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棉花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棉花的扦插方法。
背景技術:
在棉花育種工作中,棉花新品種的選育最終是通過優良單株的選擇決選獲得的,棉花優良單株的選擇主要經過苗期、蕾期、花鈴期、吐絮期等多時期的選擇,最終確定優良單株。由于棉花是異花受粉作物,優良單株的種子存在嚴重的遺傳變異,因此需要育種工作者進行多年系譜選擇才有可能獲得與所選單株性狀相近的株系。而應用棉花枝條扦插技術不但可以保存優良單株,還可以將單株擴繁成一個小群體,提高選擇的準確性。
棉花和其它一年生作物一樣,優良品種的遺傳變異、退化是困擾育種界的難題之一。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通常是由育種者進行提純、復壯。因此,每年都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曾經榮獲國家發明一等獎的棉花品種棉所12的種性就沒有得到完整保存。棉花材料的優良特性會隨著繁殖代數的增加與擴繁而大量變異、退化。這是由于生物的本性決定的。如何解決繁殖與保存的矛盾一直是植物種質資源保存的研究重點。棉花枝條扦插技術可以徹底解決這一矛盾。
棉花雜交種的應用,主要受制種技術的制約。目前棉花制種技術主要采用人工去雄雜交的方法,因用工量大,種子成本高,使得雜交種價格偏高。利用棉花枝條扦插技術可以產生一次制種、多年應用的效果。
但由于棉花的枝條扦插不如木本植物那樣易于生根,導致成活率很低,一直未得到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從棉籽中提取棉籽糖的方法,棉花枝條易于生根,扦插成活率高。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種棉花的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扦插前準備:建塑料薄膜大棚,扦插床選用底部有透水孔的塑料種植格盤,分成若干小格;
(2)插穗準備:先取6~14公分的嫩枝,取枝條上部的葉片1~3片,將采集好的嫩枝的下端口剪切為斜口,用繩子捆綁起來,放于殺菌溶液中浸泡2~3小時,然后取出,放于陰涼通風處0.5~1小時;
(3)扦插基質處理:在塑料種植格盤底部放有小麥秸稈,噴灑高錳酸鉀溶液,晾干,然后選取疏松肥沃、無病蟲害的土壤、河沙、農家肥的混合物作為扦插基質置于秸稈上,噴灑營養液;
(4)扦插:將步驟(2)得到的穗條插入步驟(3)所得種植格盤中,每小格一根,扦插深度為枝條長度的1/3~1/2,然后澆水,移入上述塑料薄膜大棚,順序擺放;
(5)插后管理:扦插后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濕,加蓋遮陰網,塑料薄膜、遮陰網四周用泥土封閉,保持扦插室內空氣濕度為80%~90%,溫度為18~30℃,每隔7~9天薄膜、遮陰網換氣,噴灑營養混合物,插穗生根穩定后,把塑料薄膜和遮陰網打開,正常田間管理。
優選的,所述塑料種植格盤每小格的規格為:長8厘米、寬8厘米,深15厘米。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殺菌溶液為800倍多菌靈。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所述斜口成60度角。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高錳酸鉀溶液濃度為0.1%。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營養液為水、生根粉、多菌靈按50:1:1的比例混合而成。
優選的,所述步驟(5)中還包括每隔5~7天用0.1%的高錳酸鉀和800倍的多菌靈交替消毒。
優選的,所述步驟(5)中營養混合物包括:尿素10~15份、磷酸二氫鉀5~8份、水50~60份。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提供的棉花的扦插方法,是將棉花枝條的下端先用殺菌溶液進行消毒,從根本上解決了棉花枝條的生病問題;扦插基質中加入農家肥、河沙,保證了扦插枝條生長過程中的營養需求;扦插基質底部設有小麥秸稈,保證了營養成分和水的不流失,提高其利用率;扦插完成噴灑含有生根粉的營養液,保證了棉花枝條的生根率,提高其成活率;棉花枝條下端成60度角,利于根部不斷被刺激而生根,達到壯根、壯苗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棉花的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扦插前準備:建塑料薄膜大棚,扦插床選用底部有透水孔的塑料種植格盤,分成若干小格;
(2)插穗準備:先取6~10公分的嫩枝,取枝條上部的葉片1~3片,將采集好的嫩枝的下端口剪切為斜口,用繩子捆綁起來,放于殺菌溶液中浸泡2小時,然后取出,放于陰涼通風處0.5小時;
(3)扦插基質處理:在塑料種植格盤底部放有小麥秸稈,噴灑高錳酸鉀溶液,晾干,然后選取疏松肥沃、無病蟲害的土壤、河沙、農家肥的混合物作為扦插基質置于秸稈上,噴灑營養液;
(4)扦插:將步驟(2)得到的穗條插入步驟(3)所得種植格盤中,每小格一根,扦插深度為枝條長度的1/3,然后澆水,移入上述塑料薄膜大棚,順序擺放;
(5)插后管理:扦插后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濕,加蓋遮陰網,塑料薄膜、遮陰網四周用泥土封閉,保持扦插室內空氣濕度為80%,溫度為18℃,每隔7天薄膜、遮陰網換氣,噴灑營養混合物,插穗生根穩定后,把塑料薄膜和遮陰網打開,正常田間管理。
本實施例中,所述塑料種植格盤每小格的規格為:長8厘米、寬8厘米,深15厘米,給棉花生長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又不會造成空間的浪費。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2)中殺菌溶液為800倍多菌靈。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2)中所述斜口成60度角,利于根部不斷被刺激而生根,達到壯根、壯苗的效果。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3)中高錳酸鉀溶液濃度為0.1%。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3)中營養液為水、生根粉、多菌靈按50:1:1的比例混合而成,刺激枝條生根,提高其成活率。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5)中還包括每隔5天用0.1%的高錳酸鉀和800倍的多菌靈交替消毒,多次消除病菌,保證了枝條生根成長的過程中不受病蟲的影響,提高了成活率。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5)中營養混合物包括:尿素10份、磷酸二氫鉀5份、水50份。
本實施例,棉花枝條易于生根,成活率為80%。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棉花的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扦插前準備:建塑料薄膜大棚,扦插床選用底部有透水孔的塑料種植格盤,分成若干小格;
(2)插穗準備:先取10~14公分的嫩枝,取枝條上部的葉片1~3片,將采集好的嫩枝的下端口剪切為斜口,用繩子捆綁起來,放于殺菌溶液中浸泡3小時,然后取出,放于陰涼通風處1小時;
(3)扦插基質處理:在塑料種植格盤底部放有小麥秸稈,噴灑高錳酸鉀溶液,晾干,然后選取疏松肥沃、無病蟲害的土壤、河沙、農家肥的混合物作為扦插基質置于秸稈上,噴灑營養液;
(4)扦插:將步驟(2)得到的穗條插入步驟(3)所得種植格盤中,每小格一根,扦插深度為枝條長度的1/2,然后澆水,移入上述塑料薄膜大棚,順序擺放;
(5)插后管理:扦插后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濕,加蓋遮陰網,塑料薄膜、遮陰網四周用泥土封閉,保持扦插室內空氣濕度為90%,溫度為30℃,每隔9天薄膜、遮陰網換氣,噴灑營養混合物,插穗生根穩定后,把塑料薄膜和遮陰網打開,正常田間管理。
本實施例中,所述塑料種植格盤每小格的規格為:長8厘米、寬8厘米,深15厘米,給棉花生長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又不會造成空間的浪費。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2)中殺菌溶液為800倍多菌靈。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2)中所述斜口成60度角,利于根部不斷被刺激而生根,達到壯根、壯苗的效果。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3)中高錳酸鉀溶液濃度為0.1%。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3)中營養液為水、生根粉、多菌靈按50:1:1的比例混合而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5)中還包括每隔5~7天用0.1%的高錳酸鉀和800倍的多菌靈交替消毒,多次消除病菌,保證了枝條生根成長的過程中不受病蟲的影響,提高了成活率。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5)中營養混合物包括:尿素15份、磷酸二氫鉀8份、水60份。
本實施例,棉花枝條易于生根,成活率為85%.
從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本發明所提供的棉花的扦插方法,是將棉花枝條的下端先用殺菌溶液進行消毒,從根本上解決了棉花枝條的生病問題;扦插基質中加入農家肥、河沙,保證了扦插枝條生長過程中的營養需求;扦插基質底部設有小麥秸稈,保證了營養成分和水的不流失,提高其利用率;扦插完成噴灑含有生根粉的營養液,保證了棉花枝條的生根率,提高其成活率;棉花枝條下端成60度角,利于根部不斷被刺激而生根,達到壯根、壯苗的效果。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質內容。