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青飼玉米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青貯玉米植株的適宜收獲時間的確定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是高產農作物,青貯玉米是世界上畜牧業的重要飼料來源。發達國家飼草種植比重大,養殖業發達區域的歐洲青貯玉米種植面積占玉米總面積的80%以上,美國占12%以上,而我國草食畜牧(牛、羊、鹿和鵝等)能吃上青貯玉米全株青貯飼料的不足2%,華中以及南方區域養殖業飼草量不足、種養結構不夠合理現象更為突出,只能靠飼喂普通作物秸稈來解決溫飽問題,育肥主要還是靠精飼料。
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青貯玉米將達到玉米種植面積的15%-20%,調整種植結構,擴大青貯玉米種植面積是種養產業融合的必然發展方向。因青貯玉米與普通籽實玉米在收獲對象、營養品質等方面要求不同,在收獲時必須考慮全株鮮重、干重和水份含量水平及單位面積生物學總產量,需要制定新的收獲時間及判定方法。否則,生產過程中會因把握不準最佳收獲期造成產量損失和含水量偏高或偏低不適宜貯藏,影響營養品質和飼喂。此類技術研究目前很少,目前青貯玉米普遍采用按籽粒胚乳線比例來確定收獲時間,按照此方法來確定收割時間不僅比較麻煩,且判定標準不易掌握、統一,造成收割時間判斷不準確。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青貯玉米植株的適宜收獲時間的確定方法,該方法簡單易操作,通過該方法確定的青貯玉米收割時間判斷標準易掌握、統一,收割時間判斷準確。
為實現本發明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青貯玉米植株的適宜收獲時間的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青貯玉米的栽培:
選取青貯玉米品種進行播種栽培;
2、青貯玉米的收獲:
通過外觀觀察青貯玉米的抽雄齊穗情況,確定50%以上植株抽雄齊穗的日期,將50%以上植株抽雄齊穗的日期定為抽雄齊穗日期,在抽雄齊穗日期后第20天、第25天、第30天、第35天和籽粒成熟期,測定青貯玉米單株的平均鮮重、平均干重、平均含水量和營養成分數據;
3、收獲時間的確定:
對青貯玉米的單株平均鮮重、平均干重進行統計分析,最終發現單株平均鮮重以抽雄齊穗日期后第25天最高,但與抽雄齊穗日期后第30天無顯著差異,單株平均干重以抽雄齊穗日期后第35天最高,與抽雄齊穗日期后第30天無顯著差異,單株營養成分以抽雄齊穗日期后第30天最高,綜合考慮單株平均干重和平均鮮重,確定青貯玉米最適宜的收獲時間為青貯玉米植株抽雄齊穗日期后第30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優點在于:
1、按照抽雄齊穗后的天數確定青貯玉米的最佳收獲期,在青貯玉米栽培上應用起來極為簡便直觀,既可確保青貯玉米高產豐收,又可保證其直接青飼以及青貯后的營養品質。
2、該方法確定的青貯玉米的最佳收割時間為抽雄齊穗后第30天,能夠達到植株及單位面積鮮、干重協同高產,且營養品質好。
3、種植青貯玉米進行青貯或直接飼喂,一般要求其收獲時植株含水量在70%左右為好,而抽雄齊穗后第30天植株含水量剛好在70%左右,植株含水量高低水平正好適合進行青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1、青貯玉米的栽培:
選取豫青貯23、雅玉8號、鄭青貯1號、北農青貯208、北農青貯3655個品種,設2個區組,每個區組設5個處理小區(小區面積24m2),5個青貯玉米品種均于2016年3月29日播種,寬窄行播種,寬行80cm,窄行40cm,播種后使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保溫促苗,出苗后每公頃留苗6.75萬株,每穴1株,其余管理與春玉米的春播栽培的管理相同。
2、青貯玉米的收獲:
通過外觀觀察所有小區的青貯玉米植株的抽雄齊穗情況,發現50%以上植株抽雄齊穗的日期為6月7日,確定6月7日為抽雄齊穗日期,在抽雄齊穗后第20天(6月27日)、25天(7月2日)、30天(7月7日)、35天(7月12日)和籽粒成熟期(7月29日),對每個品種進行如下處理:用3點取樣法(每個點連續取5株,后一次取樣接著上一次取樣點連續進行),取30株測定植株鮮重,在這30株中隨機選取有代表性(植株大小居于中等)的2株進行全株烘干,檢測植株含水量;從而獲得不同處理日期、不同品種的青貯玉米植株鮮重和含水量數據,對每個處理日期獲得的五個品種的青貯玉米的植株鮮重和含水量數據取平均值,獲得不同處理日期的青貯玉米單株的平均鮮重、平均干重和平均含水量數據。
3、單株平均鮮重、平均干重和平均含水量測定結果:
抽雄齊穗后第20天、第25天、第30天、第35天、籽粒成熟期,青貯玉米單株平均鮮重分別為988.7g、1067.2g、1043.4g、1012.7g、843.6g,單株平均干重分別為189.7g、189.1g、278.4g、331.2g、234.3g,平均含水量分別為80.8%、82.3%、73.3%、67.3%、72.2%。
4、主要營養成分測定結果:
對不同處理日期、不同品種選取的2株代表性植株測定含水量后,再對剩余的干物質測定粗蛋白質、粗脂肪、酸性洗滌纖維和中性洗滌纖維等四項主要營養成分的含量,抽雄齊穗后第20天、第25天、第30天、第35天,不同處理日期單株四項主要營養成分的質量百分含量合計平均值分別為77.9%、78.7%、88.8%、75.6%,其中粗脂肪含量平均值分別為1.5%、2.3%、2.7%、2.4%,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分別為8.4%、11.9%、11.1%、8.8%。
5、收獲時間的確定:
對青貯玉米單株平均鮮重、平均干重以及四項主要營養成分進行統計分析,單株平均鮮重以25天收割的最高,但與30天的無顯著差異,單株平均干重以35天收割的最高,與30天的無顯著差異,單株四項主要營養成分含量也以抽雄齊穗后第30天最高,綜合考慮植株平均干重、平均鮮重和主要營養成分,確定青貯玉米最適宜的收獲時間為青貯玉米植株抽雄齊穗后第30天。
實施例2
1、青貯玉米夏播秋收栽培:
選取豫青貯23、雅玉8號、鄭青貯1號、北農青貯2084個青貯玉米品種,于2016年6月14日播種,寬窄行播種,寬行80cm,窄行40cm,株距22.5cm,每個品種在同一塊田種植面積150m2,出苗后每公頃留苗7.5萬株,每穴1株,其余管理與夏玉米的夏播栽培的管理相同,田間管理均勻一致。
2、青貯玉米的收獲:
外觀觀察所有小區的青貯玉米植株的抽雄齊穗情況,發現50%以上植株抽雄齊穗的日期為8月6日,確定8月6日為抽雄齊穗日期,在抽雄齊穗后第30天(9月6日),對每個品種進行如下處理:用3點取樣法,每個點連續取5株,取15株測定植株鮮重,在這15株中隨機選取有代表性(植株大小居于中等)的2株進行全株烘干,檢測植株含水量;從而獲得不同品種的青貯玉米植株鮮重和含水量數據,對每個品種的青貯玉米的植株鮮重和含水量數據取平均值,獲得青貯玉米單株的平均鮮重和平均含水量數據。
3、單株平均鮮重和平均含水量測定結果:
4個青貯玉米品種植株單株平均鮮重623.3g,平均含水量69.5%。
4、含水量測定結果對適宜收獲期的證明
種植青貯玉米進行青貯或直接飼喂,一般要求其收獲時植株含水量在70%左右為好。本夏播秋收栽培的4個青貯玉米品種,于抽雄齊穗后第30天收獲,實際檢測植株含水量水平在68.4-71.3%之間,平均含水量69.5%,證明夏播秋收栽培青貯玉米的適宜收獲時間為植株抽雄齊穗后的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