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果園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果園起苗裝置。
背景技術:
苗木出圃是園藝苗木育苗的最后一道工序,苗木出圃的基本工作要求是少傷根系,嚴防失水,保證苗木質量,從而為栽植成活率提供良好的基礎。
以蘋果為例,苗木出圃躲在春季,土壤化凍后至苗木花芽露紅期間進行,整個苗木出圃時間不足一個月,在這段時間內,完成苗木挖掘、分級、假植、出售、果園栽植等一系列工作,整個苗木出圃工作最為關鍵的是將苗木挖掘出來,也就是起苗作業,否則后續一切工作都無法開展。
傳統的起苗方式是通過人工采用鐵鍬挖掘苗木,這不僅需要占用大量的勞動力,而且作業效率低,出苗質量參差不齊,而且農村勞動力持續減少,農村務農人員多為婦女和老人,難于承受苗木出圃時持續時間長、高強度的拔秒作業。
因此,如何能夠實現果園起苗的機械化作業,以便降低務農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起苗效率和起苗質量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果園起苗裝置,以便能夠實現果園起苗的機械化作業,降低務農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起苗效率和起苗質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果園起苗裝置,包括:
機架,所述機架前端設置有用于與動力機械相連的懸掛機構;
固定設置在所述機架一側,且與地面呈銳角的起苗鏟;
設置在所述機架后端的地輪。
優選的,所述起苗鏟包括:
用于與機架固定相連的主鏟臂;
一端與所述主鏟臂相連的底板;
固連在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并與所述主鏟臂平行的副鏟臂,所述主鏟臂、底板以及所述副鏟臂構成U型起苗鏟,所述U型起苗鏟的前端開設有刀刃。
優選的,還包括焊接于所述底板上的抬升板,所述抬升板與所述底板焊接的一端低于其自身的另一端,且所述抬升板與所述底板的焊接位置與所述底板的開刃位置距離為50mm-70mm。
優選的,還包括根系土壤疏松機構,和用于為所述根系土壤疏松機構提供動力的傳動系統,其中,所述根系土壤疏松機構包括:
通過銷體鉸接于所述起苗鏟的底板上的振動篩,所述銷體沿豎直方向設置;
與所述振動篩的一端相連的連接臂;
所述傳動系統包括:
用于與動力機械的輸出軸相連的動力輸入軸;
與所述動力輸入軸相連的變速箱;
可轉動連接在所述機架上的轉盤,所述轉盤與所述變速箱的輸出軸通過傳動鏈或者皮帶傳動連接;
固定設置在所述轉盤上的偏心柄;
一端與所述偏心柄鉸接的連桿,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臂鉸接。
優選的,還包括焊接于所述主鏟臂和所述副鏟臂上,且用于防止苗木左右歪斜的鏟臂翼枝。
優選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振動篩后部,防止苗木左右歪斜的振動篩翼枝。
優選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機架上,且用于平衡所述起苗鏟入土時對所述機架產生的扭矩的平衡機構,所述平衡機構與所述起苗鏟分別設置在所述機架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平衡機構為用于疏松土壤的松土鏟,或者旋耕松土裝置。
優選的,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空心的地輪安裝立管,所述安裝立管上設置有多組安裝孔,所述地輪與地輪安裝臂相連,所述地輪安裝臂套入所述地輪安裝立管內,且螺栓連接于所述地輪安裝立管其中一組安裝孔中。
優選的,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空心的地輪安裝立管,且所述地輪安裝立管的頂部設置有帶有螺桿的地輪高度調節手輪,所述螺桿穿入所述地輪安裝立管中,所述地輪與地輪安裝臂相連,所述地輪安裝臂套入所述地輪安裝立管內,并與所述螺桿螺紋配合連接。
該果園起苗裝置通過機架前端設置的懸掛機構掛設在動力機械上,地輪對機架的后端進行支撐,在隨動力機械前行的過程中,地輪轉動帶動機架跟隨前行,同時固定在機架一側并與地面呈銳角的起苗鏟將深入土壤中,將需要出圃的苗木鏟起,并掉落在后方,從而完成起苗工作;在動力機械的帶動下,該果園起苗裝置一次可以完成一行苗木的起苗作業,不僅起苗質量趨于一致,而且大大提高了起苗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果園起苗裝置一種角度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果園起苗裝置另一種角度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果園起苗裝置后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果園起苗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其中,1為機架,2為起苗鏟,3為皮帶,4為地輪,5為變速箱,6為地輪安裝臂,7為地輪安裝立管,8為高度調節手輪,9為松土鏟,10為動力輸入軸,11為根系土壤疏松機構,12為轉盤,13為偏心柄,14為銷體,21為主鏟臂,22為底板,23為副鏟臂,24為鏟臂翼枝,25為抬升板,91為松土鏟臂,92為鏟翼,111為連接臂,112為振動篩翼枝,113為振動篩。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果園起苗裝置,以便能夠實現果園起苗的機械化作業,降低務農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起苗效率和起苗質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同時參考圖1至圖4,本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果園起苗裝置中,包括機架1、起苗鏟2和地輪,其中機架1上設置有用于與動力機械相連的懸掛機構,懸掛機構優選的為三點式懸掛機構,起苗鏟2設置在機架1的一側,并且起苗鏟2與地面具有夾角,該夾角為銳角,地輪設置在機架1的后端,以支撐機架1的后端,并保證機架1整體跟隨動力機械前行。
懸掛裝置與動力機械相連后,機架1本身位于動力機械的正后方,也就是說,機架1屬于正置式,而起苗鏟2位于機架1的一側,因此起苗鏟2為偏置式起苗鏟,從而完成對動力機械側面的苗木的起苗工作。
上述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果園起苗裝置在隨動力機械前行的過程中,地輪轉動帶動機架1跟隨前行,同時固定在機架1一側并與地面呈銳角的起苗鏟2將深入土壤中,將需要出圃的苗木鏟起,并掉落在后方,從而完成起苗工作;在動力機械的帶動下,該果園起苗裝置一次可以完成一行苗木的起苗作業,不僅起苗質量趨于一致,而且大大提高了起苗效率。
請參考圖1至圖3,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起苗鏟2包括主鏟臂21、底板22以及副鏟臂23,其中,主鏟臂21與機架1固定相連,底板22的一端與主鏟臂21相連,副鏟臂23固連在底板22的另外一端,并且與主鏟臂21平行,主鏟臂21、底板22以及副鏟臂23構成U型起苗鏟,該U型鏟的前端開設有刀刃,如圖1中所示,主鏟臂21通過螺栓聯接于機架1上,主鏟臂21離底板0.6m內開刀刃用于保證苗木一側根系被切斷,主鏟臂21安裝位置與豎垂面成2°-5°的夾角,此夾角可保證起苗鏟2作業時順利入土;副鏟臂23為構成U型挖苗裝置的另一臂,鏟側臂高度為0.3m~0.5m,與挖苗深度相等,高度方向上全部開刀刃,用于保證苗木另一側的根系全部被切斷;底板22為構成U型挖苗裝置的底邊,底板22前端開刀刃,用于保證苗木底部的根系全部被切斷,底板22寬度為0.5m~0.6m,U型結構可以保證挖掘苗木根系的兩側和底部三個方位尺寸,使得根系的主根、側根和須根保留完善,進而保證苗木栽植后成活率較高。
更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還包括焊接于所述底板22上的抬升板25,抬升板25與底板22焊接的一端低于其自身的另一端,且抬升板25與底板22的焊接位置與底板22的開刃位置距離為50mm-70mm,帶土苗木根系沿抬升板25向后移動。
為了能夠對苗木根系的土壤進行疏松,本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果園起苗裝置還包括根系土壤疏松機構11,和用于為根系土壤疏松機構11提供動力的傳動系統,其中,根系土壤疏松機構11包括:振動篩和連接臂111,傳動系統包括動力輸入軸10、變速箱5、轉盤12、偏心柄13以及連桿,振動篩通過銷體14鉸接在起苗鏟2的底板22上,該銷體14沿豎直方向設置,如圖3中所示,連接臂111與振動篩的一端相連,動力輸入軸10用于與動力機械的輸出軸相連,動力經過變速箱5后由變速箱5的輸出軸輸出,變速箱5內應當為錐齒輪傳動,以實現動力的變向。轉盤12可轉動可連接在機架1上,偏心柄13偏心固定在轉盤12上,轉盤12與變速箱5的輸出軸通過傳動鏈或者皮帶3連接,連桿的一端與偏心柄13鉸接,另一端與連接臂111鉸接。
可以理解的是,轉盤12、偏心柄13以及連桿構成了曲柄連桿機構,在偏心柄13的帶動下,連桿將進行前后振動,在連桿的帶動下,連接臂111與連桿相連的一端也將前后運動,由于振動篩通過銷體14鉸接在起苗鏟2的底板22上,因此振動篩將沿著銷體14進行前后轉動,這就可以實現對帶土苗木根部土壤的疏松,將苗木根部的土壤振動下來,實現苗木根系與土壤的分離,為人工拉拔苗木和撿拾苗木提供便利。
為了避免起苗過程中苗木發生歪斜,本實施例所公開的果園起苗裝置,還在主鏟臂21和副鏟臂23上焊接了鏟臂翼枝24,這些翼枝能夠對苗木進行導向,使苗木從前向后移動,避免傾斜;基于同樣的原因,本實施例中還在振動篩的后部設置了防止苗木左右歪斜的振動篩翼枝112,如圖1和圖2中所示。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當起苗鏟2滲入土壤后,機架1一側的阻力將顯著增大,這會引起機架1在扭矩的作用下產生偏轉,為了保證機架1能夠沿直線前行,本實施例中還在機架1上設置了平衡機構,該平衡機構與起苗鏟2分別設置在機架1的兩側。
平衡機構可以為用于疏松土壤的松土鏟或者旋耕松土裝置,松土鏟包括鏟翼92和松土鏟臂91,松土鏟臂91固定連接在機架1上,鏟翼92的幅寬優選的與起苗鏟2的幅寬相等,以便使其所受到的阻力盡量與起苗鏟2趨于一致,另外還可保證苗木被挖掘后苗圃土壤整地塊被疏松一遍,有利于下季作物的生長。可見,平衡機構一方面可以避免機架1偏移,另一方面還能夠對動力機械的輪胎壓褶進行疏松。
當平衡機構為旋耕松土裝置時,可以從變速箱5的另一側引出動力驅動旋耕裝置進行運轉,旋耕松土裝置的作業幅寬與作業深度參數根據起苗鏟2產生的作業阻力進行匹配,以達到力平衡和疏松土壤的雙重作用。
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以使機架1的離地高度可調,在本實施例中,機架1上設置有空心的地輪安裝立管7,安裝立管上設置有多組安裝孔,地輪與地輪安裝臂6相連,地輪安裝臂6套入地輪安裝立管7內,且螺栓連接于地輪安裝立管7其中一組安裝孔中,通過更換不同的安裝孔,可以實現機架1離地高度的調節。
除此之外,本實施例中還公開了一種機架1離地高度可調的技術方案,在本實施例中,機架1上設置有空心的地輪安裝立管7,且地輪安裝立管7的頂部設置有帶有螺桿的地輪高度調節手輪8,螺桿穿入地輪安裝立管7中,地輪與地輪安裝臂6相連,地輪安裝臂6套入地輪安裝立管7內,并與所述螺桿螺紋配合連接。轉動高度調節手輪8,可使地輪安裝臂6伸出或縮入地輪安裝立管7中,從而實現機架1離地高度的可調。
以上對本發明中的果園起苗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