉,所述控制腔內的所述轉軸上周向固定設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右側的所述控制腔內設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之間的所述控制腔內設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頂部與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一滑塊內的第一電機動力連接,所述第三腔體內升降板,所述凹槽與所述控制腔之間的所述底板內設有推動腔,所述推動腔內設有推動塊,所述料箱側壁上左右對稱設有空氣流速加快裝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腔體頂部與所述第一腔體底部相連通設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固定塊頂部端面與所述第二腔體內底壁為同一水平面位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外花鍵軸頂部伸出所述內花鍵套筒頂部外,且所述外花鍵軸頂部末端處設有可拆裝固定的端蓋。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升降板左側頂部設有用以嵌于所述凹槽內的凸出塊,所述升降板右側位置設有用以套設于所述固定塊外表面且滑動配合的通槽,所述通槽右側壁內設有用以嵌入所述第一滑槽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滑動塊,所述滑動塊與所述第一螺桿螺紋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桿頂部貫穿所述底板的底壁并伸入所述控制腔內且與所述第二齒輪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導桿上方的所述第一滑塊內螺紋配合連接有第二螺桿,所述第二螺桿右側與第二電機動力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凹槽左側的所述料箱外壁上貫穿設有向左側下方傾斜設置的導料管,所述導料管靠近所述凹槽一側與所述凹槽相連通設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凸出塊與所述凹槽的大小相等。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推動塊左側貫穿所述推動腔的左側壁體并伸入所述凹槽內,所述推動塊右側設有推拉機構。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空氣流速加快裝置包括通風機、導風管和出風口,所述導風管貫穿所述料箱側壁且延伸到所述第二腔體內,所述通風機固定設置在所述料箱外側,所述導風管與所述通風機相連接,所述導風管右端下底面設置有出風口,通過設置所述空氣流速加快裝置能夠加快所述料箱側壁表面的空氣流速,防止飼料粘在壁上難以清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控制腔內設向上延伸設置的轉軸,轉軸貫穿底板頂壁并伸入第二腔體內,第二腔體內的轉軸末端固定設向上延伸的外花鍵軸,外花鍵軸外側滑動配合連接內花鍵套筒,內花鍵套筒外側表面上設攪拌葉,從而實現飼料的自動攪拌工作,減少操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通過控制腔內的轉軸上周向固定設第一齒輪,第一齒輪右側的控制腔內設第二齒輪,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之間的控制腔內設主動齒輪,主動齒輪頂部與外表面嵌于第一滑塊內的第一電機動力連接,從而實現自動切換控制,同時,減少制作成本。

3.通過升降板左側頂部設用以嵌于凹槽內的凸出塊,升降板右側位置設用以套設于所述固定塊外表面且滑動配合的通槽,通槽右側壁內設用以嵌入第一滑槽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滑動塊,滑動塊與第一螺桿螺紋配合連接,第一螺桿頂部貫穿底板的底壁并伸入控制腔內且與第二齒輪固定連接,從而實現凸出塊與凹槽的關合工作。

4.通過凹槽與控制腔之間的底板內設推動腔,推動腔內設推動塊,推動塊左側貫穿推動腔的左側壁體并伸入凹槽內,推動塊右側設推拉機構,從而提高自動喂料速度。

5.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便于拆裝和維護,能自動控制喂料,且減少人員勞動力,同時制作成本低,適合中小企業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生豬養殖的飼料投喂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底板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升降板俯視圖;

圖5為本發明的固定塊俯視圖;

圖6為本發明的主動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升降板移動到第三腔體最底側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推動塊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料箱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9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生豬養殖的飼料投喂裝置,包括料箱1以及與所述料箱1底部轉動配合連接的旋轉機構2,所述料箱1頂部設有帶第一腔體31的料斗3,所述料箱1內設有第二腔體5,所述第二腔體5左側底壁內設有與頂部所述第二腔體5相連通設置的第三腔體6,所述第三腔體6內的右側設有向上延伸設置的固定塊7,所述固定塊7的右側外壁內設有第一滑槽71,所述第一滑槽71內設有上下延伸設置的第一螺桿72,所述第二腔體5內底部設有底板4,所述底板4左側設有凹槽41,所述底板4內部中間位置處設有控制腔42,所述控制腔42內頂壁上設有第二滑槽43,所述第二滑槽43內設有導桿434,所述導桿434上滑動連接有第一滑塊431,所述控制腔42內設有向上延伸設置的轉軸423,所述轉軸423貫穿所述底板4頂壁并伸入所述第二腔體5內,所述第二腔體5內的所述轉軸423末端固定設有向上延伸的外花鍵軸52,所述外花鍵軸52外側滑動配合連接內花鍵套筒51,所述內花鍵套筒51外側表面上設有攪拌葉54,所述控制腔42內的所述轉軸423上周向固定設有第一齒輪422,所述第一齒輪422右側的所述控制腔42內設有第二齒輪421,所述第一齒輪422與所述第二齒輪421之間的所述控制腔42內設有主動齒輪436,所述主動齒輪436頂部與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一滑塊431內并與第一電機435動力連接,所述第三腔體6內升降板61,所述凹槽41與所述控制腔42之間的所述底板4內設有推動腔44,所述推動腔44內設有推動塊442,所述料箱1側壁上左右對稱設有空氣流速加快裝置11。

其中,所述第二腔體5頂部與所述第一腔體31底部相連通設置,從而方便快速補給飼料。

其中,所述固定塊7頂部端面與所述第二腔體5內底壁為同一水平面位置。

其中,所述外花鍵軸52頂部伸出所述內花鍵套筒51頂部外,且所述外花鍵軸52頂部末端處設有可拆裝固定的端蓋53,從而方便拆卸和安裝,便于維護或更換。

其中,所述升降板61左側頂部設有用以嵌于所述凹槽41內的凸出塊63,所述升降板61右側位置設有用以套設于所述固定塊7外表面且滑動配合的通槽62,所述通槽62右側壁內設有用以嵌入所述第一滑槽71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滑動塊611,所述滑動塊611與所述第一螺桿72螺紋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桿72頂部貫穿所述底板4的底壁并伸入所述控制腔42內且與所述第二齒輪421固定連接,從而實現凸出塊63與凹槽41的關合工作。

其中,所述導桿434上方的所述第一滑塊431內螺紋配合連接有第二螺桿432,所述第二螺桿432右側與第二電機433動力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

其中,所述凹槽41左側的所述料箱1外壁上貫穿設有向左側下方傾斜設置的導料管8,所述導料管8靠近所述凹槽41一側與所述凹槽41相連通設置。

其中,所述凸出塊63與所述凹槽41的大小相等。

其中,所述推動塊442左側貫穿所述推動腔44的左側壁體并伸入所述凹槽41內,所述推動塊442右側設有推拉機構441,從而提高自動喂料速度。

其中,所述空氣流速加快裝置11包括通風機111、導風管112和出風口113,所述導風管112貫穿所述料箱1側壁且延伸到所述第二腔體5內,所述通風機111固定設置在所述料箱1外側,所述導風管112與所述通風機111相連接,所述導風管112右端下底面設置有出風口113,通過設置所述空氣流速加快裝置11能夠加快所述料箱1側壁表面的空氣流速,防止飼料粘在壁上難以清洗。

初始狀態時,第一滑塊431位于第二滑槽43的最左側位置,此時,主動齒輪436與第一齒輪422嚙合連接,而且,主動齒輪436最大程度遠離第二齒輪421,同時,升降板61位于第三腔體6的最頂側位置,且凸出塊63完全伸入凹槽41內,此時,凸出塊63頂部端面與底板4頂部端面為同一水平面上,同時,推動塊442右側內壁與推動腔44的右側內壁相抵接,此時,推動塊442左側外壁與凹槽41右側內壁為同一水平面上。

需要自動喂料使用時,首先將飼料混倒入料斗3內,飼料經過第一腔體31后落入底板4上方的第二腔體5內,此時,控制第一電機435帶動主動齒輪436轉動,由主動齒輪436帶動第一齒輪422以及轉軸423轉動,轉軸423轉動的同時帶動外花鍵軸52以及內花鍵套筒51上的攪拌葉54轉動,從而實現飼料攪拌工作,當完成攪拌工作后控制第一電機435停止轉動,此時,控制第二電機433帶動第二螺桿432轉動,由第二螺桿432帶動第一滑塊431沿導桿434右側方向移動,同時,主動齒輪436逐漸遠離第一齒輪422并向右側移動,直至如圖6所示第一滑塊431位于第二滑槽43的最右側位置,同時,主動齒輪436與第二齒輪421嚙合連接,此時,控制第二電機433停止轉動,然后控制第一電機435帶動主動齒輪436轉動,由主動齒輪436帶動第二齒輪421以及第一螺桿72轉動,由第一螺桿72帶動滑動塊611以及滑動塊611上的升降板61向下移動,此時,升降板61上的凸出塊63逐漸脫離凹槽41,直至如圖7所示升降板61移動到第三腔體6的最底部位置,同時,凸出塊63頂部端面與底板4的底部端面為同一水平面,此時,控制第一電機435停止轉動,然后控制第二電機433帶動第二螺桿432反轉,使第二螺桿432帶動第一滑塊431沿導桿434左側方向移動,直至第一滑塊431移動到第二滑槽43的最左側位置,同時,主動齒輪436與第一齒輪422嚙合連接,此時,控制第二電機433停止轉動,再然后控制第一電機435帶動主動齒輪436轉動,由主動齒輪436帶動第一齒輪422以及轉軸423轉動,轉軸423轉動的同時帶動外花鍵軸52以及內花鍵套筒51上的攪拌葉54轉動,從而實現攪拌同時加速飼料落入凹槽41內,然后通過控制推拉機構441對推動塊442進行推拉工作,使得推動塊442在推動腔44內實現左右滑動,同時,推動塊442左側端面在凹槽41內實現推動工作,使落入凹槽41內的飼料快速推入導料管8內,最后經導料管8流出,當需要轉換方位,通過旋轉機構2控制料箱1轉動,從而滿足不同方位的喂料工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控制腔內設向上延伸設置的轉軸,轉軸貫穿底板頂壁并伸入第二腔體內,第二腔體內的轉軸末端固定設向上延伸的外花鍵軸,外花鍵軸外側滑動配合連接內花鍵套筒,內花鍵套筒外側表面上設攪拌葉,從而實現飼料的自動攪拌工作,減少操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通過控制腔內的轉軸上周向固定設第一齒輪,第一齒輪右側的控制腔內設第二齒輪,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之間的控制腔內設主動齒輪,主動齒輪頂部與外表面嵌于第一滑塊內的第一電機動力連接,從而實現自動切換控制,同時,減少制作成本。

3.通過升降板左側頂部設用以嵌于凹槽內的凸出塊,升降板右側位置設用以套設于所述固定塊外表面且滑動配合的通槽,通槽右側壁內設用以嵌入第一滑槽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滑動塊,滑動塊與第一螺桿螺紋配合連接,第一螺桿頂部貫穿底板的底壁并伸入控制腔內且與第二齒輪固定連接,從而實現凸出塊與凹槽的關合工作。

4.通過凹槽與控制腔之間的底板內設推動腔,推動腔內設推動塊,推動塊左側貫穿推動腔的左側壁體并伸入凹槽內,推動塊右側設推拉機構,從而提高自動喂料速度。

5.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便于拆裝和維護,能自動控制喂料,且減少人員勞動力,同時制作成本低,適合中小企業推廣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宁城县| 滨州市| 凤台县| 馆陶县| 大关县| 鲁甸县| 建昌县| 久治县| 砚山县| 绥化市| 贵德县| 榕江县| 陵川县| 宜黄县| 定南县| 西乡县| 哈巴河县| 洪湖市| 门源| 西吉县| 乐安县| 林芝县| 汕尾市| 青阳县| 弥勒县| 天长市| 西盟| 禄劝| 富裕县| 重庆市| 固安县| 通许县| 兴宁市| 马山县| 河北区| 桐庐县| 乌拉特后旗| 株洲市| 宁波市|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