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松土播種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農業用高可靠性松土播種設備。
背景技術:
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產業,農業是第一產業,農業是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松土是為種植而以人力翻耕土壤,其作用是使土壤顆粒之間的空隙加大,空氣就容易進去,增加了根細胞的呼吸,使細胞呼吸作用加強;播種就是將種子放入土壤中種以便于種子發芽。
農業作為中國第一生產業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它在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農作物種植對土壤、營養、時節等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東北等農業大規模種植,單單依靠人力松土、種植、施肥等是無法滿足目前農業發展的,且人工種植存在松土不合適、播種效率低、播種不均勻等問題,嚴重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進而影響農作物的收成,降低了農業經濟的發展,且人工種植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生產成本高,因此亟需研發一種播種效率高、松土質量好、勞動強度低的農業用高可靠性松土播種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農業種植播種效率低、松土不合適、勞動強度大的缺點,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播種效率高、松土質量好、勞動強度低的農業用高可靠性松土播種設備。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這樣一種農業用高可靠性松土播種設備,包括有車板、第一輪子、第二輪子、第一轉軸、第一皮帶輪、電機、第二皮帶輪、連接皮帶、第二轉軸、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第三轉軸、第一軸承座、圓盤、第三連接桿、支桿、放置板、擺動桿、第二軸承座、第四轉軸、第三軸承座和翻土滾筒;車板的頂部左側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軸承座,第二軸承座內設有第四轉軸,第四轉軸前后兩端設有第一輪子,車板的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支桿、第一軸承座、電機和第三軸承座,支桿與車板的頂部通過銷軸轉動式連接,第一軸承座內設有第三轉軸,第三轉軸頂部設有圓盤,圓盤頂部轉動式連接有第三連接桿,第三連接桿左端轉動式連接有擺動桿,擺動桿與支桿中部轉動式連接,擺動桿左端設有放置板,電機前端設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上轉動式設有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左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二連接桿,第二連接桿左端與圓盤轉動式連接,第二轉軸中部設有第二皮帶輪,第三軸承座內設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輪子,第一轉軸上從后至前依次設有第一皮帶輪和翻土滾筒,第二皮帶輪與第一皮帶輪之間連接有連接皮帶。
優選地,還包括有放置槽體,放置板的頂部設有放置槽體,放置槽體內設有小孔,小孔的直徑為3厘米。
優選地,還包括有第五轉軸、第四軸承座、第一錐齒輪、第二錐齒輪、第四連接桿、第五連接桿、第一單向閥、進水管、活塞、缸體、第二單向閥、出水管和噴水頭;車板的右部后側設有第四軸承座,第四軸承座內安裝有第五轉軸,第五轉軸的右端連接有第一錐齒輪,第一轉軸的后部設有第二錐齒輪,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嚙合,第五轉軸左部轉動式連接有第四連接桿,第四連接桿的前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五連接桿,車板的左部前側設有缸體,缸體內配合設有活塞,活塞后側與第五連接桿連接,缸體右側設有進水管,進水管內設有第一單向閥,缸體的左側設有出水管,出水管內設有第二單向閥,擺動桿左端連接有噴水頭,噴水頭與出水管連接。
優選地,車板的頂部左側前后兩側通過螺釘連接有第二軸承座,第二軸承座內通過過盈設有第四轉軸,第四轉軸前后兩端固定設有第一輪子,車板的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支桿、第一軸承座、電機和第三軸承座,支桿與車板的頂部通過銷軸轉動式連接,第一軸承座、電機和第三軸承座通過螺釘連接在車板上。
優選地,圓盤的直徑為8厘米,放置板的長和寬之比為1.5,放置板的厚度為4厘米,出水管采用橡膠材料制成,車板為長方形,車板厚度為5厘米,放置槽體的長和寬略小于放置板。
工作原理:當需要進行松土播種使用農業用高可靠性松土播種設備時,人工將種子放置在放置板上。人工啟動電機轉動,電機轉動帶動第二轉軸轉動,第二轉軸帶動第二皮帶輪和第一連接桿轉動,第二皮帶輪通過連接皮帶帶動第一皮帶輪轉動,第一皮帶輪帶動第一轉軸轉動,進而帶動第二輪子和翻土滾筒轉動,第二輪子可以使整個裝置不斷向前運動,以便于該裝置連續作業,翻土滾筒對土壤進行充分的松土,使土壤變松之后有利于種子的播種和生長。第一連接桿轉動通過第二連接桿帶動圓盤轉動,圓盤通過第三連接桿使擺動桿不斷前后擺動,可以將需要播的種子系在擺動桿上,這樣就可以播種種子,當播種完成后關閉電機,這種播種方式提高了播種效率,適合于大規模農業生產,且松土和播種依次進行,節省時間,降低勞動強度,保證了播種的最佳時節。
因為還包括有放置槽體,放置板的頂部設有放置槽體,放置槽體內設有小孔,小孔的直徑為3厘米,將種子放置在放置槽體內,擺動桿前后擺動就可以帶動放置槽體前后擺動,種子就可以從小孔落下,這樣播種效果更好,更加均勻,保證了農作物的后期生產。
因為還包括有第五轉軸、第四軸承座、第一錐齒輪、第二錐齒輪、第四連接桿、第五連接桿、第一單向閥、進水管、活塞、缸體、第二單向閥、出水管和噴水頭;車板的右部后側設有第四軸承座,第四軸承座內安裝有第五轉軸,第五轉軸的右端連接有第一錐齒輪,第一轉軸的后部設有第二錐齒輪,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嚙合,第五轉軸左部轉動式連接有第四連接桿,第四連接桿的前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五連接桿,車板的左部前側設有缸體,缸體內配合設有活塞,活塞后側與第五連接桿連接,缸體右側設有進水管,進水管內設有第一單向閥,缸體的左側設有出水管,出水管內設有第二單向閥,擺動桿左端連接有噴水頭,噴水頭與出水管連接,將進水管與水源連接,當第一轉軸轉動時帶動第二錐齒輪轉動,第二錐齒輪轉動帶動第五轉軸轉動,第五轉軸帶動第四連接桿上下移動,進而帶動第五連接桿上下移動,第五連接桿帶動活塞上下移動,此時水就可以從缸體進入出水管,進而從噴水頭噴灑出,這樣對剛播種的種子進行澆水,提高了種子的成活率,提高了農業生產。
因為車板的頂部左側前后兩側通過螺釘連接有第二軸承座,第二軸承座內通過過盈設有第四轉軸,第四轉軸前后兩端固定設有第一輪子,車板的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支桿、第一軸承座、電機和第三軸承座,支桿與車板的頂部通過銷軸轉動式連接,第一軸承座、電機和第三軸承座通過螺釘連接在車板上,這樣提高了該裝置的穩定性。
因為圓盤的直徑為8厘米,放置板的長和寬之比為1.5,放置板的厚度為4厘米,出水管采用橡膠材料制成,車板為長方形,車板厚度為5厘米,放置槽體的長和寬略小于放置板,這樣使用效果更好。
(3)有益效果
本發明達到了播種效率高、松土質量好、勞動強度低的效果,使用該設備能夠明顯的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工人的勞動強度,播種效率更高,能夠對土壤進行充分的松土,對于大規模種植效果更加明顯,且該設備還能對種子進行澆水,提高種子的成活率,促進種子的生長,該設備操作簡單,易于維護,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種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二種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三種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車板,2-第一輪子,3-第二輪子,4-第一轉軸,5-第一皮帶輪,6-電機,7-第二皮帶輪,8-連接皮帶,9-第二轉軸,10-第一連接桿,11-第二連接桿,12-第三轉軸,13-第一軸承座,14-圓盤,15-第三連接桿,16-支桿,17-放置板,18-擺動桿,19-第二軸承座,20-第四轉軸,21-第三軸承座,22-翻土滾筒,23-放置槽體,24-小孔,25-第五轉軸,26-第四軸承座,27-第一錐齒輪,28-第二錐齒輪,29-第四連接桿,30-第五連接桿,31-第一單向閥,32-進水管,33-活塞,34-缸體,35-第二單向閥,36-出水管,37-噴水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農業用高可靠性松土播種設備,如圖1-4所示,包括有車板1、第一輪子2、第二輪子3、第一轉軸4、第一皮帶輪5、電機6、第二皮帶輪7、連接皮帶8、第二轉軸9、第一連接桿10、第二連接桿11、第三轉軸12、第一軸承座13、圓盤14、第三連接桿15、支桿16、放置板17、擺動桿18、第二軸承座19、第四轉軸20、第三軸承座21和翻土滾筒22;車板1的頂部左側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軸承座19,第二軸承座19內設有第四轉軸20,第四轉軸20前后兩端設有第一輪子2,車板1的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支桿16、第一軸承座13、電機6和第三軸承座21,支桿16與車板1的頂部通過銷軸轉動式連接,第一軸承座13內設有第三轉軸12,第三轉軸12頂部設有圓盤14,圓盤14頂部轉動式連接有第三連接桿15,第三連接桿15左端轉動式連接有擺動桿18,擺動桿18與支桿16中部轉動式連接,擺動桿18左端設有放置板17,電機6前端設有第二轉軸9,第二轉軸9上轉動式設有第一連接桿10,第一連接桿10左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二連接桿11,第二連接桿11左端與圓盤14轉動式連接,第二轉軸9中部設有第二皮帶輪7,第三軸承座21內設有第一轉軸4,第一轉軸4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輪子3,第一轉軸4上從后至前依次設有第一皮帶輪5和翻土滾筒22,第二皮帶輪7與第一皮帶輪5之間連接有連接皮帶8。
實施例2
一種農業用高可靠性松土播種設備,如圖1-4所示,包括有車板1、第一輪子2、第二輪子3、第一轉軸4、第一皮帶輪5、電機6、第二皮帶輪7、連接皮帶8、第二轉軸9、第一連接桿10、第二連接桿11、第三轉軸12、第一軸承座13、圓盤14、第三連接桿15、支桿16、放置板17、擺動桿18、第二軸承座19、第四轉軸20、第三軸承座21和翻土滾筒22;車板1的頂部左側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軸承座19,第二軸承座19內設有第四轉軸20,第四轉軸20前后兩端設有第一輪子2,車板1的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支桿16、第一軸承座13、電機6和第三軸承座21,支桿16與車板1的頂部通過銷軸轉動式連接,第一軸承座13內設有第三轉軸12,第三轉軸12頂部設有圓盤14,圓盤14頂部轉動式連接有第三連接桿15,第三連接桿15左端轉動式連接有擺動桿18,擺動桿18與支桿16中部轉動式連接,擺動桿18左端設有放置板17,電機6前端設有第二轉軸9,第二轉軸9上轉動式設有第一連接桿10,第一連接桿10左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二連接桿11,第二連接桿11左端與圓盤14轉動式連接,第二轉軸9中部設有第二皮帶輪7,第三軸承座21內設有第一轉軸4,第一轉軸4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輪子3,第一轉軸4上從后至前依次設有第一皮帶輪5和翻土滾筒22,第二皮帶輪7與第一皮帶輪5之間連接有連接皮帶8。
還包括有放置槽體23,放置板17的頂部設有放置槽體23,放置槽體23內設有小孔24,小孔24的直徑為3厘米。
實施例3
一種農業用高可靠性松土播種設備,如圖1-4所示,包括有車板1、第一輪子2、第二輪子3、第一轉軸4、第一皮帶輪5、電機6、第二皮帶輪7、連接皮帶8、第二轉軸9、第一連接桿10、第二連接桿11、第三轉軸12、第一軸承座13、圓盤14、第三連接桿15、支桿16、放置板17、擺動桿18、第二軸承座19、第四轉軸20、第三軸承座21和翻土滾筒22;車板1的頂部左側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軸承座19,第二軸承座19內設有第四轉軸20,第四轉軸20前后兩端設有第一輪子2,車板1的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支桿16、第一軸承座13、電機6和第三軸承座21,支桿16與車板1的頂部通過銷軸轉動式連接,第一軸承座13內設有第三轉軸12,第三轉軸12頂部設有圓盤14,圓盤14頂部轉動式連接有第三連接桿15,第三連接桿15左端轉動式連接有擺動桿18,擺動桿18與支桿16中部轉動式連接,擺動桿18左端設有放置板17,電機6前端設有第二轉軸9,第二轉軸9上轉動式設有第一連接桿10,第一連接桿10左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二連接桿11,第二連接桿11左端與圓盤14轉動式連接,第二轉軸9中部設有第二皮帶輪7,第三軸承座21內設有第一轉軸4,第一轉軸4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輪子3,第一轉軸4上從后至前依次設有第一皮帶輪5和翻土滾筒22,第二皮帶輪7與第一皮帶輪5之間連接有連接皮帶8。
還包括有放置槽體23,放置板17的頂部設有放置槽體23,放置槽體23內設有小孔24,小孔24的直徑為3厘米。
還包括有第五轉軸25、第四軸承座26、第一錐齒輪27、第二錐齒輪28、第四連接桿29、第五連接桿30、第一單向閥31、進水管32、活塞33、缸體34、第二單向閥35、出水管36和噴水頭37;車板1的右部后側設有第四軸承座26,第四軸承座26內安裝有第五轉軸25,第五轉軸25的右端連接有第一錐齒輪27,第一轉軸4的后部設有第二錐齒輪28,第一錐齒輪27與第二錐齒輪28嚙合,第五轉軸25左部轉動式連接有第四連接桿29,第四連接桿29的前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五連接桿30,車板1的左部前側設有缸體34,缸體34內配合設有活塞33,活塞33后側與第五連接桿30連接,缸體34右側設有進水管32,進水管32內設有第一單向閥31,缸體34的左側設有出水管36,出水管36內設有第二單向閥35,擺動桿18左端連接有噴水頭37,噴水頭37與出水管36連接。
實施例4
一種農業用高可靠性松土播種設備,如圖1-4所示,包括有車板1、第一輪子2、第二輪子3、第一轉軸4、第一皮帶輪5、電機6、第二皮帶輪7、連接皮帶8、第二轉軸9、第一連接桿10、第二連接桿11、第三轉軸12、第一軸承座13、圓盤14、第三連接桿15、支桿16、放置板17、擺動桿18、第二軸承座19、第四轉軸20、第三軸承座21和翻土滾筒22;車板1的頂部左側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軸承座19,第二軸承座19內設有第四轉軸20,第四轉軸20前后兩端設有第一輪子2,車板1的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支桿16、第一軸承座13、電機6和第三軸承座21,支桿16與車板1的頂部通過銷軸轉動式連接,第一軸承座13內設有第三轉軸12,第三轉軸12頂部設有圓盤14,圓盤14頂部轉動式連接有第三連接桿15,第三連接桿15左端轉動式連接有擺動桿18,擺動桿18與支桿16中部轉動式連接,擺動桿18左端設有放置板17,電機6前端設有第二轉軸9,第二轉軸9上轉動式設有第一連接桿10,第一連接桿10左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二連接桿11,第二連接桿11左端與圓盤14轉動式連接,第二轉軸9中部設有第二皮帶輪7,第三軸承座21內設有第一轉軸4,第一轉軸4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輪子3,第一轉軸4上從后至前依次設有第一皮帶輪5和翻土滾筒22,第二皮帶輪7與第一皮帶輪5之間連接有連接皮帶8。
還包括有放置槽體23,放置板17的頂部設有放置槽體23,放置槽體23內設有小孔24,小孔24的直徑為3厘米。
還包括有第五轉軸25、第四軸承座26、第一錐齒輪27、第二錐齒輪28、第四連接桿29、第五連接桿30、第一單向閥31、進水管32、活塞33、缸體34、第二單向閥35、出水管36和噴水頭37;車板1的右部后側設有第四軸承座26,第四軸承座26內安裝有第五轉軸25,第五轉軸25的右端連接有第一錐齒輪27,第一轉軸4的后部設有第二錐齒輪28,第一錐齒輪27與第二錐齒輪28嚙合,第五轉軸25左部轉動式連接有第四連接桿29,第四連接桿29的前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五連接桿30,車板1的左部前側設有缸體34,缸體34內配合設有活塞33,活塞33后側與第五連接桿30連接,缸體34右側設有進水管32,進水管32內設有第一單向閥31,缸體34的左側設有出水管36,出水管36內設有第二單向閥35,擺動桿18左端連接有噴水頭37,噴水頭37與出水管36連接。
車板1的頂部左側前后兩側通過螺釘連接有第二軸承座19,第二軸承座19內通過過盈設有第四轉軸20,第四轉軸20前后兩端固定設有第一輪子2,車板1的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支桿16、第一軸承座13、電機6和第三軸承座21,支桿16與車板1的頂部通過銷軸轉動式連接,第一軸承座13、電機6和第三軸承座21通過螺釘連接在車板1上。
圓盤14的直徑為8厘米,放置板17的長和寬之比為1.5,放置板17的厚度為4厘米,出水管36采用橡膠材料制成,車板1為長方形,車板1厚度為5厘米,放置槽體23的長和寬略小于放置板17。
工作原理:當需要進行松土播種使用農業用高可靠性松土播種設備時,人工將種子放置在放置板17上。人工啟動電機6轉動,電機6轉動帶動第二轉軸9轉動,第二轉軸9帶動第二皮帶輪7和第一連接桿10轉動,第二皮帶輪7通過連接皮帶8帶動第一皮帶輪5轉動,第一皮帶輪5帶動第一轉軸4轉動,進而帶動第二輪子3和翻土滾筒22轉動,第二輪子3可以使整個裝置不斷向前運動,以便于該裝置連續作業,翻土滾筒22對土壤進行充分的松土,使土壤變松之后有利于種子的播種和生長。第一連接桿10轉動通過第二連接桿11帶動圓盤14轉動,圓盤14通過第三連接桿15使擺動桿18不斷前后擺動,可以將需要播的種子系在擺動桿18上,這樣就可以播種種子,當播種完成后關閉電機6,這種播種方式提高了播種效率,適合于大規模農業生產,且松土和播種依次進行,節省時間,降低勞動強度,保證了播種的最佳時節。
因為還包括有放置槽體23,放置板17的頂部設有放置槽體23,放置槽體23內設有小孔24,小孔24的直徑為3厘米,將種子放置在放置槽體23內,擺動桿18前后擺動就可以帶動放置槽體23前后擺動,種子就可以從小孔24落下,這樣播種效果更好,更加均勻,保證了農作物的后期生產。
因為還包括有第五轉軸25、第四軸承座26、第一錐齒輪27、第二錐齒輪28、第四連接桿29、第五連接桿30、第一單向閥31、進水管32、活塞33、缸體34、第二單向閥35、出水管36和噴水頭37;車板1的右部后側設有第四軸承座26,第四軸承座26內安裝有第五轉軸25,第五轉軸25的右端連接有第一錐齒輪27,第一轉軸4的后部設有第二錐齒輪28,第一錐齒輪27與第二錐齒輪28嚙合,第五轉軸25左部轉動式連接有第四連接桿29,第四連接桿29的前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五連接桿30,車板1的左部前側設有缸體34,缸體34內配合設有活塞33,活塞33后側與第五連接桿30連接,缸體34右側設有進水管32,進水管32內設有第一單向閥31,缸體34的左側設有出水管36,出水管36內設有第二單向閥35,擺動桿18左端連接有噴水頭37,噴水頭37與出水管36連接,將進水管32與水源連接,當第一轉軸4轉動時帶動第二錐齒輪28轉動,第二錐齒輪28轉動帶動第五轉軸25轉動,第五轉軸25帶動第四連接桿29上下移動,進而帶動第五連接桿30上下移動,第五連接桿30帶動活塞33上下移動,此時水就可以從缸體34進入出水管36,進而從噴水頭37噴灑出,這樣對剛播種的種子進行澆水,提高了種子的成活率,提高了農業生產。
因為車板1的頂部左側前后兩側通過螺釘連接有第二軸承座19,第二軸承座19內通過過盈設有第四轉軸20,第四轉軸20前后兩端固定設有第一輪子2,車板1的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支桿16、第一軸承座13、電機6和第三軸承座21,支桿16與車板1的頂部通過銷軸轉動式連接,第一軸承座13、電機6和第三軸承座21通過螺釘連接在車板1上,這樣提高了該裝置的穩定性。
因為圓盤14的直徑為8厘米,放置板17的長和寬之比為1.5,放置板17的厚度為4厘米,出水管36采用橡膠材料制成,車板1為長方形,車板1厚度為5厘米,放置槽體23的長和寬略小于放置板17,這樣使用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