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果樹育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類型的新品種,新品種培育是一個永恒的研究課題,果樹亦是如此。雜交育種(雜交育種:按特定的育種目標選配親本,通過雜交獲得雜種,再將雜種培育成雜種實生苗繼而對其進行選擇以育成符合生產和消費要求的新品種,稱為雜交育種)是新品種培育和獲得的最主要手段,也是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并且育種成果最突出的技術方式。
眾所周知,果樹雜交育種周期長,一個品種的育成從雜交到應用往往需要十幾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具體到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上,以往的育種實踐證實其雜交育種周期大約為20-25年(沈德緒主編.果樹育種學(二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5)。造成板栗雜交育種周期長的主要原因有雜種實生苗(雜種實生苗:由雜交種子培育成的從不進行嫁接的實生苗)童期長、幼樹期性狀不穩定提前選擇困難、自身是多年生植物發育周期長等,其中雜種實生苗童期長是導致板栗雜交育種周期過長的一個關鍵因素。
童期是指果樹從種子萌發到第一次開花所經歷的時期。果樹雜種實生苗童期長是指雜交種子自萌發至第一次開花時的時間長。果樹實生苗只有渡過童期以后才具備開花能力,而渡過童期的先決條件是植株須增高生長至特定的空間‘高度’,該‘高度’受遺傳控制,植株低于該‘高度’時處于童期(無論采取何種刺激措施也不能開花),超過該‘高度’時即為渡過童期(具開花能力)(沈德緒主著.果樹育種學(二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5)。換言之即:雜交種子萌發后越早的生長到特定‘高度’則越早開花,童期也就越短,越有利于縮短育種周期。多年研究證實,果樹實生苗植株的童期不能消除,但通過一系列技術措施可促使它盡快生長至特定‘高度’從而渡過童期后開花結果。(王麗敏,陳潔珍,歐良喜,蔡長河.果樹童期研究進展.廣東農業科學,2012,10:46-50)。促使雜交種子提早萌發成苗并加速植株增高生長是及早渡過童期繼而縮短育種周期的有效途徑。
目前,板栗雜種實生苗的培育普遍采用生產上板栗砧木苗的培育方法(楊留成,焦江洪,楊艷麗,李敬,霍瑞慶.板栗育苗技術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9):5743-5743;張明珠.板栗育苗技術初探.安徽農學通報,2012,18(10):171-171;殷美旺.板栗實生苗繁殖技術.安徽農學通報,2015,21(21):93-94;李榮,閆陳輝,李長江,令狐榮鋼.板栗實生苗培育技術.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6,39(4):48-49),其育苗大致步驟為:當年收集種子后沙藏保存→第2年春季于田間播種培育成苗→植株田間增高生長(第3-5年)→開花結果(第6年左右),該雜種實生苗培育方法具有以下弊端:(1)雜交種子在秋季采集后,當年一般置于低溫環境下保存逐漸渡過其休眠期,直到第2年春季才播種育苗,該方法下由收獲雜交種子到培育成苗需要跨年完成,種子在收獲后約有6-7個月處于休眠狀態,造成時間上的浪費;(2)常規實生苗培育方法,種子一般采用直播方式或者簡單容器方式育苗,未對種子催芽技術進行細化,致使該方法下種子發芽率一般為70-80%,成苗率60%左右,具有明顯的種子發芽率、成苗率低的缺點,造成雜交種子這種極具育種價值的資源損失以及前期雜交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浪費;(3)對植株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促植株增高生長,目前在常規實生苗培育方法上還沒有關于噴施氯吡苯脲促長、促早開花的報道,常規實生苗培育方法培育成的雜種實生苗大部分達到特定高度第一次開花時間為6年左右,不可避免具有第一次開花時間長的弊端。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方法。本發明針對板栗雜交種子培育成苗需跨年以及第一次開花時間長(第一次開花需6年左右時間)的弊端,通過調控雜交種子休眠、調控育苗環境條件(如光照、溫度、濕度等)、噴施激素促植株增高生長等一系列措施,達到雜交種子當年萌發成苗、植株生長速度加快、生長至特定‘高度’時間短、第一次開花時間提早的效果,實現及早渡過童期,繼而縮短育種周期的目的。本發明方法可當年成苗并且有利于植株快速生長和提早開花。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雜交種子收集
2)雜交種子保存
將收集的雜交種子用清水清洗干凈后,置于冰水混合物中降溫3.5-4.2小時(優選4.0小時);取出雜交種子于陰涼干燥處瀝干水分,立即置于提前調試至溫度0±2℃的環境中(例如冰柜中),使雜交種子在該環境中保持休眠狀態40天以上(優選休眠40-45天);
3)雜交種子催芽
取出步驟2)休眠后的雜交種子(一般在每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立即置于自來水中1.5-2小時;于自來水中取出雜交種子后在其外殼上劃出切口(例如用小刀在其外殼上劃出一條0.5-1.0cm長的切口),然后將雜交種子置于溫度60±3℃水浴鍋中15-20秒(優選置于60℃的水浴鍋中20秒);再于自水浴鍋中取出雜交種子后迅速置于自來水中30±5分鐘(優選30分鐘),取出后再置于該水浴鍋中(溫度60±3℃,15-20秒;優選60℃,20秒);如此反復3-4次;之后將雜交種子單層放置于底面鋪設有1層濕毛巾的容器(例如不銹鋼托盤)中,上面再覆蓋1層濕毛巾,把容器和雜交種子一起放置于調試好溫濕光照條件(溫度25-28℃,相對濕度85-90%,光照18-20小時·天-1)的人工氣候箱中解除休眠并催芽3-4天;待雜交種子陸續發芽后,繼續在該人工氣候箱中放置3-5天后取出;
4)雜交種子播種育苗
以普通生產用溫室大棚為育苗場地,采用營養缽育苗;正常管理;雜種實生苗出土后噴布氯吡苯脲溶液;促苗體加速生長;
5)雜種實生苗田間定植
雜種實生苗在溫室大棚內生長至翌年5月上旬時,定植于整理好畦壟的田間育種圃內,栽后及時澆水;正常管理;
優選株行距0.5m×3m;
雜種實生苗在溫室大棚內生長至翌年5月上旬時,選擇陽光不強烈的一天,于當日16:00以后將雜種實生苗自溫室大棚內移出,當天定植于整理好畦壟的田間育種圃內,株行距0.5m×3m,栽后及時澆水。
6)雜種實生苗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長
雜種實生苗田間定植當年,噴布氯吡苯脲(CPPU)溶液。
上述方法中,步驟1)所述雜交種子收集一般可待板栗植株上人工雜交完成的刺苞有60%以上自然開裂時,將所有刺苞打落地下,人工去除苞皮,把苞內雜交種子(栗果)收集起來;時間一般在每年9月上中旬進行。
步驟3)所述自來水溫度一般為10-20℃。
步驟4)優選在雜種實生苗出土后90天、120天時各噴布0.5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
步驟4)中一般雜種實生苗在溫室大棚內每隔15天左右澆水1次,并及時拔除缽內雜草,保證其正常生長。
步驟4)具體包括:首先在溫室大棚內將育苗營養缽(材質:塑料;顏色:黑色;規格:16cm×14cm)填土至距離缽沿3cm處,之后將其逐畦擺放整齊,再將發芽的雜交種子平放在營養缽內,待所有發芽種子放置完畢后統一覆土,以土壤完全覆蓋種子并與缽沿平齊為標準。播種完畢后立即噴灑澆水,至營養缽內土壤含水量飽和為止。雜交種子萌芽出土后(每年11月上中旬左右)即為當年成苗的雜種實生苗。雜種實生苗出土后90天、120天時各噴布0.5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促苗體加速生長。雜種實生苗在溫室大棚內每隔15天左右澆水1次,并及時拔除缽內雜草,保證其正常生長。
步驟6)中優選在雜種實生苗田間定植當年,于6月下旬、7月下旬各噴布1.0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促板栗實生苗植株增高生長。并注意及時施肥、澆水、除草等,保證植株正常生長。
具體地,上述一種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雜交種子收集
待板栗植株上人工雜交完成的刺苞有60%以上自然開裂時,將所有刺苞打落地下,去除苞皮,把苞內雜交種子收集起來;時間一般在每年9月上中旬進行。
2)雜交種子保存
將收集的雜交種子用清水清洗干凈后,置于冰水混合物中降溫4小時;取出雜交種子于陰涼干燥處瀝干水分,立即置于提前調試至溫度0±2℃的環境中,使雜交種子在該環境中保持休眠狀態40天以上;
3)雜交種子催芽
取出步驟2)休眠后的雜交種子,立即置于自來水中2小時;于自來水中取出雜交種子后在其外殼上劃出一條0.5-1.0cm長的切口,然后將雜交種子置于溫度60℃水浴鍋中20秒;再于自水浴鍋中取出雜交種子后迅速置于自來水中30分鐘,取出后再置于該水浴鍋中;如此反復3次;之后將雜交種子單層放置于底面鋪設有1層濕毛巾的容器中,上面再覆蓋1層濕毛巾,把容器和雜交種子一起放置于調試好溫濕光照條件的人工氣候箱中解除休眠并催芽3天;待雜交種子陸續發芽后,繼續在該人工氣候箱中放置3-5天后取出;所述人工氣候箱條件:溫度25℃,相對濕度90%,光照18小時·天-1;
4)雜交種子播種育苗
以普通生產用溫室大棚為育苗場地,將育苗營養缽填土至距離缽沿3cm處,之后將其逐畦擺放整齊,再將發芽的雜交種子平放在營養缽內,待所有發芽種子放置完畢后統一覆土,以土壤完全覆蓋種子并與缽沿平齊為標準;播種完畢后立即噴灑澆水,至營養缽內土壤含水量飽和為止;雜交種子萌芽出土后即為當年成苗的雜種實生苗;正常管理;在雜種實生苗出土后90天、120天時各噴布0.5mg·kg-1氯吡苯脲溶液1次;
5)雜種實生苗田間定植
雜種實生苗在溫室大棚內生長至翌年5月上旬時,選擇陽光不強烈的一天,于當日16:00以后將雜種實生苗自溫室大棚內移出,當天定植于整理好畦壟的田間育種圃內,株行距0.5m×3m,栽后及時澆水;正常管理;
6)雜種實生苗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長
雜種實生苗田間定植當年,于6月下旬、7月下旬各噴布1.0mg·kg-1氯吡苯脲溶液1次。
優選地,所述板栗包括板栗燕山早豐、燕晶、燕光、燕奎、燕山短枝等品種。具體地,以燕山早豐(♀)×燕晶(♂)、燕光(♀)×燕晶(♂)、燕奎(♀)×燕山短枝(♂)的雜交種子為板栗雜種實生苗的培育對象。
本發明還包括上述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方法在板栗雜交育種中的應用。
本發明有益效果:
(一)板栗雜交種子可當年培育成苗并且成苗率高
目前,板栗雜種實生苗的培育普遍采用生產上板栗砧木苗的培育方法,即當年收集種子后將其以沙藏(低溫)方式保存過冬,第二年春季于田間將種子直接播種培育成實生苗。這種雜交種子育苗方法中,種子在當年采集后約有6-7個月處于休眠狀態,直到第2年春季才播種育苗,種子發芽率一般為70-80%,成苗率60%左右,具有明顯的種子發芽率低(造成雜交種子這種極具育種價值的資源浪費)且需跨年成苗的缺點。本發明方法是將雜交種子采集后立即置于低溫環境下人工促休眠,待滿足種子發芽需冷量后,通過溫度、濕度和光照聯合誘導解除種子休眠,后借助人工氣候室催芽等措施,實現雜交種子當年培育成苗且成苗率高的技術效果(試驗證實發芽率97.7%,成苗率92.0%)。
(二)板栗雜種實生苗植株生長速度快,生長量大
常規實生苗培育方法下,定植當年植株生長速度緩慢,冬季停長時高度一般為40-50cm、基徑粗度0.4-0.6cm;本發明方法是將雜交種子在溫室大棚內提前培育成苗從而擴延植株生長期,并通過多次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促植株加速生長,達到雜種實生苗定植當年植株生長速度快,生長量大的技術效果(試驗證實定植當年植株停長時平均高度為94.5cm、基徑粗度為1.08cm)。
(三)板栗雜種實生苗第一次開花時間早
常規實生苗培育方法下,大部分植株第一次開花時間為6年左右,3年生時僅個別植株開花(試驗證實常規方法下雜種實生苗定植后第3年植株開花率為9.8%);本發明方法通過雜交種子當年培育成苗、溫室大棚內營養缽育苗擴延生長期以及多次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氯吡苯脲)促植株快速生長等綜合措施,達到雜種實生苗第一次開花時間早的技術目的(試驗證實雜種實生苗定植后第3年植株開花率為76.3%)。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方法處理下3年生板栗雜種實生苗開花狀態照片;
圖2為實施例1方法處理下3年生板栗雜種實生苗結果狀態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和對比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內容,但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及對比例中所用冰柜、水浴鍋、小刀、人工氣候箱、營養缽、不銹鋼托盤、毛巾、氯吡苯脲等器材均可市購。
實施例1
以燕山早豐(♀)×燕晶(♂)、燕光(♀)×燕晶(♂)、燕奎(♀)×燕山短枝(♂)的雜交種子為對象(板栗燕山早豐、燕晶、燕光、燕奎、燕山短枝均為河北省主栽品種),以下述方法進行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操作。試驗于2010年開始在河北省昌黎果樹研究所育種圃和中心實驗室內進行。
1)雜交種子收集
2010年進行人工雜交,待板栗植株(母株燕山早豐、燕光、燕奎)上人工雜交完成的刺苞有60%以上自然開裂時,將所有刺苞打落地下,人工去除苞皮,把苞內雜交種子(栗果)收集起來(時間為2010年9月3日-11日)。
2)雜交種子保存
將收集的雜交種子用清水清洗干凈后,置于冰水混合物中降溫4小時。之后取出雜交種子于陰涼干燥處瀝干水分,立即置于提前調試好溫度(0±2℃)的冰柜中,使雜交種子在冰柜中保持休眠狀態40天以上。
3)雜交種子催芽
自冰柜中取出放置時間大于40天的雜交種子(時間為2010年10月22日),立即置于自來水中2小時;自來水中取出雜交種子后用小刀在其外殼上劃出一條0.5-1.0cm長的切口;后將雜交種子置于60℃的水浴鍋中20秒,自水浴鍋中取出后再迅速置于自來水中30分鐘,取出后再置于水浴鍋中,如此反復3次;之后將雜交種子單層放置于底面鋪設有1層濕毛巾的不銹鋼托盤中,上面再覆蓋1層濕毛巾,把托盤和雜交種子一起放置于調試好溫濕光照條件(溫度25℃,相對濕度90%,光照18小時·天-1)的人工氣候箱中解除休眠并催芽3天。待雜交種子陸續發芽后,仍使其在人工氣候箱中3天后全部取出。
4)雜交種子播種育苗
選擇普通生產用溫室大棚為育苗場地,采用營養缽育苗。首先在溫室大棚內將育苗營養缽(材質:塑料;顏色:黑色;規格:16cm×14cm)填土至距離缽沿3cm處,之后將其逐畦擺放整齊,再將發芽的雜交種子平放在營養缽內,待所有發芽種子放置完畢后統一覆土,以土壤完全覆蓋種子并與缽沿平齊為標準。播種完畢后立即噴灑澆水,至營養缽內土壤含水量飽和為止。雜交種子萌芽出土后即為當年培育成苗的雜種實生苗。雜種實生苗出土后90天(2011年2月16日)、120天(2011年3月17日)時各噴布0.5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促苗體加速生長。雜種實生苗在溫室大棚內每隔15天左右澆水1次,并及時拔除缽內雜草,保證其正常生長。
5)雜種實生苗田間定植
雜種實生苗在溫室大棚內生長至翌年(2011年)5月上旬時,于2011年5月8日(當日陰天)16:00以后將雜種實生苗自溫室大棚內移出,當天定植于整理好畦壟的田間育種圃內,株行距0.5m×3m,栽后澆水。
6)雜種實生苗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長
2011年6月下旬、7月下旬各噴布1.0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全年及時施肥、澆水、除草等,保證植株正常生長。
7)板栗雜交種子發芽率、成苗率、植株生長量、植株開花率等性狀檢測
板栗雜交種子發芽率檢測:技術步驟3)結束后,板栗雜交種子自人工氣候箱中取出時,隨機選擇3個托盤,調查其內種子總數和發芽種子數。
發芽率=發芽種子數/種子總數×100%
板栗雜交種子成苗率檢測:技術步驟4)過程中進行,于畦內隨機選擇3個小區,區內雜交種子播種前調查發芽種子總數,播種50天后調查出土的雜種實生苗數。
成苗率=雜種實生苗數/發芽種子總數×發芽率
植株生長量檢測:技術步驟6)結束后當年,于冬季時隨機選擇30株雜種實生苗測定植株高度、基徑粗度,3次重復。
板栗雜交苗植株開花率檢測:從板栗雜種實生苗定植于田間后第2年開始,每年6月份(板栗雜種實生苗開花期)隨機選擇1行調查其總株數、開花株數,記錄開花時間,3次重復。
植株開花率=開花株數/總株數×100%
8)實施效果
由表1可見,將不同板栗雜交組合獲得的雜種培育成雜種實生苗,采用本發明方法后均可實現板栗雜交種子在收獲后當年成苗,并且發芽率高達96.4%以上、成苗率高達91.5%以上。
不同雜交組合獲得的板栗雜種,經本發明方法培育成的雜種實生苗其植株高度介于86.7-102.5cm,基徑粗度介于0.91-1.08cm之間,并且各組合間差異不顯著。
來源于不同雜交組合的板栗雜種,經本發明方法培育成的板栗雜種實生苗定植后第3年,其植株開花率指標差異不顯著,均達到73.6%以上。
圖1和圖2分別為本實施例方法處理下3年生板栗雜種實生苗開花狀態照片和結果狀態照片。
試驗證實,不同板栗雜交種子經由本發明方法培育成雜種實生苗,均可實現發芽率高、成苗率高、生長量大及植株開花早的技術效果,說明本發明方法在不同的板栗雜種上實施,效果穩定一致,具有廣泛性。
表1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方法效果表
注:采用Tukey法檢驗差異。小寫字母代表5%顯著水平;大寫字母代表1%極顯著水平。
對比例1
以燕山早豐(♀)×燕晶(♂)雜交種子為對象(燕山早豐、燕晶均為河北省主栽板栗品種),以目前生產上常用板栗砧木實生苗培育方法進行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操作。試驗于2010年開始,在河北省昌黎果樹研究所育種圃和中心實驗室內進行。
1)雜交種子收集
2010年進行人工雜交,待板栗植株(母本燕山早豐)上人工雜交完成的刺苞有60%以上自然開裂時,將所有刺苞打落地下,人工去除苞皮,把苞內雜交種子(栗果)收集起來(時間為2010年9月3日)。
2)雜交種子保存
將收集的雜交種子用清水清洗干凈后,于陰涼干燥處瀝干水分,立即置于提前調試好溫度(0±2℃)的冰柜中。
3)雜交種子催芽
翌年春季(2011年3月上旬)自冰柜中取出板栗雜交種子,在生產用普通溫室大棚內采用沙子覆蓋催芽,沙子濕度以手握成團不散且不滴水為標準。待催芽15天后每天觀察種子發芽情況,至連續2天不再有新發芽種子時全部取出。
4)雜交種子播種育苗
于2011年春季(4月5日)田間直接播種育苗,播種方法采用畦播,在整理好畦壟的田間育種圃內,首先將畦內開溝,溝深3-5cm,后將發芽的雜交種子平放溝內,然后覆土,保持株行距0.5m×3m。播種完畢后立即噴灑澆水,至畦內土壤含水量飽和為止。雜交種子萌芽出土后即為雜種實生苗。雜種實生苗每隔15天左右澆水1次,全年及時施肥、除草等,保證植株正常生長。
5)板栗雜交種子發芽率、成苗率、植株生長量、植株開花率等性狀檢測
板栗雜交種子發芽率檢測:技術步驟3)結束后,種子自溫室大棚內取出時,隨機選擇50粒種子,調查其內發芽種子數,3次重復。
發芽率=發芽種子數/種子總數×100%
板栗雜交種子成苗率檢測:技術步驟4)過程中進行,于畦內隨機選擇3個小區,區內雜交種子播種前調查發芽種子總數,播種50天后調查出土的雜種實生苗數。
成苗率=雜種實生苗數/發芽種子總數×發芽率
植株生長量檢測:技術步驟4)結束后當年,于冬季時隨機選擇30株雜種實生苗測定植株高度、基徑粗度,3次重復。
板栗雜交苗植株開花率檢測:從板栗雜種實生苗定植于田間后第2年開始,每年6月份(板栗雜種實生苗開花期)隨機選擇1行調查其總株數、開花株數,記錄開花時間,3次重復。
植株開花率=開花株數/總株數×100%
7)對比例1的方法(目前實生苗培育常用方法)和本發明(實施例1)的方法主要區別有4點:
①雜交種子培育成苗時間不同,對比例1采集種子后第2年春季才開始培育成苗,本發明采集種子后當年培育成苗;
②雜交種子催芽方式不同,對比例1采用濕沙催芽法,本發明采用人工氣候箱催芽;
③雜交種子育苗方式不同,對比例1采用發芽后直接田間播種育苗方式,本發明采用溫室營養缽育苗方式;
④雜種實生苗植株管理方式不同,對比例1未噴施促長植物生長調節劑,本發明對植株噴施促長植物生長調節劑。
8)實施效果
由表2可見,對比例1雜交種子收獲后,直到次年春季采用沙子覆蓋催芽,雜交種子發芽率為72.3%,極顯著低于實施例1中人工氣候箱催芽后的發芽率97.7%,說明人工氣候箱催芽可以極顯著提高雜交種子發芽率。
對比例1中雜交種子發芽后采用田間直接播種育苗,其成苗率為58.2%,極顯著低于實施例1中在溫室大棚內采用營養缽育苗操作步驟后的種子成苗率92.0%,說明溫室大棚內采用營養缽育苗可極顯著提高雜交種子成苗率。
對比例1中雜交種子定植后當年植株高度為42.3cm,基徑粗度為0.42cm,均極顯著低于實施例1中噴布氯吡苯脲溶液的植株(植株高度為94.5cm,基徑粗度為1.08cm),說明噴布氯吡苯脲溶液對植株高度和基徑粗度有正向促進作用,可極顯著提高雜種實生苗定植當年的生長速度和生長量。
對比例1中雜交種子定植3年后(2013年)植株開花率為9.8%,極顯著低于實施例1中植株開花率76.3%,說明實施例1中采用的雜種苗培育方法可極顯著提高植株開花率。
表2兩種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方法效果比較表
對比例2
以燕山早豐(♀)×燕晶(♂)雜交種子為對象(燕山早豐、燕晶均為河北省主栽板栗品種),以下述方法進行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操作。試驗于2010年開始,在河北省昌黎果樹研究所育種圃和中心實驗室內進行。
1)雜交種子收集
2010年進行人工雜交,待板栗植株(母本燕山早豐)上人工雜交完成的刺苞有60%以上自然開裂時,將所有刺苞打落地下,人工去除苞皮,把苞內雜交種子(栗果)收集起來(時間為2010年9月3日)。
2)雜交種子保存
將收集的雜交種子用清水清洗干凈后,置于冰水混合物中降溫4小時。之后取出雜交種子于陰涼干燥處瀝干水分,立即置于提前調試好溫度(0±2℃)的冰柜中,使雜交種子在冰柜中保持休眠狀態40天以上。
3)雜交種子播種育苗
選擇普通生產用溫室大棚為育苗場地,采用營養缽育苗。首先在溫室大棚內將育苗營養缽(材質:塑料;顏色:黑色;規格:16cm×14cm)填土至距離缽沿3cm處,之后將其逐畦擺放整齊,將自冰柜中取出放置時間大于40天的雜交種子(時間為2010年10月21日)平放在營養缽內,待所有種子放置完畢后統一覆土,以土壤完全覆蓋種子并與缽沿平齊為標準。播種完畢后立即噴灑澆水,至營養缽內土壤含水量飽和為止。雜交種子萌芽出土后即為當年培育成苗的雜種實生苗。雜種實生苗出土90天(2011年2月19日)、120天(2011年3月21日)時各噴布0.5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促苗體加速生長。雜種實生苗在溫室大棚內每隔15天左右澆水1次,并及時拔除缽內雜草,保證其正常生長。
4)雜種實生苗田間定植
雜種實生苗在溫室大棚內生長至翌年(2011年)5月上旬時,于2011年5月8日(當日陰天)16:00以后將雜種實生苗自溫室大棚內移出,當天定植于整理好畦壟的田間育種圃內,株行距0.5m×3m,栽后澆水。
5)雜種實生苗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長
2011年6月下旬、7月下旬各噴布1.0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全年及時施肥、澆水、除草等,保證植株正常生長。
6)板栗雜交種子成苗率、植株生長量、植株開花率等性狀檢測
板栗雜交種子成苗率檢測:技術步驟3)過程中進行,于畦內隨機選擇3個小區,區內雜交種子播種前調查種子總數,播種50天后調查出土的雜種實生苗數。
種子成苗率=雜種實生苗數/種子總數×100%
植株生長量檢測:技術步驟5)結束后當年,于冬季時隨機選擇30株雜種實生苗測定植株高度、基徑粗度,3次重復。
板栗雜交苗植株開花率檢測:從板栗雜種實生苗定植于田間后第2年開始,每年6月份(板栗雜種實生苗開花期)隨機選擇1行調查其總株數、開花株數,記錄開花時間,3次重復。
植株開花率=開花株數/總株數×100%
7)對比例2的方法和本發明(實施例1)方法主要區別有1點:即整體步驟中省略步驟3)雜交種子催芽中的相關技術操作。
8)實施效果
對比例2的方法整體省略實施例1方法中步驟3)雜交種子催芽的相關技術操作。由表3可見,對比例2中板栗雜交種子成苗率為62.6%,極顯著低于實施例1中成苗率,但與對比例1中成苗率無顯著差異,說明本發明方法中‘雜交種子催芽’步驟的相關措施可以極顯著提高成苗率。而植株田間定植當年植株高度、基徑粗度以及第3年植株開花率與實施例1均無顯著差別,說明對比例2中省略實施例1方法中‘雜交種子催芽’步驟對上述指標不產生顯著影響。
對比例2中未進行雜交種子催芽,對比例1中通過沙子覆蓋的方式進行了‘雜交種子催芽’操作,但對比例2與對比例1中成苗率無顯著差異,說明以沙子覆蓋方式進行雜交種子催芽的操作不能顯著提高雜交種子成苗率。
表3三種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方法實施效果比較表
注:采用Tukey法檢驗差異。小寫字母代表5%顯著水平;大寫字母代表1%極顯著水平。
目前科研生產上沒有技術步驟規范、標準一致的利于快速生長、提早開花的種子當年培育成苗式板栗雜種實生苗培育方法,因此本發明的方法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雖然,上文中已經用一般性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及實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明基礎上,可以對本方法的判別模型作出一定的補充和優化。因此,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